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散木談篆刻入門,學篆刻必先要識篆,否則便莫知所從矣

對於大多數的篆刻初學者而言,在你學習篆刻的過程中,你一定聽過類似於這樣的一段話:臨摹漢印以及勤學篆書是篆刻入門必須要經歷的過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鄧散木先生談“

學篆刻必先要識篆

”。

鄧散木談篆刻入門,學篆刻必先要識篆,否則便莫知所從矣

鄧散木先生在其著作《

篆刻學

》中談篆刻文字的由來時開篇即說:“印章文字,斷自古璽,由周秦以迄魏晉,其中有古籀之遺,有晚周文字,有先秦六國文字,有漢篆隸古文字。不通古籀,即無以識三代之彝器;不辨二篆,即無以鑑古璽之時代,故摹印家必須以識篆為先務。而欲求識篆,又必須先明文字之由來,及其構造演變之跡,否則便如盲夫無埴,莫知所從矣。”

由此可見,要深入瞭解和挖掘中華篆刻的藝術美,首先必須瞭解中國文字發展演變的歷程和構成因素。回朔文字發展的過程,固有其漸,始於結繩記事,後至八卦演算,再到書契。人類之所以創造文字,不外乎兩個原因:一為藝術衝動,二為需要壓迫。八卦生於兩儀,可稱為藝術衝動。兩儀生四象後演八卦,重而為六十四,則可稱為需要之壓迫。藝術的目的本不為實用,但常常在實用中產生。中國的文字不同於西洋文字,源於象形藝術,衍化為六書,既實用,又因其構架而不失藝術價值。現在常有人詬病中國文字形式艱澀而難以流通,但中國的一切藝術,均起源於文字,絀於彼而盈於此,中國文字自身的美學價值及其延伸的藝術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六書皆備的文字演變成篆書主要經歷瞭如下幾個階段: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篆書之祖)、盟書文、簡帛文再到篆書。大篆和小篆統稱篆書,主要流行於漢代之前。大篆是比較寬泛的稱呼,一般指籀文和石鼓文等先秦的文字。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採納丞相李斯的意見,積極推行統一全國文字的政策,將秦國固有的籀文形體簡省刪改,形成了一種新的正式字型,稱為小篆。漢字發展到了小篆階段,從筆畫到結構,前所未有地表現為定型化,對漢字規範起了很大的作用。篆書的特點在於字型結構整齊,無論筆畫多少,都是一筆一筆地拉長來寫,筆畫的疏、密、長、短都要求配合得很好。

鄧散木談篆刻入門,學篆刻必先要識篆,否則便莫知所從矣

據後漢初期許慎的《

說文解字序

》中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秦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傳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省改,謂之小篆”。由此而知,小篆乃是取自史籀大篆,就籀文中簡化,整齊而造成的,在中國文字及書法藝術上,都有極大的影響。許慎編《

說文解字

》十五卷,即以“小篆”為主要文字依據。故知小篆是一切篆體的正軌,學書法者,不可輕之。篆刻文字多用小篆擔當,皆因其曲線圓寫,筆畫統一勻稱,結體謹嚴,遒勁莊重,兼而有之。篆刻不同於書法,其載體、工具有特殊性,因為文字筆法的表現也必須相宜才能表現文字的線條之美。欲完成一方好的篆刻作品,字型、筆法的設計非常重要。作者需瞭解字型的源流、文字的結構規律,才能將文字正確地組合。其次,篆刻印章必須有一定的書法修養。筆法也稱篆法,是一種線條形意藝術,具有篆體文字的形體美和動態美。

清人陳克恕在其《

篆刻針度

》中說:篆故有體,而丰神流動,莊重典雅,俱在筆法。

明清著名篆刻家,大都是書法家,他們講求以書入印,要求刀中見筆,筆中有刀,刀筆相生。但印章上的篆法又不同於紙上的篆法,其要求與難度要比紙上高得多,是線條藝術的精練濃縮,“使之增損則骨肉相稱,潤色則婉態妍美”。如清代鄧石如的“家在四靈山水間”,線條婀娜旖旎、舒展秀麗,很好地表現了對故鄉山水的情思。近代齊白石的“中國長沙湘潭人也”,則線條剛勁豪爽、酣暢淋漓,漾溢著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自豪感。筆法在印面上所表現的線條之美,既要曲直適宜、縱橫得法,又要筆畫精到、結體自如,呈現出一定的情態意趣。

鄧散木談篆刻入門,學篆刻必先要識篆,否則便莫知所從矣

如春秋戰國璽印的線條奇詭多姿,秦漢印線條的穩健遒勁,表現了古人對筆法的純熟處理。明清之際,名家輩出,篆法線條異彩紛呈,浙派的犀利剛勁,徽派的秀逸朴茂,趙之謙的簡靜持穆,黃牧甫的平實超逸,吳昌碩的雄渾灑脫,可謂集線條美之大觀了。

TAG: 文字篆刻小篆線條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