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卷讀書世界讀書日寄語:回到原著中去

有卷讀書世界讀書日寄語:回到原著中去

世界讀書日即將來臨,選擇4月23日成為世界讀書日的靈感來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說。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羅尼亞地區大眾節日“聖喬治節”。實際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亞出生和去世的紀念日,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所以這一天成為全球性圖書日看來“名正言順”。

據資料表明,自“世界讀書日”宣佈以來,已有超過 100個國家和地區參與此項活動。很多國家在這一天或者前後一週、一個月的時間內都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圖書館、媒體、出版商、學校、商店、社群等機構團體在這一段的時間裡,都會做一些贈書、讀書等鼓勵人們閱讀的事情,把讀書的宣傳活動變成一場熱熱鬧鬧的歡樂節慶。

有卷讀書世界讀書日寄語:回到原著中去

這樣的背景下,閱讀這件事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知識經濟時代,誕生了很多靠販賣知識成就事業的大咖,2017年是音訊閱讀的爆發的一年。這一年以喜馬拉雅為代表的聽書方式迅速崛起。在今天,大家工作節奏都很快,上班下班工作生活,確實有很多的碎片化的時間,這樣的場景可能是在開車、等客戶、或者是其他類似的短小而空閒的各種生活罅隙。音訊閱讀的崛起順應了這個時代。我們作為一個普通的閱讀者,有這樣的時代理應是件益事。

傳統閱讀是靠眼睛的,聽是看之外的一種新的閱讀方式,我們從小接受過很多音訊材料,單田芳、袁闊成、劉蘭芳,但我們知道,我們沒有人喜歡吃別人嚼過的饅頭。

讀書這件事比咀嚼更具有獨特性的一點在於,從別人口裡出來的所謂“知識乾貨”已經不是原著那個面目了。一本書,尤其是一本經典的好書,該是如千人千面的,怎麼可能所有人都品出同樣的意義,又怎麼可能透過十幾分鍾來或者裡面的精髓呢。

有卷讀書世界讀書日寄語:回到原著中去

書讀千遍,其義方見,一本好書,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閱讀,都能有不同的收穫,而知識生產線上透過相似的拆解邏輯所呈現給你的就是書,自己不去閱讀,你如何能相信這即是書中的原貌呢?讀書是摻不得假的,得到和付出是成正比的,沒有付出時間、思考去閱讀、體味的獲得,相比那些付出的人,營養吸收一定的不足的,為了節省時間去聽別人讀書、總結,終歸得到的也只是付出的一點時間下的返利。

閱讀一定要回歸到原著中去,成年人尚如此,兒童亦如是,少兒閱讀,在於積澱。一本書的知識沒有重點勾畫哪裡對未來的人生有巨大的影響,書中最影響你的部分,是需要自己苦苦追尋、攀登、走在腳下的,沒有人可以替代,閱讀的本質是思考力的提升、是思想的積澱,而思想不是由其他地方直接獲得的,沒有隨身碟可以複製到你的大腦。

基於這樣的理念,有卷讀書已引導6至14歲青少年博覽群書、深度閱讀,一年引導孩子讀書超500萬字;獨創“雙課雙導”體系,幫助孩子最透徹、最深刻地解讀所讀每一本書的精髓;已經深刻影響了超過十萬青少年,幫助他們愛上閱讀,並透過閱讀改變自己。

TAG: 閱讀讀書音訊付出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