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歷史上流傳的驅瘟習俗

瘟疫,中國古代又稱時行、天行時疫、疫病、疫等。我國對瘟疫的記載很早,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疾年”的記載。春秋時的中醫著作也對瘟疫的症狀進行了描述。惠州地區在唐宋時期還被視為南蠻瘴癘之地,這裡環境溼熱,瘟疫頻發。蘇軾被貶惠州後,在其《到惠州謝表》中形容惠州:“瘴癘之地,魑魅為鄰。”在其與友人的信件中更是描述了紹聖三年(1096)惠州瘟疫爆發的情形,當時“瘴疫橫流,僵仆者不可勝計”,就連東坡先生摯愛的侍妾朝雲也在這場瘟疫中去世。古代居民由於不瞭解瘟疫的傳染途徑,將瘟疫看作是由疫鬼散播所致。因此人們在瘟疫中往往求助於鬼神,在瘟疫發生前或過去之後,他們常常舉行各種預防活動或慶祝活動,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惠州很多民間習俗便是對歷史上瘟疫現象的反映,如遊神、祈福、競渡、醮會等,無不滲透著瘟疫的印跡。

惠州歷史上流傳的驅瘟習俗

圖片:市級非遺專案——仍圖真君宮巡遊活動

遊神除疫

古時瘟疫肆虐時,人們感到自身力量的渺小,因此採用遊神的方式,期盼藉助神明的力量制服疫鬼。遊神又稱抬神、神巡遊、巡境等,一般是在元宵或神誕的日子舉行,屆時村民會從神廟裡抬出神像巡遊大街小巷,寓意把疫鬼驅離鄉境。

明清以來,惠州的遊神習俗多與瘟疫相關。每年正月,惠州汝湖鎮南新村和仍中村有真君宮巡遊活動,這裡的真君指的因醫治村民而被供奉的醫靈大帝。每到元宵佳節,陳、林兩姓村民,會進行真君宮巡遊活動,該項活動從正月十二日靜街至十五日進行巡遊共歷時四天。屆時人們把醫靈大帝副身抬上花轎,並有福德公、大士爺、關公等神相伴,在兩個村子裡巡遊,祈求平安。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二,惠州惠環街道中洞村有“繆藐大王”巡遊習俗,即抬龍轎。該項活動從明代延續至今。

惠州歷史上流傳的驅瘟習俗

圖片:市級非遺專案——周田二聖宮祈福活動

祈福除疫

祈福活動的重要目的就是透過對神明的禮拜,求神明遣災收瘟。人們透過歌舞祝福,這與古代的儺儀有著很深的聯絡。“儺”是一種緣起於西周的節日驅鬼儀式,即集體驅鬼舞蹈。惠州的很多祈福活動都保留著原來“儺”的影子。在今天依舊盛行的周田二聖宮祈福活動中,村民在供香祭拜關帝和炎帝后,女信士會充當古代儺儀中“方相氏”的角色,首先用客家山歌的形式唱祭文;接著跳圍龍舞會,女信士揮舞著手中的“吉祥棒”,帶領祈福隊伍邊唱邊跳穿過象徵平安吉祥的門,寓意驅邪逐魔、趕走黴運。在惠州的沙田皇母廟祈福活動中,有“圍龍舞”和“舞麒麟”的內容,祈福信眾緊隨“瑞獸”腳步邊唱邊跳穿過四大朝門。在墨園元宵祈福活動中,也有許多“儺”的儀式。可見,惠州人在祈福活動中保留古代儺的遺風,從而達到祈福神、驅邪魔、除瘟疫、免災星的目的。

惠州歷史上流傳的驅瘟習俗

圖片:省級非遺專案——石灣龍舟習俗

競渡除疫

競渡不僅是為了紀念屈原,其前身更是一種“禳災”儀式,即用船送走各種“不詳”。今天在惠州市博羅縣的石灣鎮,仍保留有明清時期的競渡習俗。石灣龍舟下水前有隆重的祭拜儀式,祭拜物品有金豬、香火、蠟燭、元寶、爆竹等,競渡前有采青的環節,然後龍舟賽才正式開始。

惠州歷史上流傳的驅瘟習俗

圖片:市級非遺專案——抬龍轎

其他除疫方式

除了以上除疫方式,還有打醮除疫、舞龍除疫、撒豆除疫等。明清以來,惠州盛行打醮習俗。打醮的目的就是使村境內疾病不作,時疫遠離。打醮大多以本地影響較大的神廟為中心,普請境內各種神祇等。惠州多地還有舞草龍的習俗。舞草龍的實質是用龍將瘟疫收走,在特定地點予以焚燒,藉此象徵送走了瘟疫災厄、求得一方平安。惠東吉隆和惠城汝湖上圍村和下圍村均有這種習俗。

而大豆、赤小豆用於瘟疫的預防由來已久。漢代人們便以米豆來防止瘟疫。當時的人以“米”來代表天花,“雜豆”代表麻疹,將米豆拋於流水中,以表達將瘟疫驅除之意。南北朝時,在惠州羅浮山修道的葛洪借鑑了這種以豆類來防止瘟疫的方法。葛洪在其《肘後備急方》中記載:“斷瘟病,令不相染,……取小豆,新布囊貯之,置井中三日出,舉家男服十枚,女服二十枚”。

惠州與驅瘟有關的儀式習俗多在秋冬季節舉行,這也和歷史上惠州瘟疫多在秋冬季節發生有關。惠州的驅瘟習俗反映了人們送走禍患、獲取安康的美好心願。如今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長足發展,人們已經不需要依靠“講迷信”“送瘟神”之類的活動來祈求健康平安,各種與瘟疫有關的習俗更多的具有民俗娛樂的性質。

(作者:陳政禹 袁學歡)

TAG: 瘟疫惠州祈福除疫巡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