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後代談家風|弭金冬:奉獻不圖索取

弭金冬,著名畫家弭菊田之女,季羨林之外甥女。1937年生於山東濟南,1963年畢業於山東藝專美術系,受教於關友聲、於希寧、柳子谷、黑伯龍、張彥青等著名國畫家。畢業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及博物館考古美術研究。系山東省女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山東文博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山東畫院高階畫師、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濟南市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我父親弭菊田出身於書香門第、殷實之家,祖父弭宗奭,是清末舉人,做過一年肥城縣教諭,後改為行醫。祖父弭寶實,行醫為生,在父親四歲時,因急病去世。父親的童年時代戰亂不斷,未及成年,家道便空寂冷清。父親的外祖父武福恭是清末舉人,藝術修養極高,琴、棋、書、畫無所不精,是濟南一代名流,對失去父親的外孫特別鍾愛。他教父親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為培養他傾注了不少心血,正是父親有這麼一段特殊的生活經歷,他在青年時代就立下雄心壯志:絕不靠祖宗的遺產生活,要靠自己的努力奮鬥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父親的山水畫,早年在臨摹上下了很大功夫。抗戰期間,他閉門謝客在家臨了馬遠、夏圭、唐寅、沈周等人的作品,一直保持著高昂的民族氣節,也打下了紮實的筆墨功底。父親不僅在山水畫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同時是位修養全面的藝術家。詞、書法、繪畫、治印、刻竹、攝影無一不精。

父親不但才藝高,他的人品與畫品一樣,都是大家公認的。他為人厚道,有一顆善良的同情心,對朋友、學生,總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力提攜和幫助。王天池先生是齊白石先生的入室弟子,新中國成立後一直沒有正式工作,依靠賣書籤、賀年卡片維持生活。他妻子身體不好,孩子又多,生活拮据。父親當時也面臨著很多困難,可他心中時常掛念著王老,每月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省出部分錢來給王老送去,以緩解他的燃眉之急。每逢我們家改善生活,爸爸總是把他請到家中打打牙祭。他又腿腳不便,吃過飯後父親再用腳踏車把他推回家去。後來,他也是因父親舉薦做了濟南畫院的副院長。父親的好多學生都是出身窮苦,父親和他們共同創作,所得稿費都給他們補貼生活。

父親又是一位進步的愛國畫家。因為當時抗戰還沒有勝利,濟南的小學生要接受日本人的教育,父親不讓我和大弟接受奴化教育,不叫我們去上學,我和弟弟直到日本投降後才進入制錦市小學上學。解放戰爭時期,父親還利用他畫家的身份營救我黨的地下工作者。20世紀80年代,曾被他營救的同志退休後專程到濟南感謝父親捨身相救。

我時常靜靜地翻閱著父親的畫冊、文稿、老照片,逐漸明白了他老人家用一舉一動完成著他立體的人生塑造,用他的才華和人格組成了一個大寫的“人”字,這是他留給我的精神遺產。父親雖然已駕鶴西去,但他的人品、他的才藝、他對社會只求奉獻不圖索取的精神,仍在激勵著我,催我奮發,促我進取。

新黃河記者:任曉斐

編輯:王樂濤

TAG: 父親濟南山東生活才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