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徵文獲獎作品展】儒、道、釋三家的最高境界是什麼?靈椿

儒、道、釋三家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讀書徵文獲獎作品展】儒、道、釋三家的最高境界是什麼?靈椿

作者:靈椿八千

儒家

儒家有一個三綱八目的說法三綱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儒家的最高追求,基本就涵蓋在這裡面了,和佛道不同,儒家的追求不只是個人修養的完美,更強調人的社會性。對個人的要求,從修身開始,但修身的至高境地卻是平天下,身不修,不可能成為治國甚至平天下的良才,而如果不能治國平天下,也不可能達到修身的最高境地。

這個思想貫徹在儒家幾乎所有的地方,修身的最高之境,在“止於至善”宋的理學裡,朱熹老夫子將至善等同於天理,在《大學章句》裡解釋為:“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新民,皆當至於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也。”

王守仁提倡心學,認為人要“致良知”,並且引述《孟子》裡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而至善,就是“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靈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發見,是乃明德之本體。”

包括在《孝經》裡都會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在《大學》裡,闡述了“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後,用一段話將修身與平天下聯絡了起來“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從這些可以看出,儒家將人格的自身修養和天下相協同了,一個人應當從修身開始,然後從自身到齊家,治國,再到平天下,這個過程既是自身不斷完善進步的過程,同時也是儒生改造和完善社會的過程,這兩者是並行不悖的,直到最後達成“隨心所欲不逾矩”。

因為至善之境的聖人,其心與天理的矩,是協調統一的,所以隨心卻也不逾矩。

後期儒家的演變,重點主要在如何修身,如何治天下的實際操作上,對經典的解釋上,但是儒家這個大體目標,是沒有很大的變化的。

道家:

道家的終極目標,有過改變,先秦時老莊學派的最高追求,黃老學派的最高追求,再到魏晉南北朝時候道教的最高追求,以及隋唐以後道教的最高追求,都不是完全相同的。

老莊時候的道家,在莊子裡,對最高境界有過很多描述“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 翛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

“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為物無不將也, 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攖寧。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

如果非要描述莊子所提倡的真人之境,就是超古今而見獨,與萬物協一的齊物之境,但這種真人之境會如何表現出來?其實是不定的,可以是藐姑射山人那樣的神人,也可以是朝生夕死的朝菌。

為何這麼說?莊子裡很注重自然的思想,後來道教的解釋裡,比較喜歡引用莊子講神話的部分,認為莊子也是講長生的,但是在逍遙遊裡莊子幾個地方都說了“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夫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 無力。”

“宋人資章甫而適越,越人斷髮文身,無所用之。”

“堯治天下之民,平海內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杳然喪其天下焉。”

在後面,還有說“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小人”

逍遙遊的最後,惠子說自己種葫蘆,太大了,沒什麼用就砸了,莊子說,你實在是不會用,長得大,你可以幹其他的嘛。一個不傷手的藥方,可以拿來洗衣服,也可以賣給君主做軍事戰備物資,一個大葫蘆,你可以剖開做成船嘛。

一棵大樹,因為長得不好,所以不會被人砍,這是無用之用。一隻鵝,因為不會叫,沒有用,於是被殺了。

那麼莊子到底推崇有用還是無用呢?莊子給的答案是“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

核心在於“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知天地之為稊米也,知毫末之為丘山也,則差數睹矣。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知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則功分定矣。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 之,則萬物莫不非。知堯、桀之自然而相非,則趣操睹矣。昔者堯、 舜讓而帝,之噲讓而絕;湯、武爭而王,白公爭而滅。由此觀之, 爭讓之禮,堯、桀之行,貴賤有時,未可以為常也。”

萬物各有其性,恰如有生就有死,如果人貴生而惡死,這其實是不完整的,世間有大椿,也有朝菌,如果只讚歎大椿而惡朝菌,萬物也是不完整的。人有自己的功利心,選擇適合自己的,有利自己的,但天地沒有,大椿雖老,由有終時。

所以莊子推崇的,是一個人合乎自然,安於其性的逍遙之境,一個只有能力種地的農人想要去當皇帝,這就是一種妄,他不僅當不好皇帝,還會害了天下。一個皇帝之才不當皇帝,跑去種地,這也是不對的,浪費其才。

就像麻雀成不了大鵬,大鵬也不可能變成麻雀一樣,但是這二者都是天地間不可或缺的,都是天地間的一部分。

“天地一指,萬物一馬”

到了《黃帝內經》的時代,已經有了開始追求長生的需求,所以《內經》記載:“黃帝曰: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到了東漢末年,道教的追求指向是很明確的,就是肉體的長生,最不濟也要尸解,在《老子想爾注》裡就有說:“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罰惡”

包括當時煉丹,房中術,練氣等等,基本都是指向長生不死,與天地同壽,日月同輝的狀態。

在葛洪祖師的《抱朴子》裡,也描述了為什麼以金玉煉外丹,其目的是為了達到“假外物以致堅固”的境地,像是草木,拿火一煉,直接就成灰了,人如何能靠草木之藥而長生?最好的辦法是利用金玉,融于丹中,然後人長期服用後,身體便可轉化為金玉,而獲得長生。

當然,或許是後來肉體長生的太少,世人只聞其說,不見其形,所以在唐宋之後的道教,追求開始逐漸轉變,從肉體長生的終極追求,變成了追求“與道合真”

天地尚且有其終日,唯大道永恆,不生不滅,所以道人修行的最高境地,便成為了與大道合二為一的境地。並且提出理論,萬物是由大道演化而出的,所以只要能把握大道演化的方法,順著這種演化去倒推回去,直到與道合一的終極境地。

當然,表現出來的,就會有與天地萬物相應的廣大神通和肉身的長生住世,但此時這些已經不是終極追求了,而是在與道相合路上的副產品。

張繼先天師的《明真破妄章頌》就有說:“三才天地人同炁,人稟先天一炁靈。一炁具身名日道,感通天地及神明”“本質雖殊炁不殊,當於親處下工夫。人身大抵同天地,造化陰陽總屬吾。”

人的真性,祖炁和天地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大道衍化而來,所以人如果能堪破其中關竅,在世間可行法,可長生。但這些不是終極目的,終極目的還是“與道合真”

釋教:

佛教也有其不同時代和派系的發展,但總的總結一下,主要是現在南傳上座部,漢傳稱為小乘的終極目的和漢傳佛教所產生的終極目的。

佛教的基礎是四諦,也就是在對世間苦的闡述,並且認為,這種苦會因為輪迴的存在,而永恆無盡,所以佛教的核心目的,是告訴你要永久的斷除苦。

根據佛教緣起思想的指導“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因為有無明,十二因緣依次生起,而最後有生,有憂悲老死之苦。所以要修道諦,而達到滅除無明,乃至滅除生,最終滅除死和苦。也就是“寂靜涅槃”的終極目標。

佛教也提出了很多來佐證他的理論,比如人如果活著,甚至長生以後,為什麼還是會苦,為什麼世間有無常,所以人不可能真正得到永恆,也否認了超出世界外的一個絕對本體和造物主等。

所以,在佛教看來,無盡的輪迴就是最大的苦海,要意識到這是苦,然後透過修行來滅除。

早期翻譯為涅槃,後來翻譯為“圓寂”因為佛教認為,也不是你想滅就滅的掉的,這個滅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個圓滿的過程,無明滅則行滅,然後識滅,名色滅,六入滅,觸滅,受滅,愛滅,取滅,有滅,生滅,悲苦老死滅。也是“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完成。

在這個基礎上,佛教出現了菩薩道的思想,既然你發現了世間是苦的,那麼只有自己去滅除苦,顯然是不地道的,而應該思念眾生同樣有苦,並且因此幫眾生去離苦。

早期的菩薩道,還是基於早期佛教的體系,巴利三藏和阿含部裡都有說,雖然他們認為阿羅漢和佛入的涅槃都是一樣的,但是阿羅漢是不能自己成就的,佛和阿羅漢最大的差別,是佛可以建立教團,建立佛教,然後讓更多人離苦,成就阿羅漢。

而要滿足這一點,需要有人發心,得佛授記,然後非常多世的輪迴去積累“巴拉密”直到成就正自覺。所以在《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識》裡面,有這麼一條“達至覺悟和解脫有三種:聲聞、獨覺、正自覺;我們都認同菩薩行和成就正自覺以拯救眾生是最高、最神聖和最英勇的;”

為什麼呢?因為成就佛果,在上座部佛教看來,對自己並沒有利益,完全是為利益他人的行為,本來這一世可以成就阿羅漢獲得解脫,卻不這麼做,而是要去修行菩薩道,然後成就佛果,為的是因為在未來某一個時期的無佛之世成佛來度眾,這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大行,確實堪稱“最高、最神聖和最英勇的”

當然,後來為了避免有人斷章取義,後來的《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識》上座部為首的佛教部分有了修改:“達至覺悟和解脫有三種:聲聞、獨覺、正自覺;我們都認同菩薩行和成就正自覺以拯救眾生是最高、最神聖和最英勇的;但是,這三種覺悟和解脫並無不同,如大乘佛教的《解深密經》所言:“諸聲聞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諸獨覺乘種性有情,諸如來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說得無上安隱涅槃;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究竟清淨,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說言:唯有一乘。”

不過在後期大乘佛教的發展中,把菩薩道的成就進一步提高了,在法華經的一佛乘裡,認為聲聞,緣覺乘都是權說,最終都會導歸一佛乘。

在《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裡更進一步闡述了大乘的思想“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砂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包括到民國時期,提出的“人間佛教”思想,都可以看成是大乘佛教在中國化的過程中發生的轉變。

首先,在漢傳的定義來說,認為修菩薩道的人,是放棄了這一世去成就阿羅漢,而發這種發心,是基於觀察到自身的苦以後,推及眾生之苦而生的大慈悲心,以這種心所引發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心。

當然,這個化眾生,不是儒家平天下那種讓世間達到大治的狀態,而是要讓眾生都能達到成就正覺,永離苦海的境地,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權變,比如弘揚佛教,讓人去拜菩薩求財,求福,教人因果報應,導人向善等等過程,然後在佛教世界觀永恆的時間裡,去不斷的引導眾生趨向佛法,自身也不斷修持,直到最終成就佛果,在無佛之世建立教團,度化眾生。

此外像華嚴所闡述的一真法界,常寂光土等,是將這部分更進一步轉化為了法意,去達成一種絕對圓滿的境地,也有禪宗的“自性之外,無一眾生”的思想在其中。

【讀書徵文獲獎作品展】儒、道、釋三家的最高境界是什麼?靈椿

注:圖片來自網路

TAG: 眾生佛教菩薩成就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