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開的季節到了,唐朝的杜鵑花開在哪裡?杜鵑花的由來是什麼?

李商隱杜鵑兩首:行過水西聞子規,望帝春心託杜鵑

公曆四月,是農曆三月,時在暮春。此時仲春之花漸漸變成綠葉成蔭子滿枝,天氣晴和,最適合登高旅遊,看春天最後一季新綠染遍綠水青山。

都說花事少時,山野風光卻給你帶來另外的驚喜與體驗,那就是在群山之谷,你會忽然發現一大片絢爛的山花杜鵑。那紅得如霞如夢,又清晰得花葉分明,喇叭一樣的花口鋪展著開放,帶來另一種明麗浪漫的體驗。你看到的是杜鵑。

杜鵑花開的季節到了,唐朝的杜鵑花開在哪裡?杜鵑花的由來是什麼?

李商隱40多歲在妻子離世之後,進去了四川。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然而唐朝邊境的劍門關就在此處。李商隱有很多選擇,但是他接受四川節度使之邀請來這裡工作,很重要的原因,這是一個軍幕府,且控著唐朝的西南。這裡曾是李白的家鄉,有杜甫的草堂,還有四川女詩人薛濤的浣花溪水,更是許多神話的發源地。

當他歷經旅途顛沛之後,這裡的山河並沒有辜負他。都說四川是邊境,許多內陸大城市的人不願意前往,但李商隱卻勸慰比他小的崔珏說,年少因何有旅愁,這裡一條雪浪吼巫峽,千里火雲燒益州。在四川,如果有空閒。他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山林。

在這奇山峻水之地,他登高望遠,在春暮,展現在他眼裡的除了遼闊的遠山近水,還有這無盡的山野杜鵑花,和杜鵑的啼叫。

杜鵑花開的季節到了,唐朝的杜鵑花開在哪裡?杜鵑花的由來是什麼?

“身屬中軍少得歸,木蘭花盡失春期。

偷隨柳絮到城外,行過水西聞子規。”唐朝李商隱《三月十日流杯亭》

實際李商隱在四川的五年可能一次都沒有回過尚有孩子的長安。長安是個傷心地,他二十多年的奮鬥一無所成,受盡打壓,而且最傷心的是妻子也死了。他將孩子託付給孩子的姨父韓瞻,隻身接受這份工作,是多種考量,為孩子謀求生活費用,為自己內心的男兒志氣,也是為迴避一下他愛傷了的一地心碎的長安。

李商隱在五年之後的分別會上寫詩說,這五年,不管花朝還是雪朝,我都沒有離開過這裡。

但他思不思念長安呢?長安雖然不是他的故鄉,但那裡曾經有他的夢想,救國濟世,有他曾經的小家園,現在還有孩子。所以這年的三月,他抽空騎馬走出郊外,而且是一個人來補過上巳節。

實際作為幕府幕僚,三月的上巳節一定會有聚會。而且從現有資料來看,李商隱和同事們關係都不錯,但是他一個人迴避所有人單獨去過上巳節,說明他自己另外有想法。

一,他思念他的長安的朋友。君問歸期未有期,在外工作,尤其是打工的,尤其是想長期打工的,歸期是看主家的便利。而節度使柳仲郢無疑頗依靠他,軍中的有些事務不能離開他。

二,他思念妻子和孩子。妻子雖然離世,但那是他心中永遠的伴侶和鳳凰。孩子遠在長安,他能夠做的除了寄去生活費,那麼上巳節在水邊的祈福,他願意單獨留給妻子和孩子。

杜鵑花開的季節到了,唐朝的杜鵑花開在哪裡?杜鵑花的由來是什麼?

是,隨著飄揚的柳絮踏馬行到郊外時,他就聽到了這個時節的杜鵑鳥的叫聲。

哪裡都有杜鵑鳥,但是都沒有四川的杜鵑鳥那麼多,哪裡都有杜鵑花,但哪裡都沒有四川的杜鵑花鮮豔絢爛。

因為這裡是杜鵑花和鳥的人文故鄉。

四川天府之國,叢林茂密,山氣氤氳,這裡的山杜鵑非常絢爛。

傳說商朝蜀王杜宇,號稱望帝,他治理水患有功,深得人們的信賴,後來將王位禪讓給臣子,自己隱居在深山。但是臣子坐國,卻讓蜀國滅亡,悲憤不已的望帝吐血而死,那些血化作了杜鵑花,而他的靈魂化作杜鵑鳥,一年又一年飛過蜀地山河,啼叫不已。

李商隱深諳神話典故,怎麼不知道這種傳說。但我相信他是真實面對四川山地一望無際的杜鵑花和杜鵑鳥,才真正體會到了那種浩大的美和悲情。像墨綠的湖水上浮動的鮮豔的花瓣,在無數杜鵑鳥的叫聲和飛翔裡,杜鵑花次第開放在暮春遼闊的山谷山地。

太陽在春天裡西沉,杜鵑花像一團團寂靜的火焰,那是誰的心,如此熱烈而絕望?

在唐朝,杜鵑是山花,很難順利人工培植,而且杜鵑花通常在溫潤寧靜的山谷裡,說它是困在山裡的仙女隱士毫不為過。而杜鵑花又以四川山地最為鮮豔,所以李商隱登高之望,留下了詩詞裡最濃墨重彩的杜鵑。

杜鵑花開的季節到了,唐朝的杜鵑花開在哪裡?杜鵑花的由來是什麼?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李商隱》

今天不對這首詩做全解讀,重點在“望帝春心託杜鵑。”

那蜀國望帝的一片春心,都寄託在這無邊的杜鵑上了。這種寄託不是普通的寄託,因為這是身心和靈魂都化作了無邊的杜鵑。

這首詩的賞讀最適合在杜鵑滿山的高處,對著落落夕陽。那才是望帝之眼之心之魂,亦是李商隱的。

這裡的杜鵑一詞三義。

一是杜鵑花,杜鵑之美,李商隱之前,白居易有

“最惜杜鵑花爛漫,春風吹盡不用攀。”

二是杜鵑鳥,這種鳥啼聲悽切,總向著北方鳴叫,杜鵑花開時,也是杜鵑鳥聚集的時候,聲音彷彿在喊“不如歸去。”

三,自然就是望帝本人的化身,他本來就叫杜宇。

但這裡還有個隱秘的含義,當然是李商隱本人,他詩裡格局之高,不止是他熟悉典故,而是他本身就有著血統的傲嬌,他是王族後裔,當然這種身份與唐朝的他的現實無補,因為朝代更迭,唐朝前朝貴族後裔多著,但是有一種精神上的自我自信,平視王侯,至少在詩文領域他有這樣的自信大氣和淵博。

那麼李商隱這首詩為什麼這麼有名,且每句話都能傳頌千古呢?

杜鵑花開的季節到了,唐朝的杜鵑花開在哪裡?杜鵑花的由來是什麼?

因為它有李商隱對人生對歷史對自身深深的代入感。

杜鵑花開在晚春,且在唐朝和之前是如隱士如美玉生長在人跡罕至的幽深山谷山林。這本身是一種侷限美。很容易聯想到如此絢爛而寂寞。

杜鵑鳥的啼聲又比較淒厲。

而望帝的傳說又有著亡國,無望而逼迫出來的那種奮不顧身的絕望和憂傷。

李商隱處在的是晚唐,盛唐的輝煌不再,不但他無能為力,連早於他的白居易,也算高官,也對江河日下的朝政無力。李商隱如同一切敏感的人,對著時代有著敏感和哀傷。

更重要的是他如同精衛填海一樣二十來年衝刺官場,最終連主政一方的門檻都沒有過。而他已經洞見了自己多病的身體,支撐不了多久,這時代,有多絢爛,就有多絕望,他的內心有多渴望,現實就有多悲涼。

何況他失去了人生最重要的情感支撐。他的妻子,沒有能夠陪他走更遠的路,如同天上的星辰隕落。

他如同絢爛的杜鵑花,看起來熱烈,實際是種淒涼冷豔,太陽落山,只有無盡的杜鵑鳥的聲音,真實的聲音,縹緲的是時代的未來,絕望的是歲月無多的他。

李商隱的“望帝春心託杜鵑”,杜鵑一詞三義,寓花寓人寓鳥,絢爛悲傷。

杜鵑花開的季節到了,唐朝的杜鵑花開在哪裡?杜鵑花的由來是什麼?

李商隱死在四十六歲。這個年齡是許多古代官員衝刺仕途的開始。他帶著遺憾去了另外的世界。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路。

TAG: 李商隱杜鵑杜鵑花杜鵑鳥望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