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一個寧靜優雅的莊園。

傭人從樓梯摔下慘死。

男主人被人用古董劍砍頭。

就在偵探即將揪出真兇,指出所有事情跟十幾年前死的一條狗有關時——故事,斷了。

肉叔懵了,故事的編輯也懵了。

這可是她整個公司賴以生存的暢銷小說,沒了揭曉答案的最後一章,這本小說就會變成一堆廢紙,公司也將面臨破產的局面。

編輯急忙驅車前往作者的家中追稿……

在寧靜優雅的莊園裡,迎接她的,是草坪上作者的屍體。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編輯不但要找回消失的最後一章,還要找出作者被殺的真相,才能挽救公司。為此,她不得不跨界一回,當一次冒牌偵探。

看完這個冒牌偵探的表演後,肉叔忍不住感嘆:

#或許國內最適合成為名偵探的人……

是何炅和撒貝南。#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編輯的頭腦很清晰,她首先要確認,消失的最後一章,到底是在哪丟失的。公司告知她,作者發過來的文件,是原封不動打印出來的。

負責列印文件的員工,恰好在當天離職了。

抱著疑慮,編輯又找到了作者的律師。得知作者死後,繼承他鉅額財產的受益人是一個英俊少年,他是年逾中年的男作者的“枕邊好友”。

少年非常友好,對編輯知無不言,甚至坦白自己跟作者的相遇,是透過一個“租賃網站”。在那個網站上租他一小時,可是要花費300英鎊的高價。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少年還幫她解開了作者電腦的密碼、蒐羅了一次作者的書房。

他們驚訝地發現,電腦和書櫃全被清空,原先放在裡頭的電子文件和手稿,被洗劫一空。

而更令編輯震驚的是:在小說中,被砍頭的男主人,他的莊園同樣遭到盜竊,信件被盜竊一空。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這種詭異的重疊,到底是巧合,還是什麼人在有意為之?

編輯繼續順藤摸瓜時,她公司竟然收到了作者寄來的絕命信,坦言自己得了絕症活不長了,隱隱然是有輕生的意思。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難不成,作者是跳樓自殺的?

編輯想不通。更讓她想不通的是,小說裡,同樣存在一封對事件定性影響巨大的信。

編輯的老闆讓她別查了,乾脆找另一個優秀的作家將最後一章補全。

這樣,暢銷小說保住了,公司也就保住了。

老闆甚至開出了一個誘人的條件:

有集團看中了這本小說,希望花重金將持有版權的公司打包收購。如果一切順利,他希望由編輯擔任新公司的CEO。

飛黃騰達就在眼前,換成一般人,可能就毫不猶豫地接受,停下查案,坐等升職了。

但是編輯不肯。她執意要搞清楚背後謎團。

與此同時,編輯的男友忽然說得到了一筆15萬英鎊的貸款,希望編輯能夠放下工作,跟他回老家做夫妻生意。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編輯疑惑了,男友家條件一直平平,怎麼15萬英鎊的貸款說拿就拿?

隔天她就收到一封匿名郵件,上面附了張陰暗的照片。內容,竟然是她男友在作者莊園頂樓,掐著他脖子……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編輯衝去找男友質問,但他堅稱自己絕對沒有殺人。

不過他也坦言,這15萬英鎊確實是從作者手上得到的。而作者提供這筆錢的動機,是因為他和編輯的戀愛關係。

編輯和作者多年來都不合,只不過在工作上都離不開對方,才咬牙堅持了下來。

試想想,如果編輯的男朋友因為這15萬借款,成為了作者手中的把柄,以後在工作上,編輯還怎麼保持自己的話語權?豈不是由得作者搓圓按扁?

編輯和男友鬧了個不歡而散,但也相信男友絕非兇手。

她開始回頭審視一件事情。

現實中發生的事情,都跟小說內容有所對應。這真的是巧合嗎?

一切,可能都要回到消失的最後一章上。

到底是作者沒有完成小說,還是這最後一章,被人抹去了?

兜兜轉轉,編輯從作者的枕邊好友口中得知,莊園裡原本還有一份小說影印件,但是在作者的姐姐來過後,就不見了。

編輯立刻殺了過去,從這個姐姐口中逼問出一個事實:

最後一章,是存在的。

可惜,姐姐因為作者將她當成角色原型,在小說中進行了一番惡俗的刻畫,一時氣憤,將小說影印件燒燬了。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但編輯並不氣餒。她意識到了自己之前一直忽略的盲區:

既然小說已經完成,那作者給他們公司傳送電子文件時,又怎麼可能漏掉最後一章呢?

最後一章肯定曾在公司,但被某個人藏起來了。

為了證實這一點,編輯找到了那個負責列印工作,並且在當日恰巧離職的前員工,靠她提供的資訊,最終,鎖定了真兇。

將所有資訊串聯起來的編輯,就跟小說裡的偵探一樣,回到了公司,她深信,在那裡能找到她要找的一切——消失的最後一章,和一切的真相。

但她沒有想到,迎接她的,不是圓滿的大結局,而是一記……重擊!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編輯活下來了嗎?真兇是誰?一切的真相是什麼?消失的最後一章在哪?

肉叔就不劇透了,但上面也給你們留了點線索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這部酣暢淋漓的懸疑劇集,是前一陣剛完結的英劇,改編自Anthony Horowitz同名小說的《喜鵲謀殺案》。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劇中的編輯,和小說中的名偵探雙線並行,最終找到了一個能夠相互佐證的真相。

這種精巧的互文結構,讓肉叔看完忍不住大呼過癮。

這劇的評論區滿滿彩虹屁,觀眾大讚“地道的古典推理”,很有“阿加莎內味”。

什麼意思?

給不太瞭解偵探小說的胖友們科普一下。

先說“古典推理”。

這詞你可能陌生,換個說法就一下子熟悉起來——本格推理。

沒錯,眼下時髦的本格推理,其實就是古典推理的別稱。

在日語中,“本格”就是“正宗、正統”的意思。

換言之,所謂“本格推理”,就是最正宗的推理。

這一類推理,注重的是謎題本身,用邏輯之上的推理遊戲打動讀者,同時儘可能確保讀者和故事中的偵探始終站在一個平面,雙方的資訊是對稱的。

好讓熱衷於解密的讀者,有跟偵探一較高下的“公平機會”。

往前數有《福爾摩斯》,往近數有《名偵探柯南》《金田一探案集》,都是典型的本格推理。

那“阿加莎”是誰?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大名鼎鼎的“謀殺女王”。這個總是泡在浴缸中,一邊吃蘋果,一邊構思如何殺人的女人,被認為是最具影響力的偵探小說作者之一。

跟約翰迪克森卡爾、埃勒裡奎因,並稱為“古典推理三巨頭”。

怎麼樣,名字聽著開始有點耳熟了吧?

嗯,《唐人街探案》裡秦風就一直絮絮叨叨他們幾個人的名字。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約翰狄克森卡爾,被譽為“密室之王”,代表作《猶大之窗》,堪稱驚豔絕倫,東野圭吾甚至還在新作《沉默的巡遊》中狠狠地致敬了一把。

而埃勒裡奎因,則以國土系列風靡全球,不但是“古典推理”的宗師級人物,更加掀起了這種看人一邊旅遊一邊破獲謀殺案的“旅遊探案”風潮,一度粉碎了無數人幻想在旅行中邂逅情緣的美夢,讓童年陰影又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日本的新本格標杆人物島田莊司曾經直言,他在靠本格推理吃不飽飯的時候,多得這股“旅遊探案”風潮當時剛來到日本,他順勢創作的“吉敷竹史系列”,為他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說回阿加莎,這是所有偵探小說愛好者都繞不開的一個人。

她筆下最為知名的偵探,有兩個。

一個是馬普爾夫人,足不出戶,坐在搖椅上,悠然地一邊織毛衣,一邊聽人描述謀殺案,就足以破獲案情,鎖定真兇的“安樂椅神探”。

這是對奧希茲女男爵的傑作《角落的老人》所創造的“安樂椅神探模式”中,最為有名的作品之一。

所謂“安樂椅神探”,指的就是不需四處奔波,只要舒舒服服地坐在安樂椅上,聽人提供線索、陳述案情,就能洞悉一切,抓住真兇的神探。

《偵探學院Q》中坐在輪椅上的團守彥(下圖正中),也是這類神探的代表人物。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而阿加莎筆下最為有名的偵探,則非波洛莫屬了。

一個矮胖懶散,總是打扮體面,哪怕要在鄉間泥濘地面行走,也堅持非名牌皮鞋不穿。尤其悉心打理唇上兩撇小鬍子,嘴上無時無刻不在嘟囔著自己腦中的“灰色細胞正在飛速運作”的精緻比利時大叔。

波洛出場的作品,最具知名度的,非《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和《羅傑疑案》莫屬。

其中,《羅傑疑案》,還開創性地開闢了“敘事性詭計”模式,引無數後人效仿。如綾辻行人的《十角館事件》,就是其中典型。

絮絮叨叨科普了這麼久,肉叔似乎還沒說到,“阿加莎內味”,到底是什麼味?

別急。

“你要學會觀察,而不是看。”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看過《明星大偵探》的胖友,不妨想想,為什麼何炅和撒貝南在節目裡頭,那麼重要?

是何老師和撒老師,特別聰明、特別有梗、特別有魅力,讓雙北CP,有讓人嗑到停不下來的魔力嗎?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是,但不全是。

最關鍵的是,何老師和撒老師,是主持人,是國內數一數二的主持人。

回想一下,在其他嘉賓都在埋頭沉浸在遊戲中的時候,他倆是不是總不忘自己主持人的職責,在引導節目推進的同時,還在照顧螢幕之外的所有觀眾,穿針引線一般,讓觀眾也能參與到推理遊戲之中?

他們總是讓觀眾看到所有應該看到的東西,聽見所有應該聽見的臺詞,然後呢?

然後,他們和我們一起,展開一場公平的競賽,一起比拼,誰能更快地找出真相,抓到兇手。

沒錯,事實上,在《明星大偵探》中,何老師和撒老師兩人,總是在客觀事實上,充當著“偵探”這個角色(儘管有時候,名義上是其他人在扮演這個角色)。

“阿加莎內味”,其實就是“本格推理”最純正的魅力:

故事的主角不是偵探,而是謎題。

偵探會奪目,但永遠不會搶戲。

在這場邏輯之上的推理遊戲中,偵探和讀者,是站在一個水平面上的。

偵探充當的,其實是這場謀殺舞臺上的主持人,他穿針引線,幫助讀者看到所有要看到的東西,聽見所有要聽見的臺詞,然後靜候真相的揭曉。

在真相揭曉的瞬間,最重要的,不是偵探的出彩奪目,而是讓讀者,感到一種暢快淋漓的感受。

搶在偵探之前找到答案的讀者,自然有“果然如此”的痛快;而未能看穿迷霧的讀者,也能得到“原來如此”的輕鬆。

這,就是“本格推理”的魅力。閱讀、觀看本格推理的體驗,是沉浸式的。

讀懂了這一點,其實就不難理解,最新版的波洛為什麼口碑這麼差。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最新版的波洛,導演兼主演肯尼斯·布拉納,不甘心當“主持人”,習慣於在莎翁劇中充當臺柱子被稱頌的他,鐵了心要當主角。

所以在《東方快車謀殺案》裡,你能看到他不顧波洛本來的人物形象,而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個硬朗、強壯,能夠跟兇徒展開追逐戰甚至近身肉搏的硬漢角色。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而在《尼羅河上的慘案》中,他甚至病態地在片頭加了一段長達10分鐘的一戰故事,為的,竟然只是為他的鬍子新增一段起源。

這種深入骨子的自戀,彷彿是在對觀眾高呼“我這樣的寶藏男人,全身上下哪怕一個毛孔都值得你們來考古”。

完全搞錯了重點的肯尼斯·布拉納,將波洛兩部代表作改編得亂七八糟、一塌糊塗,視角的焦點不再是謎題,而成了他本人。於是乎,本格推理變成了油膩霸總。

觀眾沒辦法再借著偵探,看到所有應該看到的東西、聽到所有應該聽到的臺詞,然後進入一場公平的推理競賽。

取而代之的,是觀眾被迫看肯尼斯·布拉納展示自己的“迷人魅力”。

你要看他走高躥低,舉著手槍擺一個最帥造型,明明是要扮演好友身亡後的心碎偵探,你卻能從這個特地設定的“鏡淵”中讀出“哥這抑鬱範兒是不是很迷人”的自戀。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最要命的是,就連偵探盤問,他也不願意拍得平平無奇,偏要繞著嫌疑人轉圈。

然後在周圍佈置推軌,攝像頭就定格在他的臉部大特寫上,讓所有觀眾一起隨著他玩“愛的魔力轉圈圈”。

無怪有阿加莎粉絲,憤而寫一段有真正“波洛味”的調侃: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2022年了,當本格推理只活在小眾的英劇之中;

《明星大偵探》也因為撒老師的出走,而魅力大減;

加上活躍在銀幕上的,是肯尼斯·布拉納這樣的“霸總神探”時。

敢問無數心碎的本格推理迷們,是不是很快也要步武俠迷們的後塵,開始對天問一句:

“本格也死了……嗎?”

酣暢淋漓的案中案,“阿加莎”式推理再現,恨不得一夜追完

今日打工人:全金屬Fa際線

TAG: 偵探推理編輯本格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