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歸根結底,拼的是境界而不是手段

「來源: |貴州星子 ID:gzxz76」

人生歸根結底,拼的是境界而不是手段

人生歸根結底

拼的是境界而不是手段

文丨佚名

人生歸根結底,拼的是境界而不是手段

人生歸根結底,拼的是境界而不是手段

人生歸根結底,拼的是境界而不是手段

一、人生最需要的不是機遇、地位、財富和榮譽,而是境界

一個人面對紛紜複雜的大千世界,最需要的是境界,因為有了境界才有眼界,有了眼界才好判斷取捨,有了判斷取捨才能保證人生軌跡始終保持人所期望的執行方向。

有了一定的境界,才能夠決定是否需要及時轉換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保持自己應有的地位。

那麼,如何區別境界的大小,又如何才能達到那個理想的高境界?

人生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境界的競爭。境界正如武林高手的深厚內功,遠勝於三腳貓功夫的拳法套路。不注重人生境界提升的人,正如單練套路不練內功的外家拳,在人生的競技場上往往歸於失敗。

人生歸根結底,拼的是境界而不是手段

二、人生的“三重境界”

我國已故著名漫畫家豐子愷先生曾經說過,人生有三重境界,分別主真、主美、主善,依次代表世俗的生活、精神的生活、靈性的生活。第一境界主真。人在生活中離不開社會和物質,有規則,有職業,要適應很多的要求,要滿足很多現實的需要,要時刻關注和爭取柴米油鹽醬醋茶,為車子房子票子而奮鬥。第二境界主美。人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要聽聽音樂、看看戲曲、讀讀詩詞、彈彈鋼琴、練練書法,愉悅耳目、愉快身心。這就使人從低檔次的物質生活昇華到社會性的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第三境界主善。這是靈性的生活、靈魂的生活,它不是為了單純的愉悅身心,而是使靈性保持一種超脫狀態。

人生的境界有高低,而我們芸芸眾生過往的生活,大致淪落於主真的境界,少數人追求主美的境界,極少數人能達到主善的境界。

境界的高低,重要的不在於客觀上有什麼樣的追求和獲得,而在於主觀上我們應有什麼樣的眼光和胸懷。不在於客觀上提供給我們哪些機會和選擇,而在於我們的心智和靈感對各種價值的判斷和追逐。

當我們過分地追求急功近利的時候,我們不會想到春花秋月正在次第開放和迴圈;當我們為生活日夜奔波的時候,我們不會想到與孩子、老人的天倫之樂也是人生珍貴的寶藏要開發。我們把心靈塞得滿滿,使自己難得有任性逍遙的機會。人為物役,到頭來還有很多不甘和遺憾。

這是我們想要的人生嗎?

放下一切,我們真的需要一次逍遙遊啊!

人生歸根結底,拼的是境界而不是手段

三、為什麼需要不斷提升人生境界?

人生的境界不但決定著你能得到什麼,還決定著你在得到之後能否輕鬆駕馭和愉快享受。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人生在起落沉浮之間有無盡的精神考驗,如果不找一個地方安放靈魂,就無法使人在困頓的時候有一個調節情緒和保持精神韌性的空間,人生就容易陷入糾結、混亂和茫然無措之中,這個安放靈魂的所在就是境界。

境界和覺悟有關。人生需要覺悟。“覺悟”這個詞語是一個佛教用語,用漢字拆字法去分析很有意思。“覺”的下面是一個“見”,“悟”的左面是一個豎心,右邊一個“吾”。合在一塊就是“看見我的心”。

這是一個很深刻的人生領悟,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看見自己的內心。這正是物質越豐富、社會越發達,人們卻越焦慮、越茫然而不能自拔的原因。心靈為精神開闢的空間很小,物質慾望充斥內心,因為看不見內心,就駕馭不了內心,境界就打不開。

覺是一個瞬間,悟是一個過程。感官有所覺察,心靈才有所感悟。人生需要大自在,才有大歡喜,有了大歡喜,才是大境界。大自在就需要把心靈和物質放在一個和諧互動的狀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生歸根結底,拼的是境界而不是手段

四、不同的境界,造就不同的人生

相同的境遇、相同的場景,不同境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價值、擁有了不同的選擇,得到不同的結果。因為一個人境界的大小和高低,決定了觀察事物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

人們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按照自己所以為正確的、習慣的方式去判斷事物的價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深處隱含的真正價值,從而決定更高一層的價值取捨。

有一個大家很熟悉的故事,可以說明這一點。有兩個德國移民,兄弟兩個,在1845年來到美國的紐約謀生。哥哥有一技之長,會做泡菜。弟弟年輕,什麼都不會。在紐約這個大都市,二人都很難混下去。哥哥決定離開紐約到加利福尼亞種菜,重操舊業做泡菜。弟弟想著就留在紐約,一邊讀書,一邊打工。他選擇了地質學和冶金學專業,用心攻讀。

哥哥就來到加利福尼亞的鄉間,租一塊廉價的土地,勤勞地種捲心菜做泡菜,生活倒也很過得去,養活了一家人。

四年以後,弟弟畢業了,來看哥哥。哥哥問他,過了四年,你得到了什麼呢?弟弟說,拿了個文憑,別的沒有什麼。哥哥勸他,你還是老老實實在地裡幹活吧。我帶你看看我的菜地。

弟弟就來到哥哥的菜地。拔出一棵捲心菜,仔細觀察根上帶的土,看了很久,然後拿一個臉盆,盛滿了水,把菜根上的土放進水中漂洗。

他發現臉盆底下出現了一些金燦燦的東西。弟弟驚訝地抬頭對哥哥說:“哥哥,你知道嗎?你是在一座金礦上種捲心菜啊!”

人們在很多時候都處在類似於自由落體的清醒遺憾中。我們安然地享受著生活帶給我們、教給我們的秩序和狀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活的慣性把我們帶到一個狹窄的通道中,我們無數次想逃離這個通道,可是我們看不到另一條希望的縫隙和亮光,因為我們擁有的小而低的境界遮蔽了我們的眼光,矇蔽了我們的判斷,這是一種沒有多大風險的自由落體,我們很清醒地看到了生命的終點,卻無能為力去改變它。這又是我們無法避免的遺憾。

人生歸根結底,拼的是境界而不是手段

五、高大的境界才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當代社會是一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不想被社會所淘汰,就需要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是不可效仿的、不可替代的、具備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人生境界和形而上的人生技能。

《莊子》裡有一個故事,從一個很別緻的角度說明了核心競爭力的形態和重要性。這個故事說:有一個姓石的木匠到齊國去,路上看到有一棵櫟樹。這棵櫟樹被這個地方的人奉為社神來祭祀。

這棵樹非常驚人而神奇。它很大,其樹蔭下能夠遮蔽幾千頭牛在下面乘涼,其樹幹有百尺那麼粗,其高度像小山一樣,多少丈以上才生長枝幹。

這棵大樹就吸引了很多人來參觀。但是石木匠連看都懶得看一眼,他的徒弟就很不解,問他說:“這麼奇異的一棵樹,你怎麼連看都不看呢?”

人生歸根結底,拼的是境界而不是手段

石木匠說:“這棵樹是沒用的散木,木質不好。用它做船,那船很快就會沉。用它做棺材,棺材也很快就會腐爛。用它做器物,這個器物不久就會折斷。用它做屋門,門上就會流汙漿。用它做柱子,會被蟲蛀。所以,這是一棵‘不材之木’,做什麼都不行。”

晚上,石木匠夢見這棵櫟樹來跟他說話。櫟樹說:“你說我是一棵沒有用的樹,如果我有用的話,不是早就給你們砍掉了嗎?我能長到今天這麼大麼?”

這棵櫟樹真的沒有用嗎?從製作器物的角度來講,它確實一無可用,但是它雄偉高大,為人們遮風避雨,又成為社神,卻是大用。這才是它的核心競爭力。它不可替代,而且堅持生長,它的境界之高,是一般的器物能夠比得了的嗎?孔子說“君子不器”,也許就是講人生具備了一定的境界,看什麼、做什麼,都應該不成問題吧。關鍵是,這棵櫟樹自然生長,沒有人為干預。這個故事也許反映了莊子超脫的人生哲學吧。

擯棄那些小技巧、小手段、小陰謀、小伎倆,不斷充實自己、改變認知、多練內功、反求諸己,使自己的人生格局強大起來,人生境界高大起來,打造適用於一切場合、能運用於任何時段的核心競爭力吧。這樣我們才會得到很多,同時愉快地擁有很多,關鍵是,有了這個境界,我們不怕失去什麼,因為我們的人生會自我生長,能一直陪伴我們走到人生的光輝頂點!

人生歸根結底,拼的是境界而不是手段

聲 明

我所推送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本人,將及時予以致歉/刪除。

貴州星子,歲月的拾荒者!

TAG: 境界人生我們櫟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