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關於愛的理論,到底給了我們明確的目標還是發明了一些浪漫

【讀書】關於愛的理論,到底給了我們明確的目標還是發明了一些浪漫

關於愛的理論,到底給了我們明確的目標,還是發明了一些過於浪漫的概念終點?

和其他領域一樣,我們所面臨的不是一個理論和知識的匱乏,而是一種理論和知識過剩的誤導,解釋和理論的衝動,把一件簡單的事情,變得過於複雜。

我想,對於愛,也許我們唯一可以認識並確知的道理,就是我們不可能設想一種無愛的生活。

上一篇關於《會飲篇》的文章,很多讀者總結它想要表達的,是“不要總談論愛,而要去愛。”

文章當然表達了類似的想法,不過“不談論,而去做”不會是這個文章的終點,畢竟,怎麼才能少談論而去做呢?

請想象兩個方向的命題,一方面,愛是脆弱而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愛是穩健而可能的。哪一個在你的腦子裡不假思索地出現其命題的論證,哪一個像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愛是一種脆弱飄渺,難以持續的瞬間感覺?愛是一種激烈又短暫的衝動?人與人無法理解,註定難以取得深度的共鳴?要先學會愛自己,才有餘量可以愛他人?愛是一種高難度的平衡術,稍微的失衡都帶來巨大的傷害?

愛是穩健的呢,我們可曾聽到過類似的論證?如果我們所有對愛的談論,都是否定和負面的討論,我們又如何可能輕易地去“少談多做”呢?

人是語言的,“邏各斯”的動物,我們很可能並沒有一種不帶理解不帶著“談”的“做”,

而我們今天的問題,也許就是我們在以錯誤的方式“談論”愛。

文 | 李厚辰

1.

我們今日談論“愛”的方法,

受到20世紀以來各種理論的影響

我們今日對愛的談論方法,可以看作是20世紀我們對“愛”的無數言談的彙總和結果,對這個歷程的回溯,可以一窺我們現在談論愛的困境的來處,也許其中包含了可以讓我們脫困的方法。

這是大規模談愛的時代,很多理論都膾炙人口,因而廣為我們所知。

20世紀以弗洛伊德談論愛慾開始,法蘭克福學派中有馬爾庫賽大名鼎鼎的《愛慾與文明》,有弗洛姆的《愛的藝術》。

在法國結構主義之中,從拉康在精神分析研討班中對“愛”與“移情”的分析,到列維納斯在《總體與無限》中對“愛慾”的討論,到巴迪歐的《愛的多重奏》,以及新晉的“網紅”教授韓炳哲的《愛慾之死》,構成了20世紀孜孜不倦對於愛的探討。

他們的探討方式被吸納進我們對於愛的理解,主導,甚至可以說誤導著我們對愛的談論。

要一口氣理解這麼多理論實屬不易,但有一個方法恐怕能夠為我們提供一點線索,即這些思想的時代背景和他們遭遇的挑戰,在他們各自問題意識的引導下,我們將得以明白對於愛,他們想要說的是什麼。

【讀書】關於愛的理論,到底給了我們明確的目標還是發明了一些浪漫

弗洛伊德:作為本能的衝動的“愛慾”

在我們當代所有對於愛的理解中,弗洛伊德是影響最為深遠的一位,其站在精神分析角度對於“愛本能”的探討和理論構建,可以說是之後我們對於愛的討論的起點。

弗洛伊德是心理學領域的“牛頓”,他採用牛頓力學方法,為人的心理世界構建了一套“推演”的方式。但這套方式的基礎卻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這麼“科學”。

精神分析是德國人的發明,我們只消想想什麼是“妄想症”就可以了,一種人的眼耳鼻等生理器官都沒有出現問題,且理性的計算和交流能力也都正常,獨獨在人的“精神”上出現的疾病。

“精神”“意志”“心靈”這些德國人最著迷的概念,在貝多芬的音樂,席勒的詩歌,叔本華的哲學,瓦格納近乎色情的歌劇下,成為人們行為和文化的歸宿。

弗洛伊德中興的“精神分析”,就是這樣一種基於“非理性”的意志與衝動的意識形態,“潛意識”,是這個弗洛伊德式浪漫主義的全新發明,一種以力學結構為主導(壓抑、防禦、投射),理解真正控制著我們的非理性的一套“解釋法”。

這裡“解釋法”的強調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看到檯球桌上,一個黑色球被打擊入袋,我們就可以說,是因為白色球撞擊了黃色球,黃色球撞擊了紅色球,紅色球撞擊黑色球,黑色球運動中又遇到了被黃色球撞擊的藍色球,因而落入袋中。

這就像說,一個人為何陷入了所謂的“愛無能”呢?因為他的外婆從小錯誤地對待他的母親,因而他的母親沒有給予他足夠的安全感,導致他對他人的信賴失能,早年親密關係中又遭遇一位過度依賴的物件,最終導致他對依賴的全面牴觸,形成了“愛無能”。

在這裡,每一次的“遭遇”,就像一股力量,將潛意識“撞擊”到一個特定軌道中,而這個潛意識狀態,決定了描述物件的某種對他人的“力學狀態”。

不管捍衛心理學的人如何說明心理學界批判弗洛伊德的人遠遠多於現在還接受他的,但作為一種基於“潛意識”的“解釋法”,弗洛伊德的方法符合直覺,簡單明瞭,已經成為了幾乎最容易被理解的一種談論方式。這其中包括了大量對於“愛慾”的談論。

在弗洛伊德的筆下,沿襲叔本華關於“生的意志”之看法,愛慾是“生的本能”,一種強大的,尋求快感滿足的衝動,是一種發源於性慾,卻更加廣泛地支配著幾乎一切人的“創造衝動”的力量。在這裡,愛獲得了一種“衝動”與“自我滿足”的性質,愛慾是一種強烈的,不由分說的力量,其帶來的傷害,大於它可能形成的建構。

因此在這裡,“愛”脫離了傳統的“永恆”或總是指向生活福祉的特徵,而成為了一種“衝動”,這是“愛的去倫理化”的過程,愛在此處完全失去了道德與倫理的特徵,而僅僅成為了個體的一種“動機”與“衝動”。

【讀書】關於愛的理論,到底給了我們明確的目標還是發明了一些浪漫

在這種情況下,與“愛”最相關的詞彙恐怕是“滿足”,也就帶來了一種“滿足”的張力,即“對等滿足”的最佳狀態,和“希望被滿足但卻無法被滿足”的失望,前者是基於match的最佳親密關係狀態,而後者成為了一種基於滿足的恐懼。

而滿足與否,成為了驅動我們內在潛意識與人格力量改變的力學,愛是危險的,愛慾的交鋒與爭鬥,成為了每個人為了內在“安全感”或“人格完整性”的交鋒與爭鬥。

一種被“愛慾”直接作用,構成滿足或失望的狀態,成為了弗洛伊德留給我們的一種關於愛的遺產。

弗洛姆&馬爾庫賽:愛慾是現代人獲得自由的必經之路

弗洛伊德之後的德國思想家,大多經歷了一戰和二戰,在他們的年代裡,反思一戰和二戰就成為重要的目的。因此,法蘭克福學派中的弗洛姆與馬爾庫賽都在延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礎上,將“愛慾”納入到政治學的框架內思考。

對於弗洛姆而言,《愛的藝術》可以與《逃避自由》一起理解。

《逃避自由》這本書意欲透過弗洛伊德的方法解釋納粹獨裁統治產生的心理學基礎,大略是說現代人進入個人主義時代後,社會制度成為一種對人的壓抑,而並非是對人與人形成紐帶的支援,在這種普遍的不安全與歸屬感的失去時,個體反而開始逃避自由,追求破壞與死的本能,追求一種在威權主義之下的受虐傾向。

他依然遵照弗洛伊德關於破壞的死本能,以及創造的愛本能的二元角度分析和認識現代社會,因此人如何不要“逃避自由”呢?便是投身到愛的創造行為中。當然,在《愛的藝術》中,弗洛姆也勾勒出了一種“應然之愛”,即模仿母愛式的,關切、責任、尊重、知識這種導向彼此接納對方自由的愛的形式。

在弗洛姆這裡,一種經過反思和智性錘鍊的愛的技術,是抵抗個人主義社會本身對於人的壓抑的方式。

【讀書】關於愛的理論,到底給了我們明確的目標還是發明了一些浪漫

馬爾庫賽共享著同樣的問題意識,只是他的理論方向比弗洛姆更為極端。弗洛姆正是意識到了弗洛伊德原始結構中愛慾本身的破壞性和衝動,因而在構造他的愛的技藝的過程中,他強調兄弟之愛、母愛、信仰之愛的特徵,而對性愛,他卻有很多懷疑。

馬爾庫賽更激進地用弗洛伊德的方式洞悉一切文明都是對人的某種壓抑特徵,因而愛慾對社會壓抑機制的對抗,恐怕不會像弗洛姆追求和描繪的那樣,是一種溫情脈脈的愛的模式。

馬爾庫賽更認為生命本能和愛慾,對於現代文明,應當是一種拒絕和破壞的形式,愛慾恰恰是意識到現存秩序不可持續,對壓抑性環境和壓抑性的生存的徹底反動和改造。

在馬爾庫賽這裡,愛慾擁有更加非理性的色彩。

社會規制在馬爾庫賽這裡是一種“壓抑性的反升華機制”,而愛慾衝動本身卻是一種“非壓抑性昇華”的機制,愛慾的衝動將會使無愛的東西愛慾化。

他也強調愛慾解放的初始並非是壓抑的減少而是增多,我們首先得克服“壓抑性的反升華機制”,從壓抑性的富足狀態中脫離出來,扭轉進步的方向,從解放異化勞動,建立勞動和愛慾的方向開始。當然馬爾庫賽所訴求的愛慾也是“快樂導向”的,而馬爾庫賽強調“烏托邦”的價值,強調愛慾想象和衝動與未來實現的關係。

在愛慾的引導下、快樂、審美、勞動中的本能、感受和昇華,成為他所設想的烏托邦的現實形式。當然,沿著這樣的路徑,在弗洛姆溫情脈脈的愛,和馬爾庫賽革命性的快樂和昇華之下,同為法蘭克福學派的威廉 賴希的性解放作為解放的形式,也就不足為奇了。

延續佛洛伊德的壓抑與自由的分析框架,在一種現代性的背景下,將愛慾當作一種解放性的力量,認為愛慾是現代人獲得自由的必經之路,是法蘭克福學派諸位留給我們的遺產。

拉康之後:愛慾是“克己復愛”的現代修煉

在當代關於“愛”的討論中,還有一個詞彙是非常高頻出現的,那就是“他者”,拉康、列維納斯、巴迪歐、韓炳哲的筆下,這個詞彙與愛慾高度相關。

在20世紀反對啟蒙思想的路途上,有兩個最主要的方向,一個是從德國浪漫主義開始對“理性”的反對,另一個是對笛卡爾“我思”視角的反對。

這個反對的思想資源,來自早期黑格爾關於“承認”的理論,不過在黑格爾那裡,承認理論還是一個主要外延在於政治哲學的理論。但20世紀,借道科耶夫將此理論在法國的發揚光大,“他者”開始成為一個神秘的物件,一個愛的物件。

受到科耶夫影響的拉康,在他的哲學中強烈地樹立了“他者”,將其當作比“我”更有實在性的存在,我們必須透過“他者”,才可以真正通達我。不管在他那裡,他者理論有多麼複雜,例如他者與無意識的關係等,這個以基本“他者”作為首先認可的思路,你已經能夠意識到這與“愛”有多麼大的關係了。

【讀書】關於愛的理論,到底給了我們明確的目標還是發明了一些浪漫

不管怎麼說,他的後人們都繼承了“他者”的浪漫地位,並透過語言遊戲玩弄著我們對愛的理解。如列維納斯的《總體與無限》就是要講如何從個體的需求,上升為對他者的慾望,因而能夠走出有限的自我,而通達無限的外在他者。

理性一再被看為單向度的權力,而慾望才是具有超越性的一種衝動。

在他的理論中,需求可以被滿足,而慾望由於是被可欲之物激發的,則是不可能滿足的,只能被無限的加深,就像是善。因而需求是純肉體的,而慾望是超越肉體,純粹外在。我們並不會直接將一個他者納入我們之內,這也不可能,相反,我們總是為他者付出,

愛慾的目的在這裡不僅不是自我滿足,還是一種對他者的強化

而巴迪歐在《愛的多重奏》中,延續了列維納斯將“他者”納入到一種倫理學秩序的努力,巴迪歐更大膽地將愛看作這個時代的政治動能。正是因為在列維納斯那裡,“慾望”甚至像是“真理”了,我們總說:“我們無法掌握真理,只能無限接近真理”。在巴迪歐這裡,愛也一樣,成為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偉大冒險,成為一種通向真理的過程。

兩人的愛,被稱為“最小的共產主義單位”,因而從小集體到大集體,也是一種愛的秩序的擴充套件,而整體的平等籌劃,也是一種愛的偉大冒險。

而韓炳哲不過是在這個思想脈絡上,指出“消費主義”和“效率思維”具有將慾望還原為主體針對自我滿足的“需求”,而抹殺了“他者”,並導致愛慾之死的一種個時代分析。

因此當代之愛,在他的筆下,甚至有一種犧牲自我的意味,個體需要有勇氣消除自我,以便去發現他者的存在。

在拉康以及其後繼者的框架中,愛與“他者”發生了直接的關聯,成為一種“反主體”的,反現代性的實踐,成為一種西方式的“克己復愛”的現代修煉。

2.

對愛的解釋,

讓愛變得更加困難

我們到現在發現了主宰我們談論愛的至少三種方式,來自弗洛伊德的,將愛視為一種危險的衝動和情感的,難以持續的本能;

來自法蘭克福學派的,將愛視為一種可以打破理性枷鎖的浪漫衝動,用這個慾望重塑關係與生產,擺脫社會體制對愛慾的壓抑,個人就可以獲得巨大自由;

來自拉康及其後人的,將愛視為真正能夠與“他者”連線,因此愛的求索,又帶有一種捨棄自我,對他者跳出信仰之躍的英雄主義氣質。

但所有這些,真的解釋清楚了“愛”為何物嗎?弗洛伊德懷揣對精神和意志領域的牛頓物理學再造,馬爾庫賽和弗洛姆想反思20世紀德國的教訓與現象,而拉康與他的後人們想在形而上學宣告破產時徹底來個反轉,樹立一種全新的整體解釋,對於“愛”,他們並不那麼在意。

【讀書】關於愛的理論,到底給了我們明確的目標還是發明了一些浪漫

他們的解釋,都指向“愛的危機”,即在弗洛伊德那裡,愛是一種無意識的本能,且總是遭遇著壓抑,它像一股難以馴化的衝動,當然可能帶來傷害;

在馬爾庫賽他們那裡,整個現代社會的理性就是反對愛,壓抑愛的,一切體制都想利用愛的欲求,壓抑與釋放性慾,阻止著愛的神話;

在拉康他們那裡,在所謂與“他者”的複雜辯證關係中,不如說愛就是一種神話,拉康不也說其實我們透過他者的想象是要完成自戀嗎?因而從列維納斯往後,愛慾才有一種不可為而為之的意謂。

因而在他們的視域中,我們該如何對待愛慾呢?在弗洛伊德那裡,我們當然要學會馴服這頭猛獸,馴服與識別我們的衝動,不如說,恐怕要在無甚愛慾之處,一種好的關係才有可能,很多人也確實如此來想象婚姻。

在馬爾庫賽他們那裡,我們當然要恣意揮灑我們的愛慾,因為這種源初的慾望才是我們的真正自由和解放,我們還得想象這種慾望本身的昇華屬性。

在拉康他們那裡,我們得明白這個愛的物件是我們完全不可捉摸,也不可理解的,因而要透過對“自我”的完全克服,方才能實現愛慾。

按照他們的說法,那麼愛又怎麼可能呢?這也不怪越是隨著理論的高漲,我們越是認為愛已經不再可能。

這個從弗洛伊德而來的“愛慾”的衝動,以及此後發生的一切推演和演繹,都應當被我們看作人理解他們生活中所染的一場疾病。所謂死本能,愛本能,壓抑投射與移情,潛意識的根深蒂固,他者的神秘莫測,都是一種解釋的戲法。

想象一種根源性的名為潛意識的,難以遏制的心靈之力,如同想象世間萬物因為“靈魂”元素的充盈與否而區分善惡;

想象文明就是對本能的全面壓迫,因此需要一種本能愛慾的解放,如同想象一切社會問題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剝削的存在,因而需要一種所有制的全面改革;

想象存在一種完全無可捉摸,但又對每個人都極其根本性的他者,如同想象支配我們生活的,全是那些根本的,而又無法完全把握的“客觀規律”,除此之外我們無所依靠。

【讀書】關於愛的理論,到底給了我們明確的目標還是發明了一些浪漫

在一切順利之時,我們並不困惑,但當我們恐懼懷疑或是生活行將崩潰的時候,對愛的解釋和方法開始被我們迫切地需要。

在這個時候,一種解釋的清晰過癮,恰恰可能是對現實的極大歪曲,它最輕易地確證了你的處境之壞,確認了一件你搞砸的事情之難,但卻未必能夠告訴你如何能夠做好。

在這些解釋中,愛慾,要麼不可能,要麼極端衝動,要麼極端犧牲和偉大。彷彿一個人如果不要探究或行動到各種極端的地步,愛就並不可能。

但反而就是這樣浪漫而激進的想法,讓愛變得更加困難。

尾聲.

對於愛,唯一能夠確知的,

是我們不可能設想一種無愛的生活

實際上親密關係之愛,我們每個人都有充分的常識,這其中當然有衝動與愛慾,但也有對肉體和生活形式本身的傾向和讚許。

這其中有很大的承諾和責任,就像我們從“我喜歡你”的表達升級到“我愛你”,也並不是內心感受有多麼大的改變,而是一種承諾和責任的升級。

當然要化解矛盾與不理解,以及面臨背叛和冷漠的可能,這些是我們早就知道的。

要說當下的時代和其技術與文化,是否對愛本身造成了影響,那當然也是值得分析,但也許這種分析不需要任何形而上學的要素,都是些呈現出來,就很簡單的生活現實。

其實就像上次我們提到的《會飲篇》,也並沒有要就愛慾的問題提出任何整體性的解釋,而是指明那些我們可能難以察舉的更深的危機。

【讀書】關於愛的理論,到底給了我們明確的目標還是發明了一些浪漫

從這些簡明的情況開始,精神分析、心理學、哲學的所有解釋和分析,是加深了我們的認識,讓我們更好地去愛,還是向我們展示了一副既不真實,也無甚幫助的圖畫?

不管這個圖畫解釋得多清楚,就像“階層固化”所勾勒的一個像自動扶梯一樣一階一階高低有別,但現在已然卡住不動的圖畫一樣,其中蘊含的“階層躍遷”,到底是一個現實的目標,還是一個被髮明的焦慮?

就像上述關於愛的理論,到底給了我們明確的目標,還是發明了一些過於浪漫的概念終點?

因此和其他領域一樣,我們所面臨的不是一個理論和知識的匱乏,而是一種理論和知識過剩的誤導,解釋和理論的衝動,把一件簡單的事情,變得過於複雜。

我想,對於愛,也許我們唯一可以認識並確知的道理,就是我們不可能設想一種無愛的生活。

*本文原名《關於愛,我們需要什麼理論?》,宣告: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看理想平臺立場,歡迎提供不同意見的討論。

文章配圖來自《愛在午夜降臨前》《午夜巴黎》《迷失東京》《她》《倫敦生活》,編輯:Purple

【讀書】關於愛的理論,到底給了我們明確的目標還是發明了一些浪漫

更多「李想主義」專欄文章

【讀書】關於愛的理論,到底給了我們明確的目標還是發明了一些浪漫

【讀書】關於愛的理論,到底給了我們明確的目標還是發明了一些浪漫

TAG: 愛慾他者一種我們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