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風俗:冬到寒食一百五,燕子來添土,有啥寓意和說法?

今年的農曆三月初五是24節氣之一的清明節,也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清明節風俗:冬到寒食一百五,燕子來添土,有啥寓意和說法?

清明前後是一年之中生機最旺的時候

清明時節,萬物“吐故納新”,芳草花香、桃紅柳綠、春和景明,是一年之中生機最旺、陰氣衰退的時候。

清明節是祭祖掃墓追思先人,懷念離世親人的日子。有一個清明節的風俗:“冬到寒食一百五,燕子來添土”,是什麼意思?“燕子添土”有何寓意?

清明節風俗:冬到寒食一百五,燕子來添土,有啥寓意和說法?

農曆三月初四寒食節

農曆三月初四這天,是民間傳統的寒食節,清明節的前一天。

寒食節,又叫禁火節、冷節、百五節,按照舊時習俗這一天不能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寒食。

據說寒食節這一古代的傳統節日,起源於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與大臣介子推之間“割股啖君”的故事。

隨著時代的變遷,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的節俗活動大同小異、差別不大,於是寒食節慢慢地融入清明節之中。

清明節風俗:冬到寒食一百五,燕子來添土,有啥寓意和說法?

“冬到寒食一百五”是什麼意思?

按照老輩人的說法,“冬到寒食一百五”,指的是從頭年的立冬節氣開始算起,再過去150天、5個月的時間,就迎來了春季的寒食節、清明節。

“冬到寒食一百五”,出自宋代高僧慧勤佛鑑禪師的《偈六首》之五,內容如下:

世尊有密語,冬到寒食一百五。

迦葉不覆蕆,水洩不通已露贜。

靈利衲僧如會得,一重雪上一重霜。

清明節風俗:冬到寒食一百五,燕子來添土,有啥寓意和說法?

“燕子來添土”是什麼意思?

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在寒食節、清明節之前兩天,燕子飛回北方,開始銜土叼泥修補自己的燕子窩。

燕子是吉祥之鳥,古時候的人們認為燕子來家做個窩,預示著家裡鴻運當頭照,喜事多又多。燕子還象徵著春的美好、春的生機、春的喜慶。

清明節風俗:冬到寒食一百五,燕子來添土,有啥寓意和說法?

因此在寒食節這一天或前一天,燕子築巢添土之時,也該為家裡的祖先添土修墳了,這不僅是告慰逝去的親人,還有家中子嗣延綿、兒孫孝順的寓意。

按照老理,為何不在清明節當天填土修墳?

按老輩人的說法,很多地方有“早清明”的講究,就是提前動土、挖土為祖宗“修房子”,因此到了清明這一天,只掃墓祭祖,絕不動土修墳。

清明節風俗:冬到寒食一百五,燕子來添土,有啥寓意和說法?

但是清明節的時候,一定要清理乾淨祖墳上雜草枝葉,特別是要拔除墓土上長出來的樹枝,老輩人認為有樹有根纏先人,後人必有饑荒。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給祖墳添土時,

要先從左右兩邊開始,不能從墳前墓後起土,在前面剷土,會斷子孫前程;在後面剷土,影響家族人丁興旺。

清明節風俗:冬到寒食一百五,燕子來添土,有啥寓意和說法?

按老輩人的說法,不能用鐵鍬敲打墳墓,這樣會打擾到祖宗休息。

因此,只有用正確的方式填土修墳,才能讓家宅興旺,子孫平安無憂。

清明節緬懷先人、掃墓祭祖,將二十四節氣與人文風俗融合為一體,體現了順天應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天、地、人”平衡之道。

青鳥紅花,微風細雨,江河波渺渺,淮濟浪悠悠。

日日日西沉,日日日東上。

淡看流年煙火,細品歲月人生。

清明節風俗:冬到寒食一百五,燕子來添土,有啥寓意和說法?

TAG: 寒食節清明節燕子寒食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