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石家河玉器:蟬形玉器

龍山文化玉器西線南傳和良渚玉器中線西傳,距今約4600年~4200年前在長江中游地區形成匯合。自1958年開始,在湖北天門羅家柏嶺、譚家嶺、肖家屋脊、鍾祥市六合和湖南澧縣孫家崗等地先後發掘了600餘件玉器。這些玉器鳳形、鷹形、虎形和人首人形居多,造型豐富、紋飾簡潔,器形雖小做工精緻,這就是自良渚玉器後中國琢玉技藝的又一個高峰——石家河文化玉器。

玉蟬在古代深受人們的喜愛。因為蟬能夠蛻變,羽化後又能“飲而不食”,對於古人自然是一種神秘莫解的現象,這也是古人視蟬如神蟲的原因。玉蟬是是石家河玉器中出土最多的動物形玉器,是石家河文化最具代表性玉器之一。

湖北石家河玉器:蟬形玉器

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遺址出土了33件玉蟬。其中,以W6:12玉蟬最為精緻,蟬體近似長方形,片狀,長2。6釐米。蟬頭部口吻突出,目近似橢圓形。頸部較寬,微向上鼓,繪兩個捲雲紋,頸後有三道平行凸線。雙翼收合,翼上有兩道細脈,翼尖向上和向兩側彎翹。

湖北石家河玉器:蟬形玉器

石家河文化羅家柏嶺出土的玉蟬,長2。9釐米、寬1。8釐米、厚0。6釐米。器長形,寬首,凸圓眼,短胸,頸部有陰刻線紋和捲雲紋,尾部圓鈍,寬翅,末端弧形外撇,表面飾脈紋。首部有對稱的穿孔。該玉蟬1955年出土,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湖北石家河玉器:蟬形玉器

石家河文化譚家嶺遺址出土的弧形玉蟬,形體厚實,造型較為寫實,雙眼誇張地外凸,帶甲略凸,雙翼輪廓明顯,尾部兩側與蟬尾形成凸尖。

石家河玉蟬,雕刻精緻,形態逼真,帶有羽翼造型紋飾。這些玉蟬寫實的形象,更是開創了商周時期玉蟬造型的先河。

——本文節選作者原創文章《龍山文化玉器如何三線西傳》

TAG: 玉蟬石家河玉器出土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