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高中一年級必讀:《我們都有病》,看完我的心裡好像有點涼

作者:三木水

01

我們都有"病"

在諮詢室中,每天都在面對各種各樣的“症狀”。但是,當編輯和我約稿的時候,我一下子想到的是我自己的“症狀”。

我想到了自己高中的時候,文理分科。我的文理科是比較平均的:理科中數學和物理很好;文科中政治很差。在當時老師們認知的範圍內,似乎預設,只有理科實在學不來的人,才會選擇文科。文科成了一個學生帶著有點無奈的、“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所以,當我決定選擇文科的時候,班主任就找我談話了。

她勸我選擇理科。

我為什麼選擇文科呢?因為我的“症狀”。

當時,我對自己的瞭解:我性格非常敏感。這樣敏感的性格,加上高中巨大的學習壓力,會讓我在非常需要邏輯和計算的時候,容易走神;而,敏感的性格,卻有它的優點,就是非常感性,所以,在學習文科類內容的時候,往往能夠更好地沉浸其中。沒錯,幾乎可以用“沉浸”這個詞了。

聽起來很容易不是嗎?但在當時,我面臨巨大的壓力,從老師到父母,再到自己內在的自責和糾結:

成績這麼好,為什麼不讀理科?

想這麼多幹嘛?

腦子有毛病吧,為什麼要這麼敏感?

別想不就完了?

你就是想太多了……

就好像全世界都在對我說:你有病吧。

02

等我好了,我就可以開始生活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症狀,而每個人面對“症狀”的表現,個體間差異性很大。

我有很多來訪,他們在走進諮詢室的時候,首當其衝的問題,往往不是症狀本身,而是,對症狀的排斥。

比起症狀本身,對症狀的不耐受,更讓我們困擾。

比如,來訪者z女士,她的主訴是拖延。她常常窩在沙發裡,明明知道要出門,就是拖著刷手機;明明知道要洗漱睡覺,就是拖著刷小說;明明知道去奶奶家接孩子,就是拖著不出門……先是拖著動不了,然後等本該十二點睡的覺已經拖到凌晨一點、三點乃至凌晨五點;本來一個小時前就應該到奶奶家接孩子,現在還蓬頭垢面,她再無限地自我攻擊: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於是,在諮詢初期很長一段時間裡,她無比焦慮地、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劉老師,我到底什麼時候可以好?等我好了,我就能好好工作,好好帶娃。

類似的來訪非常多,比如,來訪者m女士,她是我的一位長程來訪,主訴抑鬱和焦慮情緒障礙。她的情緒反反覆覆,時好時壞。她總是在自己症狀反覆的時候,問我:我到底什麼時候能好?等我好了,我終於就可以好好生活了。

這讓我想到電影《心靈奇旅》中的情節:

《心靈奇旅》中,男主並不滿足於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鋼琴教師對現狀,想成為爵士鋼琴家。終於,幾經周折,男主有幸和心中崇拜的爵士樂隊同臺演出,並獲得了巨大成功。演出結束後,男主出門等計程車。

此時,他難掩興奮地對旁邊的女樂手說:演出很成功!

女樂手說:對啊。

男主問:然後呢?

女樂手說:然後就是明天繼續演出。

男主愣了一下。

沒錯,地鐵還是原來的地鐵,家還是原來的家,生活還是原來的生活。一切如常。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想法:似乎只要發生一件什麼事情,或者等到某個條件具足,或許是某個目標達成,生活就可以重新開始,生活中的一切就展開了全新的面貌

。類似的感覺數不勝數,比如:等我有錢了,我就可以……也比如,就像很多很多來訪者都有的想法:等我好了,我就可以……

03

與我們的症狀,和平相處

“等我們好了”,我們真的就可以宛如新生嗎?

一定程度上,症狀出現本身,部分原因就源於此。

因為,這個想法本身就是對“症狀”的排斥。

一切,因排斥而愈加明顯。

即便我們知道,全能自戀是非常早期的心理狀態,而我們中的很多人,即便在長大後的今天,仍然不同程度地保有“全能自戀”的特徵。比如,我們認為,我們自己身上最好全部都是“好”的部分,而不能容忍“壞”的部分。這樣下來,一個比較原始的防禦方式就分化出來了:

分裂。

這其中的一個體現就是,對“壞”的部分的排斥。

如果,所有的東西,都被我們貼上"好壞"二元對立的標籤,久而久之,所有那些不被我們接納的"壞"就會被扔到一個空間裡,歷久積累,成為人生的黑洞。

不可觸,不能提,終成症狀。

可是,直到種種這些部分以“症狀”的方式體現出來,終於還是難逃被我們排斥的“命運”。所以,我們自然而然會有:如果有一天“我好了”,我就可以如何如何了。

說來說去,我們終究不過是想要“消滅”症狀。

比如,因為拖延而走進諮詢室的z女士。她本身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自己創業,是公司老闆。雖然工作很忙,平時帶孩子也請了老人和阿姨幫忙,可是,她還是要求自己在晚上和週末的時候,能自己親力親為地陪伴孩子。而她所謂的“拖延”,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並不顯眼。或者說,那不過是任何普通人身上,都會有的部分。

只不過,相對於她對自己的要求而言,相對於她雷厲風行的狀態而言,似乎,這個“拖延”就顯得過分顯眼而甚至不應該存在。在雷厲風行的她眼裡,無傷大雅的一點點“拖延”,讓她如臨大敵。她越是排斥,似乎拖延越來越嚴重,直到最後,無法忍受。而症狀,似乎也鐵板釘釘地成為“症狀”。

也就是說,這些症狀因為我們的排斥而來,而,直到成為症狀,我們仍然在持續一貫繞不開的模式:繼續排斥。

因為排斥,所以,症狀一直都在。而忽略了,症狀本身,是我們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肯接納自己的這些部分,它消失,或者不消失,已經不重要了。

04

擅於利用你的症狀

如何才是與症狀和平共處?

承認和接納自己的症狀,並且"善加利用"。承認它的存在,然後,將之整合到自己的人格中,成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即便冒著“自戀”的嫌疑,我可能還要舉我自己的例子。文章開始中我就說了,我人格中,有非常“敏感和感性”的部分,這讓我在高中的時候飽受壓力和困擾。後來,我也試圖看過像《鈍感力》之類的書。

可是,你知道嗎,書裡講的都沒錯,但那不是我,我也做不到。而我們需要做的,從來不是把自己改造成一個“理想中”的、“標準化”的、完美的人。勉力改造自己,我們又能堅持多久呢?我有很多來訪,告訴我,他們討厭自己的某些特點,然後,看了一些文章或者看了一些書,硬掰自己。也許可以堅持一週?兩週?一兩週之後呢,打回原形。然後,再無比焦慮地攻擊自己:我怎麼這麼差?沒救了,絕望了。

事實上,

我們要做的,從來不是成為一個“理想中完美的人”,而是:做自己——瞭解自己,成為自己

。就像我自己,其實“敏感和感性”,除了壓力和困擾之外,它有好的一面:它讓我擅長寫作、有很好的表達能力,能夠更好的共情,善於傾聽和理解他人。

我自己人格中這樣“感性”的部分,它當然沒有被“刪除”,直到今天,仍然伴我左右。於是,在十七年前,我開始接觸和學習心理學,我找到了一個可以讓自己的性格特點得以發揮更好優勢的領域,直到後來,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

曾奇峰老師曾經說:一個諮詢師,一定要有點"病",但是,又不能"病"的太重

。這是為了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夠去共情和理解別人;同時,又不能失去功能。我認為,我選擇了一個非常適合我,並且我非常熱愛的工作。

今天,我持續在接受高頻的個人分析,在瞭解自己的路上越走越遠,我沉浸其中,自得其樂。我始終相信,我能走多遠,我才能陪我的來訪走多遠。

心理學,更像是一種哲學觀,改變了我看待周圍世界的視角,我希望,它能讓更多人感受到生命的樂趣。

而做到這一點的第一步,是我們要有能力“看到”自己的症狀。“症狀”的存在必有其意義,問題只是在於,我們是否有能力發現它的價值和意義,並且,進一步把症狀整合到我們人格中,使之成為“我之所以為我”中那個屬於我們每個人自己獨到的部分。

讓“症狀”成為豐沃的土壤,並且,能夠開出人格之花。

——END——

【薦讀】高中一年級必讀:《我們都有病》,看完我的心裡好像有點涼

感謝大家的關注,你們的支援是我們更新的最大動力。為此,我們建立了三木水心理交流群,群內會有不定期的免費問答、直播和課程等福利,在這裡,我們一起共同成長。期待你的加入哦

【薦讀】高中一年級必讀:《我們都有病》,看完我的心裡好像有點涼

【薦讀】高中一年級必讀:《我們都有病》,看完我的心裡好像有點涼

【薦讀】高中一年級必讀:《我們都有病》,看完我的心裡好像有點涼

【薦讀】高中一年級必讀:《我們都有病》,看完我的心裡好像有點涼

TAG: 症狀自己我們排斥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