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陳麗瓊 董小陳

重慶考古

2022-05-17 18:42

發表於重慶

宋元時期,川渝地區黑釉瓷窯多分佈在長江上游支流嘉陵江、岷江、涪江沿線的濱江城市,其中在四川的有嘉陵江上游的廣元窯、嘉陵江下游的達州窯、岷江上游的金鳳窯、浦江縣的東北窯、岷江下游的眉山青神壇罐、樂山西壩窯等;在重慶的有長江干流的重慶塗山窯、巴南區清溪窯、巴南區姜家窯、九龍坡沙嵐埡窯、嘉陵江右岸的合州窯、榮昌的昌州窯、銅梁的黃門窯等。這些宋元時期的黑釉瓷窯在建窯的引領下,在與南北交流互融的過程中,各有不同的創新紋飾與造型,蘊含著突出的藝術成就,對當時人們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需求有著較大的貢獻。這些窯的造型及紋飾雖各有不同的藝術特色,但也呈現出文化的統一性,現選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四川樂山西壩窯(以下簡稱西壩窯)、重慶塗山窯(以下簡稱塗山窯)的藝術特點分述於下:

西壩窯,位於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區岷江支流沫溪河右岸的西溶鎮,西溶鎮又名“西壩”,故窯址名稱“西壩窯”。200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此窯進行了搶救性田野考古發掘,共發掘窯爐6座、灰坑4個。出土器物主要為飲食餐具、陳設照明用具、文房用具。可辨器形有碗、盤、杯、碟、盞、壺、罐、奩、研磨器、瓶、香爐、燈、燈盞、硯滴等。釉色有黑釉、白釉,以黑釉為主:黑釉呈色,有漆黑、醬褐、深褐、淺褐、灰褐、醬紅、赭黃、醬綠等色。其中以黑、醬褐、深褐、淺褐為主,有的還有藍色、藍白色、乳白色、醬褐色兔毫紋、油滴、鷓鴣斑等多彩絢麗的窯變紋。燒造時期大致興起於北宋,延續至明代,衰落於清代。透過對出土器物和傳世品的比較與觀賞,西壩窯黑釉瓷在宋元時期,無論是日常生活用器,還是陳設器、文房用器,皆造型優美,線條流暢,比例適度,修胎規正。有的還別出心裁的創新,如南宋的褐釉膽瓶,原為光素無飾,現為三級腹,中腹加飾拱形耳系,使器物更加端麗穩重(圖1);宋末元初的小碗,不僅口沿為六瓣葵花口,其腹壁更是雕琢成出筋瓜稜形(圖2)。還有常見的坦底盤,其口沿呈現為十八瓣的菊花口,做工精細,端莊神逸(圖3);此外,南宋至元的梨形執壺為長直頸,圓鼓腹,圈足,曲長流雙溝把手,壺蓋為塔形寶珠頂,造型典雅,是難得的上乘品(圖4)。其最創新之處是在玉壺春瓶的基礎上脫胎而出的花口長頸高足瓶,全形為卷沿,花口,長頸圓鼓腹,腹上有呈六瓣瓜稜或鼓凸的出筋條紋,下足為二級高喇叭圈足(圖5-6)。以上這些融古創新的造型設計,無不凝聚著瓷藝師們卓爾不凡的智慧!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1 南宋 西壩窯褐釉雙系膽瓶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2 黑釉八稜口茶盞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3 黑釉葵口出筋洗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4 窯變釉長頸壺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5 黑釉出筋花口瓶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6 窯變釉鼓腹直頸瓶

西壩窯宋元時期的黑釉瓷紋飾中最絢麗者是黑釉窯變花釉,真所謂“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如在黑釉上點染黃褐色斑塊,呈現吉州窯似的玳瑁紋(圖7-12),特別是藍白色窯變兔毫紋,色彩相同而紋飾又無一雷同,有的燦如雲霞,有的似高山瀑布,有的像懸巖掛冰,有的如夜幕中飛飄的白雲,又或黑夜中的閃電(圖13-18)。又有在玳瑁紋上加飾藍白兔毫狀紋(圖19-22),以及在醬紅釉上揮灑米黃色斑塊,形成紅白藍黑色彩熔融,其紋似雲朵非雲朵,或似圓珠滾滾流動、不可名狀,色彩紛呈(圖23-26)。清代藍浦撰寫的《景德鎮陶錄》載:“窯變之器有二,一為天工,一為人巧,其為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則工故以釉作幻色物態,直名之曰窯變。”西壩窯之窯變,應是“一為人巧”,是瓷藝大師們長期積累而創新的傑作。它打破了吉州窯獨有玳瑁斑釉的說法,其成就與吉州窯對應,且並不遜於吉州窯,尤以西壩窯的藍白色兔毫紋、黑藍黃褐釉窯變花釉,色彩斑斕,紋飾美倫美奐,超越南北黑釉瓷窯變紋飾。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7 醬釉黃斑雙耳葫蘆瓶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8 玳瑁釉茶盅(杯)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9 黑釉玳瑁斑紋窯變碗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10 醬釉玳瑁斑茶盞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11 醬黑釉玳瑁斑窯變直腹缽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12 玳瑁釉直頸瓶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13 窯變釉雙耳瓶(殘)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14 窯變釉花口瓶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15 窯變釉鼓腹直頸瓶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16 鷓鴣斑釉茶盞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17 窯變釉藍色兔毫杯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18 藍色窯變直腹缽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19 窯變釉高足花口瓶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20 窯變釉尊瓶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21 玳瑁釉茶盞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22 玳瑁窯變釉雙耳罐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23 醬紅釉米黃斑茶盞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24 鷓鴣斑釉直頸瓶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25 茶盞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26 窯變釉寶頂執壺

塗山窯大體位於重慶南岸區黃桷埡塗山湖至雞冠石一帶,東西長13公里左右,遺存堆積13處。上個世紀30年代美國學者、中國華西大學博物館首任館長葛維漢先生曾調查並撰文《重慶建窯遺址》。1980年,中國古陶瓷學者、中國古陶瓷首任會長、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馮先銘先生調查時認定其為宋元時的黑釉瓷窯址。

1982-1988年及2003-2005年,重慶市文物考古部門配合基本建設,對塗山窯進行搶救性田野考古發掘,共出土石結構馬蹄形饅頭窯28座,均以煤為燃料,出土瓷器以黑釉瓷為主,僅有少許的青白瓷(圖27)和內青外黑褐釉 (圖28)。黑釉瓷有漆黑、紺黑、黑褐、醬色、柿色、銀灰黑色等。器形以碗、盤、盞、罐為主,其次是杯、盞託、燈、碟、壺、瓶、香爐、小瓷動物等。其紋飾有刻劃、堆貼印花、畫花,釉中裝飾以虹彩、曜變紋最美。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27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28

從出土瓷器與傳世品來看,其造型在傳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如雙系罐原多大口,無肩,深鼓腹,至南宋晚期到元代則創新為小口,豐肩,圓鼓腹及直壁圓腹,耳系由扁形耳創新為捲雲耳(圖29-30)。又如圈足杯,至元代圈足創新為高喇叭圈足或為雞心底以及玉壺春瓶,宋流行的侈口,束頸,膽形腹圈足體,到南宋末至元代,則創新為侈口,直頸,帶座的高圈足,使器物更加端穩。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29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30

裝飾藝術約有三種:一是坯胎裝飾,二是繪畫裝飾,三是釉中裝飾。

(一)坯胎裝飾

在坯體上刻畫、堆貼紋飾。如在器體上刻畫菊花、方格紋,然後再填黃色或褐色(圖31-32)。堆貼紋簡潔清晰,在器體上貼附乳釘聯珠紋、文字,或於口沿刻削五出或六出葵花口。最美的是在碗、盤上的印花裝飾,印花紋多為三組對稱的折枝綻放牡丹或蓮花紋,花紋組合多為盛開的三重或四重花瓣,有的在初開與綻放花朵中配飾三組對稱、含苞欲放的花蕾,其枝葉數量有四枝或五枝,中心部位印菊花、寶相花等,全圖飽滿豐盈,和諧生動,具有較強的藝術魅力。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31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32

(二)繪畫裝飾

僅在乳白釉碗上繪褐黃色的兩枝花草紋對稱於碗的內壁。雖花紋簡略,但用筆閒熟,逸筆草草,在似與不似之間,耐人尋味。再者是在黑釉或黑褐釉及玳瑁釉的碗、盤之口沿加飾一白色邊,這種裝飾在中原稱之為“白覆輪”裝飾,工藝過程雖簡單,但藝術效果別添奇趣。

(三)釉中裝飾

是塗山窯中最具地域特色的窯變紋,在建窯黑釉的引領下,一般黑釉瓷窯中具有的兔毫紋、油滴紋、鷓鴣斑紋、玳瑁紋(圖33-34)這些紋飾,在我國南北各地黑釉瓷窯中都有類似紋樣出土。其地方特色的紋飾,突出的有鱔皮紋、孔雀尾羽紋、禮花、火焰紋、星點紋、五至八瓣花朵紋、輻射狀花朵紋。這類輻射狀花朵紋,在花瓣中閃爍呈現褐黑或黑紅,以及在黑褐釉中呈現花瓣狀的淡紅、淡藍色熔融,給人一種美的感受。此外,還有在黑釉杯的內壁呈現淡紅色,內口沿為藍灰色似鑲邊非鑲邊的、似菊花紋非菊花紋的窯變花釉。外壁亦在黑釉上呈深紅色為主,藍灰色鑲邊不定形的窯變花釉,其色彩亮麗、雍容雅典,難以用語言文字表達(圖35-36),這類優美的窯變花釉,主要裝飾於精細的茶盞。其器物均光潔亮麗無斑疵,據小灣窯燃燒之煤進行化驗分析,此煤屬於低分炭(20。6AgI)、低硫(SQg0。86),屬高溫卡的無煙煤。根據歷來燒瓷經驗,許多器件上形成的斑疵,多因燃料中的硫所致。小灣窯產品斑疵少,這與採用低炭低硫煤有極大的關係。由此可見,宋元時期重慶塗山窯中小灣窯的瓷藝大師們已經掌握了根據燃料的選擇從而提高產量的規律。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33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34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35

宋元時期樂山西壩窯與重慶塗山窯黑釉瓷之裝飾藝術

圖36

塗山窯最豔麗的釉中紋飾,還有“虹彩紋”“曜變紋”。所謂虹彩紋,是指在黑釉、灰黑釉、醬釉中呈現如雷雨後,天空中的虹霞似的、五光十色的彩斑,其紋飾並不規範,有的似條形暈圈,有的霞光閃閃,有的呈大小、長短不等的紅、黃、綠、藍、紫色相互滲融,暈光閃爍,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在塗山窯小灣遺址中不僅盞有虹彩,其碗、盤也多有。

所謂曜變紋,根據曜字的含意,“曜”即圖耀,其意是指在光照之下呈現的異彩,謂之“曜變”。關於“曜變”這一名稱,源於日本,早在14至16世紀的《禪林小歌》《能阿彌相傳集》和《君臺觀左右帳記》等文獻中都有明確記載。又日本小山富士夫撰《天目》文說:“曜變,是在掛有濃厚黑釉的建盞裡面,浮現出大小不同的結晶,而其周圍帶有日暈狀的光彩者,所以‘曜變’一作‘耀變’是因為它含有光輝照耀之意。”以及山奇一雄在《特種天目茶盞,曜變和油滴的科學研究》中,指出日本四件國寶級的曜變天目茶盞中的“大佛次郎先生碗”,“碗內斑點的顏色隨入射光方向而變,如果垂直地看這些斑點,它們呈藍色,傾斜看金光閃閃。”塗山窯小灣遺址出土的曜變紋有在黑釉盞、碟內壁呈現紅、綠、藍、黃色交融,長短大小不同,色彩紛呈的暈圈;有在碗的內底中心,在淡藍色的釉面上,呈現金黃深藍蔥綠白色暈圈,色彩令人眩目。另外在褐釉盞上飾六瓣黑色花朵,或褐釉窯變紋盞中閃現數不清的紅黃藍紫交融的小暈圈,這類曜變盞在傳世品中亦有,觀察方向改變,色彩改變,正視看暈圈呈藍色與金光閃閃,右視呈藍色,左視則褐色金光閃閃。從這類曜變盞的特點看,它與日本山崎一雄學者所論的“大佛次郎先生碗”的特點較為相同。在過去日本學者均稱曜變茶盞獨為建窯所產,現在來看,應是不僅建窯能燒造,重慶塗山窯也能燒造。

重慶塗山窯小灣虹彩與曜變紋公佈於1998年《四川考古報告集》後,曾引起了廣大日本學者的關注與重視,當代仿“曜變天目”較成功的陶藝師長江唿吉讀完後,曾於2001年專程來重慶參觀調查塗山窯小灣遺址出土的虹彩、曜變紋器,並進行了學術交流。他的父親長江悠悸曾於1985年來中國北京參加中國古陶瓷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我們初識於會中,並親眼觀賞了仿製的“曜變天目”碗,造型與紋飾雖有不足,但總的來說是很成功的。然時隔16年,子承父業所仿之器,並未超其父,可見“曜變”紋燒造之難度,同時亦可見當時塗山窯小灣窯址制瓷大師們技巧之高超。

綜上所述,西壩窯與塗山窯的窯變花釉及曜變紋,各具特色,但均是在建窯引領下,在南北陶瓷文化交融互鑑中,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發展與創新。

文稿:陳麗瓊 董小陳

責編:董永嘉

編務:劉 微

稽核:林必忠

作者簡介:陳麗瓊,南通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重慶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古陶瓷協會常務理事。董小陳,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文博研究員。

轉載自:重慶考古

TAG: 窯變塗山西壩紋飾玳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