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正確的“社交觀”:人格平等

成年人正確的“社交觀”:人格平等

海鳥與魚註定不會生活在一起,因為兩者是天敵。

海鳥需要靠魚生存下去,而魚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避開海鳥。

這在成年人的社交中,是同樣的道理:兩個三觀不同的人,無論如何湊在了一起,還是會分隔開。

不是同一個圈子的人,即便硬著頭皮擠進去,最終也會一無所獲地從裡面出來。

當一個人的能力,自身的價值配不上他正在進行的社交,那麼他就是在無效社交。

而當一個人的能力很強,自身價值也很高,周圍的人卻只是在消耗他,那這對他而言也屬於無效社交。

成年人的社交,首先應該建立在正確的社交觀之上。

成年人正確的“社交觀”:人格平等

-01

成年人的社交觀

第一:人格平等

什麼是人格平等?

在社交中,真正意義上的人格平等是:不因為對方的地位,能力,社會價值而產生任何的不對等,兩個人之間的對話,建立在平等的姿態上,這平等就是人格上的平等。

你是公司的董事長,面對一個員工,兩者之間也是平等的狀態,這就是人格的平等。

真正的社交,就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礎上。

就像戀愛中的情侶,結婚之後的夫妻,倘若失去了這最基本的平等,最後只能是關係的破裂。

“舔狗舔到最後,只會一無所有”,看似很滑稽的形容,卻是現實的真相。

一個人委屈、討好,另一個人傲嬌,坐享其成,在這種人格不平等的狀態下,關係如何能持續下去?

成年人正確的“社交觀”:人格平等

第二:社交的本質是“共贏”和“交換”

你還要明白,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除非是血緣關係,至交好友,其餘的人都建立在某種利益的基礎上。

你們之所以成為朋友,成為彼此圈子裡的人脈,是因為在彼此的身上有你們需要的東西。

比如說:

對方能夠為你提供資源,渠道,你能夠為對方提供知識和能力;在你們兩個人的合作下,能夠發揮出利益最大化,從而達到共贏。

再比如:跟對方聊天,你總是覺得放鬆,那是一種精神上的放鬆。

對方的共情能力很強,情商高,能夠很快理解你的困惑,並且幫助你緩解壓力。

作為回報,你也會為對方付出同等價值的陪伴和安慰。

這些,就是社交中的共贏和交換。

如果說“人格平等”決定了你跟對方會不會成為朋友,那麼共贏則決定了你們友誼的長度。

成年人正確的“社交觀”:人格平等

-02

明白社交的意義

每個人的時間、精力和感情,都是固定的。

你擁有10份,意味著你只能對10個人用心,這包括了你的親人,愛人,朋友。

倘若你身邊出現了20個人,那麼你就無法做到均衡,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狀態。

這個道理你應該懂,珍惜這個,可能失去另一個。

所以,想要擁有屬於你真正意義上的有效社交,就必須審視你身邊的無效社交。

第一:社交不該注重數量,而是質量

有1個懂得感恩,能力強,責任感強,善良的朋友,要比10個普通朋友更有用。

想必每個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過年過節的時候,以前彼此之間還會互相發信息送祝福,可現在很少有人會群發訊息。

因為大家都明白了,與其花時間用在“無效社交”上面,還不如用這些時間來珍惜身邊所擁有的。

你只注重朋友的數量,短時間內看似風光,可長時間下去你會發現,自己連一個能談心的朋友都沒有。

成年人正確的“社交觀”:人格平等

第二:三觀相似,才是交友的準則

雖然說,人與人之間的社交,有相當一部分是利益決定;但還有一部分,是三觀決定。

什麼是三觀?

從籠統的定義來看,三觀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世界觀,是一個人的眼界,是他心中的胸懷,是他眼裡的世界。

人生觀則是一個人對自身的規劃,對未來的

暢想

,對自己人生的定義。

至於價值觀,這更像是一個人面對某件事情做出的選擇,大到戀愛結婚,小到吃飯運動。

三觀相似的人,相處時才能覺得舒服;而三觀不一致的人在一起,總覺得怪怪的,放不開。

打個比方:

你晚飯想要在家裡做飯吃,可對方偏偏想去外面飯店裡吃,這就是生活觀念的不同。

一對情侶,大多數時候的意見觀念都不同,能走多遠?

對於朋友來說,同樣如此。

成年人正確的“社交觀”:人格平等

-03

如何擁有適合自己的社交?

第一:認識社交的“目的”

換句話說:你為什麼需要社交,為什麼要交朋友?

對於單身的人來說,他們社交的目的在於,想要脫單。

對於做生意的人來說,他們的社交,是為了認識更多的生意人,融入不一樣的圈子,開闊眼界。

對於一個作家來說,他想要認識更多對他有利的人脈。

有需求,有目的,這是一個人社交的動力。

所以說,明白了你自己社交的需求,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行動。

你想變成一個有錢人,自然該去結識有錢人的圈子,而想要進入有錢人的圈子,就不得不包裝自己。

你想脫單,就得去參加各種活動,相親活動,同學聚會等等,甚至你自己組織這麼一場脫單聚會。

有目的,有需求,為之行動,最終收穫了自己想要的,才是完整的社交過程。

成年人正確的“社交觀”:人格平等

第二:分配自己的精力

你的飯量是吃一斤牛肉,可擺在你面前2斤牛肉。

雖然你很想全都吃下去,奈何能力有限,能力與你的野心不匹配。

在社交之中,也應當遵循這個原則。

有多少精力,就去分配多少。

你的心就那麼大,裡面只能容納10個人,卻妄想結識20個人,這本就是不理智的選擇。

所以說,合理去分配自己的精力,才是成年人在社交中該運用好的方法。

父母,愛人,親密好友,普通朋友等等,不同的人會分走你心中分量不同的精力。

如果你能明白這些,自然能掌握屬於你的社交。

成年人正確的“社交觀”:人格平等

今日話題:

你對社交,有什麼看法?

(文章配圖來源網路,文字原創)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何所歡

TAG: 社交三觀平等人格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