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楓橋夜泊》唐代無人敢學,宋朝三流才子模仿一首,流傳千年

自唐高祖李淵創世開國以來,歷經二十一代帝王(享國289年),成為中國歷史上統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在唐朝鼎盛時期不僅物質富庶繁華,而且文化也是極其繁榮,舉世聞名的詩歌更是在這一時期發展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後據全唐詩不完全統計,在整個唐朝時期總共產生了兩千多位有名望的詩人,近五萬多首詩歌佳作更是讓其冠絕古今,一直被世人傳頌。

現如今人們張口可頌李白,閉口能背杜甫,這也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但是在燦若群星的唐朝詩人中,除了產詩較高的李杜之外,有的詩人僅僅靠一首詩歌也能青史名留,為後世所知。而在這其中,唐朝詩人張繼就是這樣一位詩人,張繼的詩歌雖然流傳下來的有四十多首,但是,真正為後人所熟知的,卻只有一首《楓橋夜泊》。可以說張繼僅靠這一首佳作,就讓他躋身於唐朝優秀詩人之列,而且中國曆代的唐詩選本都選入此詩!

張繼《楓橋夜泊》唐代無人敢學,宋朝三流才子模仿一首,流傳千年

作為唐朝著名詩人,張繼和詩聖杜甫生活在同一時期,與才華橫溢皇甫冉交情很好,情逾昆弟,與自稱“五言長城”劉長卿更是摯友。可就是這位與大唐詩壇名人有過多交集張繼,在新、舊《唐書》中並沒能留下傳記,而對於他的瞭解,我們也只能從正史的隻言片語和時人的文札中去認知。根據《唐才子傳》記載,說他“博覽有識,好談論,知治體”,是一位重視氣節,有抱負有理想的人,不僅有詩名,品格也極受人敬重。

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28歲的張繼進京趕考榮登進士。按照現在我們理解,能考中進士就算人中翹楚了,出仕做官肯定沒有問題。可偏偏在唐中期考中進士只是做官的前提,中了進士,並不意味著就有官做。由於當時官場腐敗不堪,高中進士也要透過結交權貴才能被授予官職,可張繼卻是“終年帝城裡,不識五侯門”,最終在銓選考核時落第,只好歸鄉隱居。

張繼《楓橋夜泊》唐代無人敢學,宋朝三流才子模仿一首,流傳千年

可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兩年之後(即755年),科場失意的張繼又遇到了促使唐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這場戰爭讓唐廷猝不及防,叛軍很快攻佔了洛陽,又直逼長安,兩京不保,就連唐玄宗李隆基都協同楊貴妃倉皇逃離了京城,遠赴蜀地避難。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張繼為了躲避戰亂,也只好舉家搬遷前往當時相對安定的江南地區(今江蘇、浙江一帶)避亂。而正是這次偶然的江南流寓之旅,讓他才有了與蘇州城外楓橋一次美麗的邂逅。

安史之亂持續了八年之久,詩人張繼也一直過著漂泊流離的生活,期間他曾遊歷了吳越名山大川。而不知道在哪一年,他來到蘇州城遊玩,在某個悲涼的秋夜,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但當他聽著不遠處寒山寺傳來的鐘聲,孤寂而遼遠,頓時讓張繼想起了自己失意的青春,以及國家凋敝的景象,隨後愁緒鬱結他吟出了那首聞名千古的佳作《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楓橋夜泊》唐代無人敢學,宋朝三流才子模仿一首,流傳千年

可以說《楓橋夜泊》一經問世,就成為唐朝廣為傳誦的佳作,隨後不僅中國曆代各種唐詩選本選入此詩,連亞洲一些國家的小學教科書也收錄此詩。比如此詩在日本就是家喻戶曉,還被選入日本小學課本,清代文學家俞樾在《新修寒山寺記》中寫道:“凡日本文墨之士鹹適廬來見,見則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國三尺之童,無不能誦是詩。”1929年,日本人更是在本國青梅山籌建了一座寺廟,名曰寒山寺,寺廟的佈局和風格都按照蘇州寒山寺一般,寺旁立下石碑一座,上刻《楓橋夜泊》全詩!

或許是因為這首詩寫得太好了,在模仿借鑑成風的唐代詩壇,竟無人敢學了,所謂“不敢題詩在上頭”大概就是這個意思。隨後文人墨客不敢寫詩,就改成了畫畫,於是歷史上就有了許多版本的《楓橋夜泊圖》。一直持續到當下,《楓橋夜泊》由文學、繪畫擴充套件到音樂,著名歌手毛寧演唱的《濤聲依舊》則是《楓橋夜泊》的當代演繹,自從問世就風靡海內外,成為中國內地流行歌曲中的經典作品。

張繼《楓橋夜泊》唐代無人敢學,宋朝三流才子模仿一首,流傳千年

在大唐璨若繁星的詩人中,張繼並不算突出的,但只此《楓橋夜泊》一首,就足夠了。從此, 詩人張繼就和寒山寺,和楓橋,和蘇州,再也分不開了。可就是連大詩人們都不敢再寫的楓橋,到了宋朝卻有一位不入流的才子隨手寫了一首,雖比不上原作,卻也是流傳千年的經典。而這首佳作就是宋朝人孫覿所寫的《過楓橋寺》:

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

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鍾。

孫覿 是北宋時期的文人, 年少時倒是被大文豪蘇軾所賞識,可長大後卻名氣不大,充其量只能算是當時三流詩人,而這首《過楓橋寺》就是其代表作。此詩是作於羈管象州三年歸來之初,詩人一生多次來過楓橋,這次是年邁時再來,主要表達了物是人老的感觸。

張繼《楓橋夜泊》唐代無人敢學,宋朝三流才子模仿一首,流傳千年

縱觀全詩,詩人下筆就不凡,“白首重來一夢中”如霹空而來,故地重遊,詩人此時仍猶在夢中。青山依舊不改,楓橋還立在河上,寒山寺的鐘聲也一如往昔,變的只是從少年到老年的詩人而已。隨後三、四兩句用的則是唐代詩人張繼原詩中的景緻意象。當時詩人眼前未必就是烏啼月落之景,但因為有前輩的詩在,橋邊和寒山寺早就被賦予了固化的景象。與張繼站在船上的愁苦一樣,半夜獨枕的詩人也是愁緒萬千。

而全詩最妙的是“倚枕猶聞半夜鍾”,一個“猶”字說明此詩他事實上是聽不到鐘聲的,可那沉悶的鐘聲早就因張繼的《楓橋夜泊》傳唱刻在了詩人心中。與張繼的“夜半鐘聲到客船”的實景描寫相比,這明明聽不見卻不斷在心中響起的鐘聲,可謂十分有新意了。張繼是由景而愁,孫覿則是眼前無景一樣愁,愁意更濃。

最後我們要說,張繼的《楓橋夜泊》是詩傳景,景顯詩,詩與景互為映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因此它也成為中國詩歌史和中國風景史上為人樂道的最負盛名的佳話。而這首被宋朝三流才子模仿的《過楓橋寺》,全詩無一生僻字,明如白話,卻勝在意境,如今讀來仍耳目一新。雖然比起原作來遜色不少,但卻一樣驚豔世人,流傳了千年。

TAG: 楓橋張繼詩人夜泊寒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