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官故事】東山五場的歷史淵源

【錦官故事】東山五場的歷史淵源

今天成都人所說的東山五場,是指龍潭寺、西河場、洛帶鎮(一名鎮子場)、石板灘、義和鎮(舊名賡家場)等五處客家人聚居的場鎮。這裡的客家人至今仍居住在傳統建築之中,其語言、飲食、衣著等風俗文化也體現出濃厚的客家風味。經歷了幾百年的繁衍生息,如今的五場已然成為成都開放包容的文化氛圍中一道亮麗的風景。本文透過若干鮮活的人物故事,帶我們回顧了客家人萬里遷蜀的悲壯歷史,再現了客家五場的前世今生。

一、客從遠方來

客家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當時蒙古揮軍南下,宋廷節節失利,兵敗崖山。右大臣兼樞密副使陸秀夫揹負年僅七歲的少帝蹈海殉國,軍民死難者以十萬計。趙宋政權就此灰飛煙滅,蒙古人正式入主中原。然而,對此帶有民族征服性質的江山鼎革,漢族人民的內心是拒絕的。不少宋軍潰兵、衣冠士族以及這場浩劫中的部分倖存者,便北上逃入了廣東東北的山區。這些忠義的漢人在此地與世隔絕,頑強地儲存著本民族的語言、風俗、文化傳統。若干年後逐漸形成了一支較為特殊的民系——客家人。

【錦官故事】東山五場的歷史淵源

然而,粵東北山區的生產、生存條件卻非常艱苦。眾所周知,古代一個地區人均耕種面積的多少往往決定了其富裕程度和人們的生活水平。廣東毗鄰南海,地狹人稠。近海的人可以船為家,以海為田;遠離沿海的南宋遺民則只能依靠腳下貧瘠的土地生存。但即便如此,客家人在粵東北定居,仍然會佔用當地極為有限的自然資源,會與當地土著產生激烈衝突,遭到本地人的排擠。與此同時,客家人在文化生活方面也與粵東北格格不入。比如客家的婦女們最皂是纏腳的,但為了更好地從事生產勞動,她們慢慢地取消了纏足。這就有別於當地人保守的傳統。此外,對於操著粵語的廣東人來說,來自江浙、甚至中原的客家人在語言上也非常另類。主客雙方連交流都有很大障礙,更別說生活在一起了。這些矛盾衝造成了客家人與廣東土著間的對立,甚至引發大規模械鬥。

雖然如此,粵東北好歹是一塊棲身之地,總比在四處流亡中消亡要好得多。所以儘管幾百年間客家人與土著的爭鬥從來沒有停止過,但他們仍然頑強地在那裡生息了好幾個世紀。直到歷史的大車輪轉到明朝末年那個戰亂紛飛的時代,才給這些曾經背井離鄉的客家人提供了第二次遠徙的契機。

明清之際,四川地區屢經戰火。先有張獻忠在四川施行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後又有滿清八旗軍攻略巴蜀時的激戰。整個四川人口銳減、生產凋敝,一派淒涼。即使到了康熙初年,巴蜀大地依然千里無人煙。全省首府,曾坐擁十幾萬人口而號稱“揚一益二”的成都,也只剩下不足千戶殘民。剛剛完成統一的清帝國不得不再頒佈一系列政策,鼓勵湖廣百姓徙填四川。而這些政策不久便傳到了粵東北。

當時,艱難生存於粵東北山區的客家人並沒有享受到康乾盛世的惠澤。連年的天災乾旱、農業歉收造成了嚴重的饑荒。許多客家人家瀕臨紙掙扎在死亡線上。再加上地方政府對客家人長期歧視,往往課以重稅,致使他們的生活苦不堪言。許多人被迫出走,另謀生路,以為子孫長遠之計。恰在此時,朝廷的遷徒令傳到粵北,為絕望中的客家人帶來了一線生機:雖說鄉土難離,但這裡本就不是祖先故土;又遭天災人禍,實已山窮水盡。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而出走,另覓世外桃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一番掙扎抉擇過後,一戶又一戶的客家人最終懷著複雜的心情,向著四川,踏上了漫漫西遷之路。

二、西行萬里,輾轉入蜀

在西遷的客家人中,張文端一支對今天成都東山張姓人來說意義尤其深遠。雍正七年,粵東北持續乾旱,田間顆粒無收。嚴重缺糧迫使村民將山上的野菜也一掃而光。山野真正出現了赤地千里的悲慘景象。生活於此的張文端一家同樣正遭受絕收的威脅。在向三伯父張俊川討借的些許口糧告罄之際,張文端的生計也沒了著落。就在他絕望的時候,幾年前外出闖蕩的幾位同鄉恰巧回到村裡。同鄉們的衣著雖然樸素,但身體、精神狀態卻和村裡面有菜色的饑民形成了鮮明對比。他們向村鄰講述了自己離開粵北前往四川的經歷,特別提到了天府之土是如何肥沃,成都平原的環境是如何宜人。這次他們回來,就是準備將親人接到四川生活。這些天方夜譚,讓鄉親們目瞪口呆。但張文端卻悟到了一線生機:粵北顆粒無收,生計已斷,何不向四川另謀出路!於是他與張俊川詳為商議,約定張氏兩房舉家同遷。該年九月,張文端、張俊川典賣了房屋,攜家帶眷西行入蜀。次年正月,他們行到新都。由於盤費不多,無力繼續前行。於是在馬家場合租了一份田地,落戶耕種。這一年,張文端二十七歲。三年後,他與伯父分居,輾轉前往簡州。四十六歲時,他終於在荒野中開墾出了一塊自己的土地,解決了溫飽問題。此後數年間,張家積蓄漸多,家境日益殷實。五十二歲時,張文端更在簡州買下一份田莊,又在金堂又購置一處田產。六十歲以後,他移居到金堂安享晚年。此後,張家子孫繼續在金堂繁衍,其中一支遷到現在東山的石板灘合興鎮附近,發展為了今日石板灘的張姓氏族。

【錦官故事】東山五場的歷史淵源

今日三聖鄉的萬氏宗祠

張文端西遷後不久的乾隆五年,粵東北嘉應州長樂縣又發生了乾旱。雖然朝廷已下令賑災。但救濟物資經過省、道、州、縣各級衙門的層層轉撥、層層盤剝,真正能落到老百姓手中的已所剩無幾,根本無濟於事。因此,不僅貧苦百姓生計維艱,就連家境殷實的地主也因土地無法耕種而開始解僱個戶,節省開支。村民萬安靜就是在這一次災禍中被解僱的佃農。由於失去了生活來源,萬安靜一家就無法在長樂縣繼續生存,不得不另覓出路。當時,向蜀地遷徙已成為粵北客家人謀生求存的大勢所趨。於是萬安靜毅然以一兩銀子的低價出售了茅屋,懷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帶著妻子和三個兒子向蜀地走去。可一兩銀子能走多遠呢?當萬家五口人到達新都鳳凰山時,也就剩幾個銅板而已。一家人不得不靠編織販賣草鞋餬口。有時銷量不好,就數日無米下鍋,生活依舊困苦不堪。又過了兩年,不忍貧窮的萬安靜再次動身,遷往三聖鄉涼風頂。不久,他聽說蕭家溝有自己族人萬康吉一家定居,又舉家前去投靠。萬康吉念及同是萬氏血脈,便慷慨給予了萬安靜一塊土地。安靜全家感恩戴德,耕作愈發勤懇。多年以後,他們在三聖鄉購得一處地產,家道才開始好轉,終於在成都近郊立下了腳跟。今天,三聖鄉萬氏宗祠裡依舊供奉著萬安靜的神位。子孫們都認為如果沒有安靜公當初堅韌不拔的努力,便沒有萬氏今日的成就與地位。

與萬安靜同時,長樂縣的另一家族也開始遷向成都。康熙六十一年,長樂客家人範端雅出生。他生性豁達、仗義疏財卻不善持家。到乾隆初年,當天災嚴重影響粵東北時,本來就不富裕的范家已經一貧如洗。範端雅幾乎找過每一個曾經幫助過的人,希望對方看在昔日情分幫自己度過難關。但或許是人情本就淡薄,或許是天災讓別人也自顧不睱,範端雅的告助一無所獲。形勢所迫,豁達敢為的範端雅自然也就順應了西遷填川的潮流,決計向天府之國挺進。乾隆六年春,他帶著自己的五個兒子,空身入川。這趟旅程異常艱辛。當走到川南敘永庁永寧縣時,由於盤費將盡,為了不拖累父親,長子、次子揮淚而別,自行到別處謀生。範端雅則帶著剩下的三名幼子,在永寧縣佃田耕地自活。乾隆十二年,家境稍有起色,范家又繼續北上遷往成都石板灘。這年冬天,歷經磨難的範端雅一病不起,撒手西歸。後來,他的三個兒子逐次長大成人,開枝散葉,範氏家族也慢慢壯大。乾隆四十四年時,範氏後人“對楊公”在太平橋購得一處田產,數年後又在清水溝置業,家業更加興盛。今天,距範端雅西遷成都已經過去兩百多年了,范家的後人也從石板灘一鎮擴散到周邊二十多公里內的龍潭寺、門坎。

【錦官故事】東山五場的歷史淵源

今天範氏後人聚居的龍潭水鄉

三、今日的東山五場

時光悄然流逝,以張、萬、範氏為代表的粵東北客家人後代在成都平原上生息繁衍已有幾百年,他們聚族而居,逐漸形成了聞名趣的東山客家五場。

【錦官故事】東山五場的歷史淵源

今日的石板灘

從成都市區出發,東行二十公里,便來到東山五場之首龍潭寺。從民國時期開始,每年陰曆四月初八,龍潭寺都人聲鼎沸,遊人絡繹不絕。這是因為初八本是當地傳統的趕場曰,而四月初八又是著名的佛誕節。相傳釋迦摩尼就是這一天覺悟成佛,傳播佛法,普度眾生。老龍潭寺人都熟知以前的龍潭街道是分為上中下三段的。客家人每年這天都要來到龍潭寺下街口的寺廟燒香敬佛,祈求佛主保佑。進入寺院,左側有一水潭,相傳三國蜀漢皇帝劉禪幼年時曾在此潭中游泳沐浴,遂名為龍潭。佛誕節這天,客家人將捕來的黃鱔、鰍魚等在潭中放生,換得來年的好兆頭。寺後的山丘上,至今仍屹立著一株野梨樹,蒼勁挺拔,如同一個百年老人安靜祥和地坐在在那裡,見證著龍潭寺的滄桑鉅變。梨樹周圍還有數十株古樹,相互掩映,更映襯出龍潭的古老清幽,成為客家東山的一處好景。

以龍潭寺為起點,往東南走十多公里便到了西河場。西河場因西江河流經而得名,河源發端於龍泉山,是東山地區排洪洩水的重要河道。四十年前,從成都走向西河場,將近場口就可遠遠地看見它雄踞於高坡之上。場上,一顆巨大的黃角樹掛著高音喇叭,每天清晨六點就開始播音,使古鎮氣勢磅礴又不失祥和靜謐。

過西河場繼續向東,半個小時車程處就是洛帶鎮。相傳蜀漢丞相諸葛亮途徑此地,不慎將玉帶落進鎮上水井,小鎮因此而得名。洛帶鎮內有一處池塘,塘中有一口八角井。傳說井水乃龍王所吐,清爽甘冽。井水通連東海,能在其中捕撈到東海鯉魚,食之者可延年益壽。現在的東山五場中,洛帶鎮儲存的傳統文化元素是最豐富的。近年來,客家文化被公眾熟知、喜愛,洛帶鎮也因之成為一個新興的文化旅遊景點,有“西部第一客家鎮”之稱。在這裡不僅可以領略客家美食,還可以欣賞美景、感受客家文化。

由洛帶向北,便進入了石板灘地界。石板灘位於簡陽、新都、金堂三縣交界,西江河經此而流入沱江,依山扼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最初在河邊的古道上有一個么店子,道路皆用石板鋪成,遂名石板灘。皂在乾隆年間,隨著客家人西來,石板灘就已成為一個較大的場鎮。鎮中至今仍儲存有火神廟、文昌宮等名勝。

在石板灘附近是義和鎮。義和滇原名廖家場,場上有一間餈粑店,有一個叫做廖九妹的十五歲小女孩長期在此勞作。當清末義和團席捲到這裡時,廖九妹也加入其中。由於她乖巧機靈,在當地義和團裡的地位不斷上升,最後竟成為廖家場、石板灘一帶的頭目。廖九妹趁機宣稱自己是觀音菩薩在世,是義和團的“大師姐”,一時聲勢頗大。雖然這一場鬧劇最終還是被地方政府鎮壓了,但受義和團、廖九妹的影響,廖家場也因此而被改名為義和鎮。成為東山又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場鎮。

客家人從粵北輾轉來到四川,安居於成都東山,生息幾百年。每一代人都經歷了太多的苦痛與喜悅。他們不少人半生闖蕩,立下豐厚家業,兒孫滿堂。但他們行走的腳步,卻都是向著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樸素,但有力量。今日這些遠離故鄉幾百年的人們,或許已經忘記了當年自己的祖先的感人事蹟。但透過歲月的瞳孔,從今天的東山五場中,我們似乎還能看到一個個家族背井離鄉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然後又一代代自強不息的奮鬥故事。

成 都 地 方 志

修志問道,直筆著史

【錦官故事】東山五場的歷史淵源

與我們一起

覽成都丨志成都丨品成都

成都方誌原創出品

TAG: 客家人龍潭石板東山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