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易縣:一座武陽城,半部燕國史

走進易縣縣城東南的廣闊平原,沿鄉村公路,穿過片片田地,眼前散落著十座大大小小的土丘。這些高矮錯落的土丘,便是燕下都時期的宮殿基址和陵墓的封土。

千年易縣:一座武陽城,半部燕國史

問附近的村民,多數人都知道“武陽臺”、“老姆臺”等代表性宮殿基址的方位。遺蹟儲存較為完整,是戰國時期城市發展的代表性遺址,中心區域又稱武陽城。兩千多年以來,人們在此世代繁衍,村莊、田野和這片已知發現最大的戰國都城遺址融為一體,共同見證著歷史更迭與滄桑。

千年易縣:一座武陽城,半部燕國史

武陽臺遺址

燕下都見證了燕國的興盛與衰亡,兩千多年前燕國發生的很多重大事件都與燕下都有著密切的關聯,可謂“半部燕國史”。燕國,是周初所封的重要同姓諸侯國之一,後日益強盛,位列戰國“七雄”之一,稱“萬乘之國”。從受封之年到公元前222年被秦所滅,歷時八百餘年。燕下都為春秋後期的燕文公所建,又稱“武陽城”。燕下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西倚太行山脈,西北傍紫荊雄關,東面督亢沃野,南北有河,易守難攻,交通便利。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在“子之之亂”後即位,成為了燕國第三十九任國君。這是一位敢擔當、勇作為的明主。上任伊始便擴建燕下都,問計於良師,高築黃金臺,禮賢下士,廣聚人才,樂毅、鄒衍、劇辛等紛然趕來報效。在這些英才的輔佐之下,燕國中興崛起,稱雄一方。

千年易縣:一座武陽城,半部燕國史

“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臺。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詩作《古風》中這樣描述。此後,燕昭王又大舉擴建都城,至秦滅燕,燕下都作為燕國都城長達300餘年。燕國史上,燕昭王招賢納士、秦開北伐東胡、樂毅伐齊、荊軻刺秦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均發生在燕下都時期,並留下金臺招賢、千金買骨、鷸蚌相爭、氣貫長虹等成語典故。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河北自古稱“燕趙大地”,而燕下都則是這個名稱來源的重要地名標誌之一。與燕下都文管所工作人員劉玉霞一起走進武陽臺遺址,從兩層高出地面約11米的夯土臺基中,依舊可以想見當年建築之雄偉。劉玉霞介紹,燕下都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燕下都故城分為東城和西城,宮殿區位於東城的東北部,主體宮殿建築夯土基址共4座。武陽臺既是宮殿區內的中心建築,也是主體宮殿建築最南端的一座。往北,依次還有望景臺、張公臺和城外的老姆臺。其他宮殿建築群均圍繞武陽臺所建,分佈在東西、東南和西南三處,分別是小平臺、路家臺、老爺廟臺宮殿建築群。

千年易縣:一座武陽城,半部燕國史

透雕龍鳳紋銅鋪首銜環

千年易縣:一座武陽城,半部燕國史

青銅螭龍劉玉霞說,燕下都遺址出土文物總量約10萬件,主要是建築構件及生產用具、貨幣、禮器、兵器等。其中,晚清曾陸續出土數以萬計的燕國刀幣,還曾出土記載了“齊侯嫁女於燕”銘文的“齊侯四器”等國寶級的重器,可惜都流失海外。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遺址保護,文化遺產保護理念深入人心,使得燕下都遺址保護成為我國大型古遺址保護初期階段的典範。1964年,文化部牽頭舉辦了大型古遺址保護工作座談會,就選定在已率先完成“四有”工作的燕下都遺址召開。這裡出土的戰國銅人和透雕龍鳳紋銅鋪首被專家定為國寶。在易縣博物館,一件件文物述說著那段過往,也向世人們展示了在生產條件相對落後的戰國時期,燕國匠人們心思之巧妙。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文物保護的投入不斷加大,武陽臺、老姆臺、西城牆等重要遺址點的本體防護工程得以順利實施。“十一五”期間,燕下都遺址為全國百處重點保護的大遺址之一。在《燕下都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的理念指導和工作框架下,燕下都遺址實施了數年持續不斷的保護工程。“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間,共實施古墓葬安防試用工程、遺址本體保護和安全防護、環境整治、遺址全景航空測繪、可移動金屬文物科技保護等五大類二十多項保護工程,總投資2000多萬元。

燕下都,在易縣不僅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段可見、可尋、可生長的文化記憶,它正期待著被開發、研究、利用,把豐富燦爛的燕文化奉獻給人們。馮英華

TAG: 燕下都遺址燕國宮殿陽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