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與李敖,晚年為啥互相看不起?直接原因是李敖被疑與柏妻有染

李敖與柏楊,都是當代中國文壇風流人物,都一度是風雨如晦時代的幾縷篝火之光。

柏楊與李敖,晚年為啥互相看不起?直接原因是李敖被疑與柏妻有染

他們生前身後,各自勵教激志,各有名山事業,雙峰並峙,二水分流,本各行其是,當兩不相防。可因各種機緣巧合,更加上時代催逼,也遺留下許多八卦、眾多謎團,一直以來為好事之徒所閒話。

其中最有名的話題,當然就是倆人何以會從好基友搞到絕交,甚至仇敵相對。尤其是李敖,從1980年代開始,但凡談到“柏楊”二字,必要醜詆痛斥,必要羞辱一番,為大家所熟知。

我平日瀏覽網頁,看到很多議論,多袒護李大師,指明柏楊品行有虧,有負李敖,所以該罵。我以為這是偏頗的,是武斷的。很多朋友有此觀點,往往多隻是因為李大師“字多”、“話多”,一面之辭聽多的多了,太容易先入為主地輕信了。

柏楊與李敖,晚年為啥互相看不起?直接原因是李敖被疑與柏妻有染

柏楊,1920-2008,原名郭定生,生於河南通許縣,祖籍輝縣

在我看來,如果真要一句話概括基本事實,理應就是:二人後來分道揚鑣,並非獨獨李敖看不起柏楊,而是互相瞧不上。只是李敖好辯,呶呶不休,柏楊還存點古風,“君子絕交不出惡聲”,幾乎都是沉默以對。

而他們決裂的原因,根據材料其實也不難推斷:這裡面,既有各自性格的因素,也有誤會產生後缺少溝通而成死結的遺憾。

李敖和柏楊,年輕時代本是同道中人,是一條路上的生死同志。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對岸行經最崎嶇的歷史之路時,他們曾經有過一段很長的“蜜月期”。已故散文名家林清玄,彼時還是普通記者一枚,寫文報道,就說二人是“難兄難弟相攜顧盼,草莽英雄惺惺相惜”。

柏楊與李敖,晚年為啥互相看不起?直接原因是李敖被疑與柏妻有染

李敖,1935-2018,出生哈爾濱

他們確實太容易讓人相提並論了。他們二人的前半生,有著某種雷同化,很自然會相互吸引:都飽讀詩書,都有著極其相似的境遇,言行都算硬氣漢子,都好打抱不平,更有極為投契的政學理念,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是理所當然。

柏楊要比李敖年長13歲,可他們都是從大陸渡海而去的北方漢子,都秉持“以罵世來救世”的寫作旨趣,都是彼時蔣家的異類分子,又都同時成名在1960年代,在那個變故頻生的小島中,他們會走到一快,一拍即合抱團取暖,也是情理中事。

他們因事入獄的時間點,都差不多在同時,都在1967年前後。只不過柏楊呆了10年才僥倖保命出來;而李敖是“怙惡不悛”,前後“三進宮”,總時為6年2個月。那時的他們,是屢屢互致欽佩,也是能推誠相與的。

柏楊與李敖,晚年為啥互相看不起?直接原因是李敖被疑與柏妻有染

火燒島—過去關押柏楊等犯的地方

雖然都極狂傲,可彼此之間,是知己,是同志,是戰友,是為了共同理想,互相聲援,共同赴難。這些狀況,看他們留下的書信、文章,不難按察的。

我的感覺,他們兩人,年輕時“同志怡怡”是理所必然,到晚年竟然搞到反目成仇,很大一個因素,未嘗不是性格迥異的必然結局。

話說1968年,柏楊因文章踩了紅線入獄,李敖是仗義執言、大力施救的得力人物之一。據《李敖回憶錄》所講,他當時曾藉助美國朋友的渠道,將柏楊的答辯書傳至海外,使其冤情最大化曝光,讓彼時的主管者有所忌憚,不敢置柏楊於死地。並且,在各方有心人多方奔走之下,柏楊最終由死刑得改判12年徒刑,實際遭囚9年26天。

柏楊與李敖,晚年為啥互相看不起?直接原因是李敖被疑與柏妻有染

柏楊有四段婚姻,此為1950年代與其另一前妻齊永培,二人育有二子

李敖始終高調宣揚自己是柏楊的“救命恩人”。他對柏楊最大的不滿,在於對方“忘恩負義”,出獄後從沒感謝,還主動斷了聯絡。這一點,我們作為歷史的旁觀者,天然多了一副“上帝之眼”,就結果來論,也未嘗不能成立。

只是,微妙的是,柏楊的“忘恩負義”,又最大程度上不是人格問題,而是誤會所致。總之,一個得理不饒人善辯好罵,“你對不住我就要罵死你”;另一位,心氣溫和不愛爭辯,信奉“交絕無惡聲,決裂無怨辭”的古訓,反差是極大的。流言傳開後,又從未坐下來好好溝透過,導致誤會越膠越深,最終積存而為彼此內心深處的一個死結,永遠都無法澄清了。

柏楊與李敖,晚年為啥互相看不起?直接原因是李敖被疑與柏妻有染

李敖出獄

我們作為局外人,看這段恩怨,反倒可能是清楚的:李敖當年確實對柏楊有恩,而他們最終凶終隙末,又確實只是源於一個女人,屬於爭風吃醋的狗血賬。

後來柏楊出獄,李敖自認勞苦功高,柏楊當感激涕零才對。可沒想到,柏楊此後,不但幾乎無隻言片字道及他李敖的恩情,甚至主動斷絕了往來,沒有一句說明。

李敖很是納悶,四處打聽,才風聞核心隱情:柏楊出獄後,有人告訴他,在他坐監受苦期間,風流成性的李敖,跟他當時的妻子艾玫眉來眼去、勾搭有染,他自覺尊嚴受創,愛情遭遇欺騙,友道被踐踏,不願意再和“小人”有任何接觸。

柏楊與李敖,晚年為啥互相看不起?直接原因是李敖被疑與柏妻有染

柏楊前妻倪明華(艾玫)大學畢業照

而李敖聽說後,更覺得委屈。他在回憶錄中辯護,柏楊身陷囹圄後,他為營救,是跟柏楊之妻艾玫有許多接觸,可他再風流也有底線,生平原則是從不與朋友之妻通姦;況艾雖美不是他喜歡的型別,此事不是子虛烏有,但張冠李戴,“姦夫”另有其人。為了自明,他甚至在書中亮出這男人的姓名、住址。

假設李敖的敘述可信,從這些說明上,我們大概可以判斷,他們二人的分道揚鑣,實際起於一場風月猜疑而已。無非這種瓜田李下之事,要談起很尷尬,要辯清確實也不容易,也沒開誠佈公通話,仇怨就此越結越深。

我能想到的是,李敖數落柏楊人品不行,多“忘恩負義”,是說不過去的。比如,在柏楊文集中,我們隨處可見他對另一位參與營救的孫觀漢先生是如何的感激的,念念不忘救命情義,至死不懈,是感人肺腑的人間真情顯露。

柏楊與李敖,晚年為啥互相看不起?直接原因是李敖被疑與柏妻有染

1980年代,柏楊終回河南老家,見到親人,與失散30多年的兩個女兒

可以說,二人交惡,與柏楊小心眼、盲信、含蓄的性格有關,而李敖的風流遠播、居功自傲、言辭刻薄也斷難脫干係。

此後近三十年,得聞此“內情”的李敖,不斷對柏楊口誅筆伐,30年始終不斷,甚至動輒人身攻擊,恩怨火上澆油,更加嚴重了。

比如,他竟然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去料理柏楊。1989年,他出版了一部題為《醜陋的中國人研究》的作品,厚達300頁,從頭到尾都是在借題發揮,變著法子謾罵柏楊。

依我看,這本書雖名為《醜陋的中國人研究》,可改為《柏楊人品之研究》也許更貼合原意吧。全書表面談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而實際對他的文章很少著墨,專就柏楊的人品大作文章,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早不是啥學術研究或文藝評論了,已然是不加掩飾的人身攻擊了。

柏楊與李敖,晚年為啥互相看不起?直接原因是李敖被疑與柏妻有染

而柏楊呢,對於與李敖有關的所有,幾乎不置一詞。他晚年也寫回憶錄,可就是不怎麼提及李大師,完全是不屑的樣子,彷彿個人生活中、家國曆史裡,都沒這個人多少實。他啥都隱約談了,唯對於曾經的“朋友”李敖、對於對岸程序有著既深且巨影響的李敖,卻刻意忽略。

可以說,這兩人的為人性情,有那麼多的差異,實際早已預示著他們之間的友誼終究會出現裂痕吧!只是,造化弄人,他們應該都萬萬沒不到,彼此決裂的導火線,竟然源於一個女人的“為情不終”問題吧。

只因一場誤會,造成這倆“文壇英雄”反目成仇,別有參商之闊,老死不相往來,無疑是讓人惋惜的大憾事,甚至可稱悲劇。

柏楊與李敖,晚年為啥互相看不起?直接原因是李敖被疑與柏妻有染

柏楊臨終前遺筆

梁實秋曾感慨說,“人生到老,最難之處,在兼忘是與非”,誰對誰錯,真的難以捋清。只是,有一點我想肯定能夠理清的是,這起悲劇的罪魁首惡不該是柏楊,也不該是李敖,而是‘’惡之權力”。試想,假設沒有它動輒羅織冤案,柏楊不至於入獄,還日後又怎麼還會有這些狗血劇上演呢?

不過,是非對錯,如今這兩位“大陸人”,均已魂歸西去,一切都不再重要了。更堪欣慰的是,他們身後,一位歸骨於新北白沙灣高塔上,憑海臨窗,可遠眺故鄉哈爾濱,聊解思鄉之愁;另外一位,骨灰則終於回到了生身之地河南新鄭,實現了百年之後長眠於中原故土的素願。

某種程度上,他們都“回家”了。他們那一生,為了一個更美好的中國,都有捨身飼虎的悲壯選擇,家破人亡,歷經磨難,幾如杜鵑滴血。渡盡劫波兄弟在,倘地下再有緣相逢,以他們的心胸,想應該也能一笑泯恩仇吧。

柏楊與李敖,晚年為啥互相看不起?直接原因是李敖被疑與柏妻有染

臺新北市白沙灣—李敖歸骨“望我大陸”之地

浩浩世途,是非同軌,齒牙相軋,波瀾四起,二公何人,心如止水。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不因紛阻,孰辨君子?

TAG: 李敖柏楊他們二人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