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媽媽讓你收拾房間,你總是不情願?解析行為背後的心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喵心理

面對孩子,每個家庭都或多或少遇到讓人頭疼的事情,但基本上都會提到的就是孩子寫作業這件事。

有些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一會兒喝水,一會兒發呆,有些孩子先看課外書再寫作業,父母們對此非常不能理解,同時很生氣: 為啥不早點把作業寫完?為什麼非要熬到半夜才寫?怎麼講道理都不聽,真是讓人沒辦法!

這裡有涉及到心理學中的一個專業術語,叫動機,也就是決定我們做出某個行為舉動的動力。每個人都會渴望按照自己的動機去做事情,這樣他才會擁有主動權,他可以自己選擇去做這件事,也自然更加積極有意願去堅持完成。

為何媽媽讓你收拾房間,你總是不情願?解析行為背後的心理

可是,對上面這個孩子來說,早點把作業寫完的動機是什麼呢?我們好好思考一下,早點寫完作業是誰的動機?如果這個動機是孩子自己的,那他為什麼還邊寫作業邊玩呢?

所以你會發現,這個動機其實來自於家長,我們比較擔心孩子熬夜去寫作業會傷到身體,也很希望孩子可以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從孩子的角度來說,這些可能並不是他們所在乎的,早點寫完作業對他們來說也許並沒有那麼重要。

面對這種情況,一般家人們會選擇講道理,最後迫不得已看著孩子寫作業,雖然結果是達到了目的,雖然這件事是對孩子有好處的,又或者他其實自己心裡原本也想好好寫作業,但是當父母說“你必須去寫作業,你應該在吃飯前把作業寫完……”的時候,孩子的內心難免會不舒服。這種帶走指令性詞語的言辭,多半帶著父母們的動機,我們在把我們的期望和動機強加到孩子身上,這種束縛和壓力反而讓孩子不想去做事情。

為何媽媽讓你收拾房間,你總是不情願?解析行為背後的心理

不同於自我驅動理論中按照動機本身來劃分,在系統式家庭理論中,我們根據人把動機劃分為

自主動機

外部動機

自主動機指的是一個行為是你發自內心想要做的,最後事情的這個結果是你想要的

比如我真的喜歡吃蔬菜,這是自主動機,而我是想獲得老師的誇讚所以多吃蔬菜,這是為了獲得某種外在強化和認可,最後的結果是別人想要的,你有感知到一種被別人強加的動力,那麼就被劃分到外部動機中去了

要想讓孩子對自己負責,這個區分還是很重要的。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有一天你晚飯沒吃,大半夜刷著朋友圈看到了各種美食的圖,你感受到了飢餓,彷彿美食在召喚你,於是你可能會點個外賣,或者起身煮泡麵,因為你心裡真的挺想吃點什麼。

而如果因為你晚上沒有吃晚飯,媽媽可能感到疑惑又特別擔心,生怕你不規律吃飯會對身體不好,她可能會一直在你旁邊唸叨著,你為什麼晚上不吃飯呢?是不是想減肥?減肥也要注意健康飲食的,這樣經常晚上不吃飯對胃不好的,要不吃點清淡的?甚至她會去找到一些網路上“專家們”講解健康飲食的影片轉發給你,試圖借用第三方力量去說服你吃點東西。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是什麼心情呢?

為何媽媽讓你收拾房間,你總是不情願?解析行為背後的心理

也許你的肚子還是有點餓的,也許你其實真的想吃點什麼,但是在被媽媽的話語包圍圈下,你滿腦子只想著:你煩不煩啊!我都說了我不想吃,能不能別再說了。所以不是你真的不想吃,而是哪怕你有自主動機想吃,也會因為媽媽特別想讓你吃這個外部動機,而變得抗拒去做這件事情。

那麼,既然已經能感受到區分自主動機和外部動機的重要性,家長們要怎樣在具體的生活中去完成這種思維習慣的改變呢?

為何媽媽讓你收拾房間,你總是不情願?解析行為背後的心理

第一步,永遠是最基礎的一步,就是你需要覺察

。當你看到孩子某個行為舉動,你腦子裡突然出現一個念頭:我想讓孩子做一件事。就是這個時候,停下來,哪怕只有幾秒鐘,也停下來去覺察一下我想讓孩子做什麼事情?

比如媽媽看到女兒的房間亂糟糟的覺得不舒服,她認為女孩子需要學會勤儉持家,她不能理解為什麼孩子待在這麼亂的房間裡不會覺得難受,所以她特別想讓孩子把房間收拾乾淨整齊。這時就需要暫停幾秒鐘,覺察自己有了一個想法:我想讓孩子收拾房間。

第二步是換位思考

站到孩子的視角來看這個想法,思考一下如果我是這個孩子,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呢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想法產生的主語換為孩子,比如孩子收拾房間,有哪些理由?孩子可以給出什麼樣的答案?也許是來客人的情況下,為了維護自己的顏面收拾房間,也許是被父母的嘮叨到煩了,迫不得已收拾房間,也可能是特別的節日為了追求煥然一新而打掃。就這樣從孩子的角度,把所有可能的理由都列舉出來。

為何媽媽讓你收拾房間,你總是不情願?解析行為背後的心理

爾後就到了第三步,從這些列出的理由中,區分出哪些對孩子來說是自主動機,哪些是外部動機

,比如她真的想保持在朋友面前的好形象而去收拾房間,這是自主動機,而如果她其實並沒有覺得待在房間裡不舒服,因為父母的要求不得不做,這就是外部動機。

如果你覺得區分起來有些困難,可以嘗試問自己幾個問題:這真的是孩子的想法嗎?如果他真的這麼想,和他現在的行為表現相符合嗎?以上的思考有沒有我自己的主觀判斷?

有了這個區分後,你就能知道在什麼情況下孩子才會主動去做這件事,而你可以透過創造這個條件去激發他的內在動機,從而讓孩子慢慢學會對自己負責。

-End。-

作者:喵心理

圖片:來自網路,侵權立即刪除

從心理角度帶你看大千世界,用有溫度的文字書寫所感所思所悟,願能讓你感受到溫暖和共鳴

TAG: 動機孩子作業房間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