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民族文化 紅色文化 電影苗山花

圓柱形銀耳環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圓柱形銀耳環是少數民族婦女必備的首飾之一,圖片上展示的這種銀耳環主要流行於施洞、革一等地區。為了戴上這種耳環,女子從出生後一歲就要用針將一根紅絲線穿過耳朵,稍微長大一點,便用細木枝、糯米草填充,逐漸將耳洞撐大。由於耳環很重很大,以至於有的婦女耳垂因不堪負重而被拉豁,但是在她們眼中耳環越重表明家庭越富裕,將耳朵拉長也是一種美的體現。

長命鎖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長命鎖主要流行於黔東南臺江施洞地區,上面常刻有“長命富貴”、“聰明伶俐”等字樣,表達出對孩子健康成長的美好願望。常見的造型有傳統的長方鎖,也有變形後的腰子形,是一種造型別致,構思巧妙的兒童飾品,也被視為辟邪之物。

五兵佩吊飾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這種吊飾主要流行於貴州的黎平、從江、榕江等侗族地區。圖片上銀飾的垂墜部分以兵器為裝飾,這種以兵器為飾的“五兵配”,流行於漢代,是當時的辟邪之物。現在的吊飾中我們常見的兵器有刀、劍、槍、棍、戟等。貴州少數民族銀飾,其紋樣和造型最初受漢文化的影響很大,但在取捨和創新的演變過程中,民族銀飾並沒有把一切舊有的元素捨棄,而是有選擇的保留,從而使民族銀飾在呈現鮮明個性的同時,又展現出中原文化的古典色彩。

雙頭龍手鐲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雙頭龍手鐲主要流行於臺江施洞一帶。手鐲兩端呈龍頭形,關於雙頭龍,其造型來源於一個苗族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苗族地區的人民生了一種奇怪的病,用了各種藥也無法治好。這裡的保護神雙頭龍便向天神祈禱,願意捨身救眾人,天神應允了。於是,雙頭龍飛身跳下深不見底的“歐悶尤”意為蚩尤井。晚上,雙頭龍託夢給眾人,叫他們第二天去挑水洗澡便可將病治癒。次日,眾人來到“歐悶尤”挑水,回家洗後果然全都好了。後人為了紀念雙頭龍,便將它的形象融入銀飾之中。

苗族銀馬圍帕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是施洞婦女裝飾於前額的飾品。此圍帕正中嵌一火輪圓鏡,左右兩側分飾多名騎馬武士,相向而馳,造型生動。銀飾上的圖案描寫的是苗族先祖們馳騁疆場不斷西遷的征戰場面,苗族漫長的遷徙和征戰的歷程在已經定居多年的苗族生活中依然有著不可磨滅的烙印,他們依然銘記著祖先遷徙和征戰的千難萬險,崇拜著祖先的勇敢頑強。此圍帕便是施洞苗族對先祖緬懷紀念的最好體現。

西江式苗族龍鳳大銀角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此銀角流行於黔東南雷山西江地區,體積較大形同水牛角。從前苗族男子用水牛的牛角作裝扮頭飾,是展現自己勇敢威猛的一種標誌,後來婦女也沿襲了這種裝飾習俗。

雲南文山壯族梅花紋銀戒指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品為雲南文山壯族梅花紋銀戒指,四枚;為活口,方便調節指徑。主體正中為鏤空梅花紋,上下邊緣飾幾何紋,左右兩側各一隻展翅的蝴蝶,蝴蝶的身體為魚形,構思極其巧妙。

貴州黃平苗族銀腰帶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品為貴州黃平苗族銀腰帶。腰帶以白布為載體,上飾兩排銀菩薩,下縫動物紋、花卉紋銀片,銀片下墜響鈴、喇叭、動物等吊飾,莊重、大氣、華美。

七十二寨侗族花鳥紋喇叭墜銀耳環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品為七十二寨侗族銀飾耳環,主體為圓形,圓的下半部有雙鳥和一大二小三朵珠花呈對稱排列,圓的下邊緣均勻掛飾13個喇叭墜,圓的中上部和正上方各連一朵珠花,造型美觀、大氣。

貴州雷山望豐苗族龍鳳紋響鈴銀角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品為貴州雷山望豐苗族傳統造型頭部飾品——銀角,主體為牛角形,其中間飾福字,兩側有對稱的龍鳳圖案,並各墜銀鈴一枚,上方為13片銀片分散排列成扇形。

貴州雷山苗族雙龍搶寶紋銀壓領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品為貴州雷山苗族女性盛裝所佩戴的銀飾——壓領,質地為純銀,由主體、銀鏈、吊墜組成。其中主體呈長命鎖狀,其上鏨刻有雙龍搶寶、雙獅戲球等圖案;銀鏈為梅花釦環鏈,兩端各由一隻蝴蝶銀片與主體相連;吊墜由喇叭狀鈴鐺、銅錢造型、圓鈴鐺等組成。

雲南文山州麻栗坡瑤族“福”“祿”“臨”銀鏈串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銀鏈串由兩個小銀圓環及其上掛的7條銀鏈組成。頂端銀鏈用於提掛,其餘的銀鏈均有小配飾,其中3條銀鏈上裝飾有長方形銀牌,最上一塊中間是一個大的“福”字,兩邊為“福如東海”;中間一塊銀牌中間為大的“祿”字,兩邊為“萬福金安”;最下面一塊中間為“臨”字,兩邊為“壽比南山”。並飾有魚形、瓜米墜、小鈴鐺等小吊飾。

雲南文山州麻栗坡瑤族銀盤帽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銀盤帽頂部插有7支鳥紋銀簪,下墜銀瓜米吊墜和銀鈴鐺;頂部有8根顏色不同的珠串,均連線紅色長穗橫穿整個盤帽垂墜於帽後部,並有4根銀鏈互動纏繞固定紅色長穗;整體造型獨特,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雲南文山壯族蝴蝶紋瓜米墜銀雲披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銀雲披整體為雲肩形,由縫釘在寬約10釐米的紅布上的八片花鳥紋銀片及銀片下端的長吊墜構成,其長吊墜由四層魚紋蝴蝶紋瓜米墜組成。該銀雲披造型大氣華麗,精緻奪目。

雲南文山壯族蝶紋鳥紋三層瓜米墜銀帽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銀帽分三層,呈塔狀,最下層有一圈蝴蝶紋銀片,每一層下墜瓜米吊墜,外圍飾以數只展翅翩飛的銀鳥和數朵銀花,以彩色珠子作為花蕊,更添了幾分躍動的活力。

據介紹,當地老人去世後,女兒和兒媳都需穿戴銀飾。傳說,老人去世後,妖魔會來搶食去世的人,為了不讓妖魔搶食去世者,去世者的女兒和兒媳會穿著漂亮的銀飾嫁妝跳舞給妖魔看,以麻痺它們,其他人則可以順利地把去世的人埋葬好。

從江苗族魚紋花卉紋七排套銀項圈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銀項圈由7個項圈組成,大小由外至內遞減,每一個項圈上都簪有魚紋、花卉紋,以兩個銀錐帽為活口;重2000多克,直徑27釐米。充分體現了苗族銀飾以大為美、以多為美、以重為美的審美取向。

丹寨苗族魚紋響鈴銀衣片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銀衣片為對稱的兩片,其上刻有魚紋,下方墜有喇叭響鈴吊墜。魚鱗、魚鰭、魚尾清晰可見,有浮雕效果;魚呈遊動狀,活靈活現。魚因其繁殖能力強,借喻多子多福。

七十二寨侗族雙龍搶寶紋銀壓領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銀壓領飾雙龍搶寶(寶為紅珠子)、顫花、彩色細珠串等,上連梅花鏈,下墜數條吊穗,工藝繁複精湛。

七十二寨侗族雙鳳紋顫花銀頭插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銀頭插上飾有雙鳳、顫花,巧妙地將顫花擬作鳳翼,且點綴彩色細珠串為花蕊,雙鳳中間有一形似昆蟲樣的造型。

丹寨苗族銀馬頭花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馬頭花上飾有朵朵銀花,中部為人騎馬紋、魚紋、龍紋、花紋銀片,下墜喇叭流蘇,造型華麗大氣。

丹寨苗族十八錐體響鈴瓜米墜銀梳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銀梳上飾有十八個銀錐、數條瓜米墜,墜子下端為銀鈴鐺,梳子兩端各有一條銀鏈,方便固定。

貴州黃平苗族螺絲銀手鐲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不同型別及風格的手鐲 反映出苗族不同分支的審美差異,該手鐲流行於貴州黃平地區。

貴州關嶺苗族銀項圈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苗族非常注重對胸頸部位的裝飾,而項圈又分為圈形和鍊形兩種。該項圈一套由七件組成,實心,上面鏨刻有花鳥圖案。由大到小排列成套圈狀,流行於貴州安順地區。

貴州雷山苗族銀花插針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插針採用拉絲工藝,將銀絲盤成花狀,工藝精湛

貴州雷山苗族鳳鳥插針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插針採用拉絲工藝製成,雀尾呈扇形開啟,形若孔雀,造型獨特、精美,流行於貴州黔東南地區。

貴州貴定苗族銀背牌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在貴定雲霧鎮苗寨生活著苗族的一支——-海葩苗。相傳他們來自東海之濱,後沿江西、粵西入黔,先在窯上茶山居住,後又北遷移到雲霧山主峰之下世代定居。海葩的漢語意思是“大海之花”。這支民族從海邊帶來海貝寄託了他們對故鄉的思念,至今,海貝仍保留在他們的服飾之中。這個“背牌”集海貝、刺繡、銀飾、蠟染為一體,造型別致。

貴州雷山苗族壽字紋銀衣飾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衣飾由兩部分串聯而成,上部為圓環掛蝴蝶,下部為一個“壽”字,造型美觀獨特。

貴州黃平苗族女童帽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苗族視銀為避邪之物,生活在黃平地區的苗族有給兒童飾銀的習俗,將銀飾釘在童帽上,主要有銀雀、鈴鐺、顫花等,構思巧妙,造型別致。

貴州黃平苗族銀鳳冠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銀帽為半圓形,全封頂,分內外兩層。內層用銅絲編成適於頭戴的帽圈,通冠由成百上千的銀花組成,簇簇擁擁,十分繁密,帽頂正中飾有銀雀,四周有蝴蝶、螳螂、蜻蜓等簇擁在銀花上,形態逼真。

貴州臺江施洞苗族銀項圈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項圈採用鏤空鏨刻工藝,主要鏨刻有雙龍搶寶、花草等圖案。下墜有蝴蝶響鈴吊墜。

貴州都勻苗族雙龍戲珠銀髮簪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髮簪由頭牌和髮針組成,髮針起到固定頭牌的作用。

貴州施洞苗族乳釘紋手鐲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手鐲亦稱手圈,是苗族銀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同型別及風格的手鐲反映出苗族不同分支的審美差異,採用拉絲工藝將銀絲盤成花狀,造型獨特。該手鐲流行於貴州臺江、黃平等地。

天柱侗族菊花銀髮簪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侗族銀髮簪式樣繁多,題材以花、鳥、蝶為主。就風格而言,有的髮簪纖巧細膩,靈秀生動,有的古拙樸實,渾厚凝重,各具特色。

銅仁土家族草莓狀耳環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施洞苗族泡項圈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苗族很重視對胸頸部位的裝飾,該項圈為胸頸部裝飾的飾品,主要流行於貴州凱里、臺江、黃平等地。

丹寨苗族三斗笠吊穗銀插針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不同地區的銀飾所顯示出的不同風格及特徵,極大程度上同當地服裝繡染紋飾緊密相關。該藏品主要使用於貴州丹寨、麻江等地。

天柱侗族獅子戲球銀配飾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荔波水族帳簾銀鵲配飾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該藏品為一隻銀鵲,用銀片雕琢而成

黃平苗族小米紋銀手鐲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手鐲亦稱手圈,是苗族銀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同型別及風格的手鐲反映出苗族不同分支的審美差異,該手鐲流行於貴州臺江、黃平等地。

凱里苗族拉絲雀花銀手鐲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手鐲亦稱手圈,是苗族銀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同型別及風格的手鐲反映出苗族不同分支的審美差異,該手鐲採用拉絲工藝製成,流行於貴州凱里、臺江等地。

天柱侗族銀鳳冠

民族文創|西南銀飾

鳳冠有的地方稱銀花冠,該鳳冠為天柱侗族地區侗族姑娘參加喜慶活動、民族歌會以及觀看蘆笙表演等場合戴於頭上的裝飾品。

民族文化 紅色文化 電影苗山花

寄語互動

文化 | 旅遊

創意 | 設計

藝術 | 教育

資料文獻|關注可取

TAG: 苗族貴州銀飾手鐲銀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