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為什麼用“上”,下廚房為什麼用“下”,千萬別不懂裝懂

眾所周知,我國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千百年來,我國的文化從未間斷過,也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不曾缺失過文化的國家。

縱觀中國數千年曆史,不僅擁有為人津津樂道的歷史典故,更有著流傳數千年的古語、詩歌、俗語。它們都是中國文化的傳世之寶,蘊含著古人的智慧。

上廁所為什麼用“上”,下廚房為什麼用“下”,千萬別不懂裝懂

俗語文化有很多種,也流傳下來很多口頭禪。但是一些口頭禪我們經常使用,卻不知道它的真實含義。比如我們經常說的買東西,在我們年幼的時候,便一直使用這個俗語,但對於這個俗語,我們並沒有真正理解過。

除此之外,還有我們每天都會說到的“上廁所,下廚房。”為什麼廁所和廚房上下有別呢?而不是“下廁所”和“上廚房”呢?

然而,關於俗語的一切,還要從中國古代歷史文化說起。只有詳細瞭解中國古代歷史文化,才能品味出中國俗語的含義。

正如我們每天都會說到的“上廁所和下廚房”,並不是隨口一說,而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為人處世的生活智慧。至於它的說法來源,還要從方位、五行等多個方面來考慮。

一、方位因素

古人蓋房子非常的講究,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坐北朝南。這一點我們不難發現,尤其是古代影視作品中,經常會聽到“坐北朝南”這個詞。也就是說,古人家的大門一般是朝南的,因為這樣開門就能看到太陽。

上廁所為什麼用“上”,下廚房為什麼用“下”,千萬別不懂裝懂

通常情況下,廁所建立在北邊偏東的位置,而廚房建立在南邊偏東的位置,根據上北下南的說法,也就形成了上廁所和下廚房。

以前在農村居住過的人都知道,堂房是一家的主房,主房的兩側都留有夾道,據說這樣符合風水,吉利。這兩側的夾道一般都留成了男女廁所。而家裡的廚房不是東屋就是西屋,甚至是南屋,這些房子大體上都在堂屋的南邊。廁所與堂房在一線,也算是在家裡庭院的北邊。

在古代的時候,由於廁所處在偏東的位置,所以古人也稱上廁所為登東。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因為古代的廁所建得都比較高,甚至建有階梯,所以古人去廁所的時候需要登梯。然而,古人的廚房都是建在低一點的地方,去廚房的時候,也就形成一種由上到下的感覺。

這樣一來,不就是我們掛在嘴邊的“上廁所”和“下廚房”嗎?

二、五行因素

通常四合院裡,正房為老人居住,東房為長子居住,西房為次子居住或者女兒居住,南房是僕人居住,所以廁所靠近家中長者,使用方便,而廚房靠近僕人方便製作。

上廁所為什麼用“上”,下廚房為什麼用“下”,千萬別不懂裝懂

與此同時,因為古代的土木結構住宅,熱別怕火,所以廚房需要距離正房遠一些,安全。僕人需要值守火房,門房,有鬧事者可以從廚房取刀具自衛。四合院中廁所在上,廚房在下。

然而,四合院一般稱正房為上房,南方為下房,正房有臺階,是院落中最高的房屋,其次是東房,然後是西房,最後是南房。

古人十分注重五行,金木水火土分別代表很多事物,而在家宅的方位來說,廁所屬於水,廚房屬於火,而上廁所就是代表是在水的上方,也就是說,上廁所的時候就像是水上行舟。

同理,下廚房就是在火的下面,而一旦著火的話,火是向上走的,而在火的下面就可以避火,也就不至於被燒傷了。

簡單的“上廁所、下廚房”,其實也暗含古人趨吉避凶的觀點。古人之所以這樣說,完全是為了趨利避害。

上廁所為什麼用“上”,下廚房為什麼用“下”,千萬別不懂裝懂

三、尊卑地位因素

在中國人的觀點裡,上是代表尊貴的,而下代表卑微的。尤其是中國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中,男人是尊的,女人是卑的。例如,作為執掌天下大權的皇帝,無疑就是最為尊貴的那個,所以稱之為皇上,而皇太子、皇后是比較低姿態的,而被稱為殿下。

由於古時候的廚房裡,大多數都是由女人來做飯的,就算是是有錢人家也會找一些下人來做。可以說,古代女子去廚房是當時的形勢,所以久而久之,也就用下廚房來表示。這個下的意思也是指古代女人的地位相對低下。

南宋學者朱熹在《蒙童須知》當中記載:“上則去外衣,下則必盥手。”由此可見,古人上廁所是需要解開外衣的,可以想象到他的不方便。這樣一來,有人服侍上廁所就顯得格外尊貴。

四、傳統思想文化因素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廚房被當作是食祿的象徵,這個象徵是能代表一個家庭的經濟能力的,所以,擁有一個寬敞得體的廚房,也被看作是有財富的體現。

在古人單一而乏味的生活中,吃好喝好顯得格外重要。追根溯源,人生活的本質還是要圍繞柴米油鹽,如果在這方面都不下功夫,其他生活更不是不堪一擊。

上廁所為什麼用“上”,下廚房為什麼用“下”,千萬別不懂裝懂

與此同時,也像世人展現出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精神品質,也就是我們如今常說的“低調”。眾所周知,中國人大多都是比較含蓄的,平時的處事過程中也特別強調一個“隱”字,可以說,低調永遠是中國人心裡永恆的準則。

古人為了不讓外人直接窺見到自己家的實力,通常情況下,廚房都被安排到了院子最隱蔽的地方,也就是離自己家的大門有最遠的距離。這樣一來,古人的廚房一般都被安排到了正堂的後方。

五、習慣因素

除了方位、五行等原因,還有重要的習慣因素。或許在古代時期,“上廁所,下廚房”是有理論依據的。但是到了今天,“上廁所和下廚房”更像是一種習慣。如今的我們已經習慣這麼說,想必古人在傳承這個說法的同時也包含一定的習慣因素。

換而言之,習慣因素也是讓“上廁所,下廚房”說法更好傳承下來的主要原因。眾所周知,習慣才是人們最可怕的“敵人”。習慣一旦養成,也就意味著在人的心底紮根。

結語:

這樣看來,“上廁所和下廚房”的說法就變得理所應當。其實,這種說法也是古人生活智慧的一種體現。雖然那個時代的科學技術遠遠不如今天,但當時古人的智慧卻絲毫不比現代人差。尤其是生活智慧這一方面,古人甚至遠勝於現代人。

上廁所為什麼用“上”,下廚房為什麼用“下”,千萬別不懂裝懂

如今的我們,對於古人所說的一些俗語只知道它的字面意思,而不理解它所蘊藏的深層含義。要知道,中國所流傳下來的俗語都是古人常年生活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可以說,它們無時無刻不體現著古人的生活智慧。

除了“上廁所”和“下廚房”這些俗語,我國還流傳下來許多的俗語。它們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以獨特的方式傳承給後世之人。正如“上廁所和下廚房”所蘊藏的深意,如果不是詳細瞭解,我們又怎麼能夠清楚的知道它所表達的深意。

正所謂:“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所以說,對於中國文化的繼承和傳承,我們要時刻保持一種學習的態度。只有真正的瞭解中國文化,才能進而明白古人所傳承給世人的生活智慧。如若不然,我們連古人流傳下來“上廁所下廚房”的深意都不明白。

作為中華兒女,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出現。倘若真的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又有何顏面聲稱“泱泱大國”“傳統文化”呢?

TAG: 廁所古人下廚房廚房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