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做到了這2點,便可謂真正的“逍遙”

文章作者: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子,是一個逍遙自在的人,他生前即使生活貧困,但依舊能夠安貧樂道,做“精神上的貴族”,達到了“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高深境界。

或許,有人說莊子是裝的,明明沒有能力使自己發達富貴,還“吃不到葡萄,反而說葡萄酸”。但是,在面對楚王盛邀他去做國相時,莊子為何果斷拒絕了,說自己寧願做一隻拖著尾巴生活在泥水裡的烏龜。可見,莊子並不是懷才不遇而消極避世,而是真正精神上的逍遙,是道法自然。

那麼,莊子又是如何做到的呢?讀完莊子內篇中的“逍遙遊”和“齊物論”,我們就可知道原因。在莊子看來:只要做到了這2點,便可謂真正的“逍遙”。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莊子:做到了這2點,便可謂真正的“逍遙”

1、沒有憑藉;

“逍遙遊”是《莊子》中的第一篇文章,知名度很高,還被收錄進了語文課本。但是,人們往往把焦點放在了“鯤鵬”水擊三千里,以及扶搖直上九萬里的豪邁上面,認為人應該胸懷鯤鵬之志,志向遠大,能力優秀,便可逍遙。

可是,在莊子看來,即便是鯤鵬“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也不算真正的逍遙。因為如果聚集的風不夠強大的話,那麼負載一個巨大的翅膀也就沒有力量了。鯤鵬即便是飛得再高,他也是離不開“大風”這個憑藉,所以不能算逍遙自由。

莊子說,列子乘風而行,飄然自得,駕輕就熟。十五天以後返回;他對於求福的事,沒有拼命去追求。這樣雖然免了步行,還是有所憑藉的。

莊子:做到了這2點,便可謂真正的“逍遙”

真正逍遙自在的人,是“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順應天地萬物的本性,駕馭著六氣的變化,遨遊於無窮的境地,是沒有憑藉的!所以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真正的逍遙,不是因為佔有什麼,而是因為沒有什麼憑藉,身心不受到外物的奴役和束縛,能夠順應自然之道。比如說,有錢有房有車有地位,得到越多,束縛越大,權力越大責任越大,反而不逍遙了;反之,無憂無慮無病無災,無事一身輕,剝離於身外之物,沒有任何憑藉,只是“道法自然”,才能真正逍遙快活!

莊子:做到了這2點,便可謂真正的“逍遙”

人生有兩種獲取幸福的方法:一則是追求外物;二則是享受當下;前者是有所憑藉,慾望越膨脹越痛苦;後者是道法自然,沒有憑藉,知足常樂。所以說,我們要想真正逍遙,首先要主動做人生減法,降低物慾,丟掉憑藉,不要讓自己淪為金錢的奴隸,因為“富貴是無情之物,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

莊子:做到了這2點,便可謂真正的“逍遙”

2、沒有羈絆;

人類的文明共有兩種:物質文化和精神文明,有的人是物質滿足了便快樂,有的人是精神滿足了便快樂。但是在莊子看來,精神滿足了,感情找到了寄託與羈絆,短時間內或許可以感覺到了愛的溫暖,但長期來看,也是不能逍遙自在的。

比如說,男女戀愛互相成為感情的羈絆,你儂我儂,但是最後愛之深恨之切,往往是物極必反、分道揚鑣。反倒是男女之間,忘掉感情,由愛情發展成了親情,由戀人成了家人,不再互相佔有,不再互相束縛,互相尊重,相敬如賓,兩個人的感情反而能夠更加長久、深厚。

莊子:做到了這2點,便可謂真正的“逍遙”

之前,我寫了一篇關於莊子“無情”的文章,就是說莊子因為“無情”,沒有精神層面的羈絆,不為情所困,不再執著於俗世的是非對錯、善惡情仇,因此得以解脫,活得逍遙、自在。人,因為沒有羈絆,就不會隨便動心,也不隨便動真感情。

其次,感情上面沒有羈絆,就會放下“我執”,丟棄“傲慢與偏見”,真正平等看待世界萬事萬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做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莊子:做到了這2點,便可謂真正的“逍遙”

“齊物論”中記載了這麼一個小故事:莊子夢見自己變成蝴蝶,欣然自得地飛舞著的一隻蝴蝶,感到多麼愉快和愜意啊!突然間醒來,莊子驚惶不定,不知是自己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莊子呢?轉念一想,莊子與蝴蝶那必定是有區別的。這就可叫做物與我的交合與變化。

莊子正是因為沒有羈絆,所以能夠“物化”,與萬物感應,合二為一,達到一種很逍遙而又高深的境界。所以說,人生沒有太多的羈絆,身心不受束縛,我們才能真正逍遙自由。如何像莊子那樣逍遙?做到了這2點————沒有憑藉、沒有羈絆,我們也可以做到。

莊子:做到了這2點,便可謂真正的“逍遙”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賬號,並在下方點贊、評論、轉發。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琢磨君專欄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絡刪除

TAG: 莊子逍遙羈絆憑藉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