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習得性無助”思想對個人情緒的消極影響

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人一面發出無休無止的抱怨,一面接受現實的不公,安於現狀,得過且過,讓自己的人生過得越來越糟糕,讓一個個原本可以改變的結局發展為理所當然的結果。導致這種狀態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被“習得性無助”心理深深地影響,成為塞利格曼實驗中的那條“狗”。

穿梭箱中的“挫折狗”

所謂“習得性無助”,是指有機體在經歷了某種學習後,在情感、認知和行為上所表現出的特殊的消極心理狀態。這一概念是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於1967年提出的。實際上,馬丁·塞利格曼提出“習得性無助”的理論,是在相關心理學者的研究基礎上提出的。而為其研究給予啟示的,就是哈佛大學的所羅門、坎明和維恩。

1953年,所羅門、坎明和維恩利用穿梭箱,以狗為研究物件,開展了一項心理學實驗。所謂穿梭箱,就是一種可以分隔成兩部分的心理學實驗裝置。這種箱子一般由實驗箱和自動記錄列印裝置組成。箱子大小為50cm×16cm×18cm,

箱底部格柵為可以通電的不鏽鋼棒,箱底中部有擋板,可以將箱底部分隔成左右兩側,即安全區和電擊區。擋板的高矮可以依實驗的目的進行調整。

心理學:“習得性無助”思想對個人情緒的消極影響

實驗開始時,實驗者將隔體的高度設為僅到狗背。在將40只狗關入電擊區後,就從格柵箱底上對狗腳發出電擊。在實驗過程中,一旦發現狗學會跳過阻隔體到達安全區,逃脫電擊,第一階段的實驗就結束,隨之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實驗人員在狗跳入安全區時,同時在安全區的格柵下通電,直到狗跳了100次後才終止電擊。他們發現當狗從電擊區跳入安全區的時候,它們會發出預料可免於電擊的如釋重負的聲音。然而,當它們在安全區同樣重遭電擊時,它們就會發出慘叫。

第三階段的實驗中,實驗者用透明塑膠玻璃將穿梭箱分為安全區和電擊區。當狗遭到電擊後,在向另一邊跳躍時,

會用頭撞玻璃,出現大便、小便、慘叫、發抖、畏縮、咬撞器材等不同的症狀;實驗進行了10到12天后,這些狗意識到無法逃避電擊,於是不再反抗,表現出逆來順受的態度。

心理學:“習得性無助”思想對個人情緒的消極影響

由此,實驗者認為,在穿梭箱兩邊用透明玻璃分開,並對狗加以電擊,可以“非常有效”地消除狗的逃脫意圖。它表明,反覆對動物施以無可逃避的強烈電擊會造成其無助和絕望的情緒。

“習得性無助”實驗的擴充套件

20世紀80年代,美國費城天普大學的菲立普·柏希和另三位實驗人員以老鼠為研究物件,繼續做了“習得性無助”實驗。他們將老鼠放入穿梭箱中,接下來在亮燈5秒內對老鼠進行電擊。經過數次這樣的實驗,老鼠明白在燈亮5秒鐘內將會有電擊發生,只有逃到安全區才能避免傷害。於是它們學會了在電擊發生前進入安全區避免電擊。

隨後,實驗進入了下一階段。實驗人員將安全區擋住,然後對老鼠施加比原先更久的電擊。結果無法逃避的老鼠,開始表現出同樣的逃避危險的舉動,

數次後就呈現出一種逆來順受的服從姿態。隨後撤掉安全區的擋板,結果在施加電擊後,老鼠們還是無法很快習得逃避。

完成上述實驗後,為了測試巴甫洛夫的“非條件反射”和“習得性無助”感之間是否存在關聯,柏希對372只老鼠施以難以忍受的電擊,結果發現“實驗結果並不能很確定‘習得性無助’”,因為“一些基本的問題仍然存在”。

心理學:“習得性無助”思想對個人情緒的消極影響

繼柏希等人的實驗之後,美國田納西大學的布朗、史斯和彼得斯也用相當長的時間製作了一個特殊的穿梭箱,對金魚進行了相同的實驗,以驗證“習得性無助”理論在水中的適用性。實驗者對45條魚做了65次電擊試驗,最終獲得的結論是,“所得資料不能對塞利格曼的‘習得性無助’學說提供支援”。

此後,“習得性無助”實驗又相繼在貓、猴子身上進行了多次重複,結果也發現了類似的心理現象。由此,實驗人員推測,對於動物而言,“習得性無助”這種心理現象並非是由失敗本身導致的,而是由於它們對事情不可控性的認知引發了抑鬱等消極心理。這一發現對於研究抑鬱症的發生有很大的啟發。

然而,當在人身上進行這一實驗時,

實驗者發現,一旦一個人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努力,結果都會失敗時,他就會認為自己無法控制整個局面,進而整個人的精神支柱就此瓦解,鬥志隨之喪失,最終放棄所有的努力,陷入深深的絕望之中。

後來,塞利格曼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歸因解釋理論:對於消極的人來說,他們認為好的事情僅僅限於一件事情(specific),而且好的原因要歸功於外界因素(external),而且這種好是暫時的(unstable),而由自己(internal)造成的,而不好的事情則屢見不鮮(global),而且以後會始終如此(stable)。對於積極樂觀的人來說情況恰好相反。他們認為所有的好事均歸功於自己,而且以後會經常發生,任何糟糕的事情更多是由環境因素造成的,僅此一次,再不會發生。

心理學:“習得性無助”思想對個人情緒的消極影響

積極心理學之父

提到“習得性無助”,就必然會提到馬丁·塞利格曼。這位美國心理學家、作家、教育家、理論家,以“習得性無助”研究出名,更以“積極心理學之父”而馳名心理學界。

塞利格曼是一位美籍猶太人,1942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奧爾巴尼。兒時,塞利格曼喜好運動,尤其鍾情於籃球運動。13歲時,由於入選校籃球隊的失敗,他失去了對籃球的興趣,繼而從書籍中找到了快樂。在大量而廣泛的閱讀中,他首先接觸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論》,書中的內容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埋下了心理學的種子。

高中畢業後,塞利格曼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普林斯頓大學的哲學專業學習,並最終於1964年憑藉最優等的成績,以哲學學士的身份畢業。在大學就讀期間,塞利格曼進一步瞭解了心理學,這個神秘的領域深深地吸引了他。

從前埋下的那顆種子開始萌芽。大學畢業的當年,他就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讀博士學位,師從R.所羅門,開始了實驗心理學的學習。在此期間,他先後和B.奧弗米爾、S.梅爾合作,除了對狗在遭受無可避免的電擊時的被動表現進行研究外,還對學習的理論進行反覆檢驗和深入探討

,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動物的學習與其活動無關。這就是“習得性無助”的思想。

心理學:“習得性無助”思想對個人情緒的消極影響

1967年,塞利格曼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並順利受聘於康奈爾大學,成為一名教師,正式開始其職業生涯。1970年,經過三年曆練的塞利格曼回到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在精神病學系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臨床培訓,並於1971年重返心理學系,成為一名副教授。五年後,塞利格曼憑著自己的學業成就,晉升為教授。

正是在精神病學系培訓和執教的這段時間,塞利格曼開始專注於當年博士期間進行的“習得性無助”的研究,以及“習得性無助”悲觀態度的理論,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這些成就使抑鬱症的治療和預防獲得了極大的突破。

1978年,經過多年的研究和探討,塞利格曼和合作者對無助模式進行了系統的闡述,並就無助的表達方式與個體品質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充分的闡述:當不好的事情發生時,那些習慣於將不好事情的發生歸因於固定不變的人,常常極易陷入無助狀態。

1998年,塞利格曼以史上最高票數當選美國心理學會(APA)主席。在擔任心理學會主席數月後的一天,塞利格曼產生了關於積極心理學的認識與想法。而這一思想的萌發,得益於他和五歲女兒的一次談話。

儘管塞利格曼寫了大量與兒童心理學相關的著作,然而在實際生活中,由於工作的繁忙,他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和自己的孩子之間的關係並不親密。那天,恰好父女二人在裡播種。考慮到手邊有太多的工作要完成,塞利格曼想盡快將地種完。然而,女兒尼奇卻在一邊搗亂,手舞足蹈,還把種子拋向天空。

塞利格曼讓她不要亂來,沒想到尼奇卻跑過來,想和他談一談。塞利格曼當然無法拒絕這一請求。於是女兒的一番話語,深深地打動了塞利格曼。

直到現在,塞利格曼還清晰地記得當時尼奇的那番話:“爸爸,你還記得我五歲生日嗎?我從三歲到五歲一直都在抱怨,而我現在五歲了,我決定不再抱怨,你可以每天開心一些嗎?”

女兒稚嫩的話語,讓塞利格曼產生了醍醐灌頂之感,他的內心受到極大的震動,如同獲得了神靈的啟示。塞利格曼不但見證了尼奇的成長過程,也瞭解自己和自己的職業。女兒的話讓他認識到,尼奇已經自我矯正了抱怨的心態。正是這種心態,引導尼奇發現了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了幸福。

這一天,女兒的這番話改變了塞利格曼的生活,讓他從過去五十年的生活陰影中走了出來,主動敞開胸懷,讓陽光充滿心靈,

讓積極的情緒主動控制自己的人生。而隨之也讓他意識到,作為父母,應該培養孩子認識並發現自己身上的最強之處,而不是緊盯著自己的短處,如此一來就可以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擁有最美好的東西,從而讓他們將這些最優秀的品質轉化為促進自己幸福生活的動力。就這樣,塞利格曼提出了積極心理學,即關心人的優秀品質和美好心靈的心理學。

心理學:“習得性無助”思想對個人情緒的消極影響

在當年的心理學會年會上,塞利格曼首次正式提出了“Positive Psychology”一詞,Positive Psychology就是正向心理學,也稱積極心理學。

塞利格曼因此被稱為“積極心理學之父”,還獲得了美國應用與預防心理學會的榮譽獎章,以及美國應用與預防心理學會的終身成就獎(因其在精神病理學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TAG: 塞利格曼電擊無助習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