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多情,恭祝友人如青山一般永葆青春,陶成繪《清溪草亭》

明代畫壇前有浙派,中有吳門畫派,後期有松江畫派,作為明代的畫家,很難逃脫這三個繪畫流派的影響。對於傳統畫家來講,師門傳承十分重要,繪畫按照題材分為十三科,即便是窮其一生很難有全面學習的機會。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繪畫創作的發展,由此帶來最大的弊端就是什麼時髦,畫家們就扎堆畫什麼,誰的作品吃香,畫家們就扎堆去學習。當然了,什麼時代都有特立獨行者的存在,在成化年間就出現了一位號稱畫遍十三科的畫家,他叫陶成。現代人恐怕已經很少聽到這個名字了,但在明代中期,這位陶成用繪畫技法震懾了很多名家,被人反覆提及。

山水多情,恭祝友人如青山一般永葆青春,陶成繪《清溪草亭》

陶成 清溪草亭

陶成是揚州寶應人,曾經參加科舉考試中過舉人,詩文書畫都很精通。這幅《清溪草亭》是陶成畫的一幅祝壽圖,按照陶成自己的說法,這幅作品致敬元代名家黃公望。從作品面貌上看,的確很像黃公望的作品,尤其是幾棵古樹畫的趣味十足。山水畫中常常加入各種古樹,表現出蒼潤、沉穩的感覺,標榜取法自然的意趣。畫中古樹既有溼筆點染、也有勾點簇葉,看上去特別舒服。其實拋開技法,單純從感受上看,具有視覺美感的畫面大多符合形神兼備的審美標準。

山水多情,恭祝友人如青山一般永葆青春,陶成繪《清溪草亭》

陶成 清溪草亭 區域性

陶成在創作中不僅學了黃公望,為了增加畫面的雅逸氛圍,他在畫面左下方畫了一個草亭,草亭前方還補繪了一個人物。之所以說補繪,是因為這個畫中人和畫面的氛圍根本不搭。同樣很奇怪的地方也在畫面近景處,畫面右下方畫了一座拱橋,橋面用筆顯得十分猶豫,起筆很緊,運筆顫抖,收筆太快。唯一可以解釋的原因就是,這兩處有可能是後人新增,或者陶成畫好之後,受不了主人的煩擾,只能改變創作初衷,強行賦予作品故事性情節。這也說明即便是才子名家在創作過程中也處處掣肘於創作以外的原因。

山水多情,恭祝友人如青山一般永葆青春,陶成繪《清溪草亭》

陶成 清溪草亭 區域性

陶成在創作中很注意墨色的變化,為了畫出江南風光特有的潤澤感覺,強調了溼筆的運用,無論遠山還是近處坡石勾畫點皴之後都用淡墨罩染幾次,再配合點苔,形成蔥鬱的美感。看這樣的作品,就像清風從身邊掠過,帶走所有的煩惱。在構圖上,陶成強化了兩岸一水的處理辦法,讓空間過渡沒有那麼明顯,高聳直立的古樹將近景與中景的間隔拉遠,讓中景儘可能與遠景融合,這樣處理強調了畫面空間的幽深感,看上去有一種天高地闊,山水迢迢的美感。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美化作品的細節,讓這幅作品看上去充滿了雅緻。

山水多情,恭祝友人如青山一般永葆青春,陶成繪《清溪草亭》

陶成 清溪草亭 區域性

陶成的大名經常出現在明清兩代畫家的筆記中,對他的描述很一致,強調他是一個持才傲物之人。對於畫家來講,有性格是件好事情,可以讓作品顯得不落俗套。陶成學習元代黃公望的筆墨技法,畫出了閒適灑脫的情懷,這一點就和他的性格有很大關係。

拓展閱讀

紫砂壺大師擅畫山水,陳曼生繪《溪山積翠》

自在灑脫畫果蔬花卉,石濤繪《雜畫冊頁》

鹽商家庭走出的大畫家,清代方士庶繪《鶴林春社》

構圖疏簡也能畫出貴氣,王翬繪《高山淡遠》

TAG: 陶成草亭畫家畫面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