不生氣,一切都會好,微笑是最好的天氣!

伊索

說過:“

人需要溫和,不要過度地生氣,因為從憤怒中常會產生出對易怒的人的重大災禍來。

有這樣一則古老的傳說:一個好鬥的武士,他向一個老禪師請教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

老禪師輕蔑地說:

“像你這樣粗鄙之人,我沒有時間跟你論道。”

武士聽完老禪師的話,頓時覺得惱羞成怒,拔劍大吼:

“你怎這般無禮,看我一劍殺死你。”

不料禪師緩緩說道:

“這就是地獄。”

武士恍然大悟,心平氣和的把劍入鞘。

他鞠躬感謝禪師的指點,禪師道:

“這就是天堂。”

這則故事指出了一個人在憤怒時,他的情緒是不能控制的,這時很可能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事,所以在情緒激動的時候要學會控制內心的怒火。

不生氣,一切都會好,微笑是最好的天氣!

生命是一場永無止境的修行。

在《走到人生邊上》一書裡,楊絳先生曾感慨道:“人生實苦,終其一生,我們都要不斷地修煉靈魂,完善自我。”

世上眾人,沒有誰的人生之路是一馬平川毫無起伏的,每個人的人生之旅就如同登山,有溝壑、有歧途、有讓人絕望的深淵,但也有鳥語花香和仙境般讓人留戀的美景。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必會有矛盾與摩擦的時候。那些許的不如意、讓我們生氣的事就像是在登山過程中遇到的曲折與溝壑,是看到美景前的必然考驗。

心情不同,人們眼中的世界也不相同。有著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悲觀者,就有春光燦爛,鳥語花香的愉悅者。

其實,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如何對待萬事萬物,全在於你的心境,當你覺得心情舒暢時,你會情不自禁地表現出快樂的神情,同時會欣賞萬物,心中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人生就是一場永無止境的修行。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廟裡,而在社會中。

我們每個人都在修行中生活,也在生活中修行。”

不生氣,一切都會好,微笑是最好的天氣!

讓步是一種喜悅,唯寬可以容人。

清朝時期,安徽桐城縣人張英,在京師任職。老家蓋房子,鄰居葉秀才提出要張英家留出中間一條路以便出入。

張英的管家認為,地契上寫明

“至葉姓牆”,按地契來蓋房子有理有據,不肯相讓。

於是,葉秀才一紙狀文告到縣衙,要與其打官司。

張家管家寫信把這事告訴在京師的張英。

張英回信一封給管家,只有四句詩

:“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管家看了這首詩,就馬上動手拆牆,後退了三尺。

鄰居葉秀才見狀也把自家的牆拆了,同樣後退三尺。

於是張、葉兩家之間就形成了一條百來米長六尺寬的巷子,被稱為

“六尺巷”。

《菜根譚》中說:“途經路窄處,要留一步讓別人先行,這才是涉世的安樂法。”

凡事都應學會各讓一步,給別人留有餘地,也是給自己留條後路。不要將其逼至絕處,否則也許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

不生氣,一切都會好,微笑是最好的天氣!

感恩和寬容,與這個世界溫暖相擁。

子貢曾問孔子:

“老師,有沒有哪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

孔子說:

“那大概就是恕吧。”

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寬容,遠離憤怒,與這個世界溫暖相擁。

出生於平民家庭的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不僅其貌不揚,一耳還失聰,連英語也說不好。

可就是這樣的他卻能平步青雲,三度登上總理寶座。

克雷蒂安總是以其過人的容人之量把

夙敵

化為朋友。他的成功之道就是在於他的不樹敵、肯助力人,有著

“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度量。

有時寬容並是因為我們膽怯或是害怕,也不是遷就,而是自身的一種修身之法,是一種充滿智慧的處世之道。

唐代林逋

《省心錄》中

有這樣

一句話

“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

以要求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那麼過錯就會很少;以寬容自己的心態來寬容別人,那麼朋友就會很多。

不生氣,一切都會好,微笑是最好的天氣!

練習不生氣,成就最美好的自己。

有這樣一句話我覺得非常有道理:

“不能生氣的是笨蛋,而不去生氣的人才是聰明人。”

人會有壞脾氣,是與生俱來的,是你情感的一部分,我們不能抹殺它,也很難壓制。

關鍵在於我們要學會與它握手言和,讓自己的內心對好壞之間找到一個適合的支點,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生氣發脾氣也是要花費你的精力,而且還有礙於你的健康。

沒人任何價值的生氣就是對自己生命的一種浪費!

不生氣,一切都會好,微笑是最好的天氣!

所以,聰明如你,千萬不要讓怒火迷失了自己的心,當你又要生氣前,不妨輕聲地提醒自己一句:

“生氣就是認輸。輸給誰?輸給你自己的人生。”

氣順則百病消,心暢則萬事暢。讓我們拈花一笑,把所有的煩惱化為甘甜;讓我們做生活的強者,成就最美好的自己。

TAG: 生氣修行寬容自己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