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起源地安慶,桐城歌與黃梅調

(作者:項結權)

桐城歌是起源於安徽省桐城市的一種地方歌調,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介紹:桐城歌是起源於安徽省桐城市的一種地方歌調,是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一種韻文形式。明代桐城時興歌(情歌)流佈於湖北黃梅一帶和江浙吳語地區,以獨特的七言五句體式、婉轉凝練的語言、優美動聽的曲調著稱,在流行地廣泛傳唱乃至刊佈成帙。桐城歌是安徽歌謠盛行時期的主要民歌,其影響遍及湘、鄂、贛數省和浙西地區,對黃梅戲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黃梅戲起源地安慶,桐城歌與黃梅調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介《桐城歌》介紹

早在北宋時,桐城人李公麟就創作了五句體的“桐城歌”,至明朝沈德符在《顧曲雜言》中指出:“嘉、隆間,興‘鬧五更’‘寄生草’‘羅江怨’‘桐城歌’‘哭皇天’之屬,自兩淮以至江南。”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的《山歌》闢專卷 “桐城時興歌”,錄桐城歌 24 首,並謂之:“鄉俚傳誦”。

黃梅戲起源地安慶,桐城歌與黃梅調

《桐城歌》封面

明朝萬曆年間,桐城人阮自華遷居懷寧黃梅山後,創作的民間小調被稱為“田野美歌謠”,自此,安慶民間流傳的民間小調被稱為“黃梅調”。

至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過花甲的張英辭官。次年二月他回到故鄉桐城。在龍眠山居住。在這年的梅雨季節,來到山中看到農民在雨中勞作,雖說大雨滂沱,淋溼了蓑衣,泥水淹沒了小腿,但他們還在唱著“插田歌”。於是,他寫了一首七絕《山中觀農伕力田之苦》:

黃梅節近苦滂沱,正是山中力作多。雨溼短蓑泥沒骭,農人猶聽插田歌。

黃梅戲起源地安慶,桐城歌與黃梅調

張英《山中觀農伕力田之苦》截圖

這首詩通俗易懂,寫出了農民辛勤勞作的心聲,一時間在民間廣為傳頌。同時,這首詩也巧妙地避開了阮大鋮等附庸在民歌、小調上的“卑汙標籤”,這樣使安慶的民歌、小調的別名——黃梅調,有了更貼近民間的詮釋:黃梅時節唱的山歌、小調,被稱為“黃梅調”。

張英與其子張廷玉被民間稱之為“父子宰相”,其影響力自然超過了明末時期的阮氏家族,所以“黃梅調”來源於懷寧黃梅山的真實源流逐步被民間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說法:黃梅時節唱的歌調的被稱為“黃梅調”。後來,“黃梅調”也就成了安慶部分地區民歌、小調的代稱。

桐城歌的詞、曲被桐城文化浸潤,具有較強的文學性和抒情性,而且動作性特徵明顯,極易作表演性演唱。因此,在早期黃梅戲大小演出劇目中,桐城歌的基因元素比比皆是。黃梅戲《打豬草。對花》《鬧花燈。開門調》《送同年》《苦媳婦自嘆》《天仙配。四贊》《孟姜女送寒衣》《新八折》《三字經》《補背褡》《送綾羅》等都借鑑和引用了桐城歌的詞曲及表演手段。有些如《苦媳婦自嘆》《送同年》《慢趕牛》《新八折》等花腔小調幾乎原封不動將桐城歌搬演於舞臺。桐城歌中男女對唱的比興手法在所有黃梅戲傳統劇目中都被加以運用,以至於成為黃梅戲劇目、聲腔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TAG: 桐城黃梅調小調黃梅戲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