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訪古】許昌八柏冢

READ

在魏都區魏北街道辦事處俎莊村東部,有一處聞名遐邇的歷史古蹟——八柏冢。八柏冢又稱八龍冢,為東漢末年朗陵侯相荀淑之墓。荀淑有八子,皆有名望,時人稱“八龍”。

荀淑墓上有古柏八棵,傳為其八子所植,故稱八柏冢。現仍存活的5棵古柏,樹齡已有1800多年。

01

【背

景溯源】

東漢名士荀淑及其八子埋葬地

從八龍路向北,過了陳莊街,有個正在建設的大型公園。該公園北部有個高約7米、周長約100米的古墓。這就是八柏冢,又稱八龍冢,為東漢末年朗陵侯相荀淑及其八子埋葬地。

【許昌訪古】許昌八柏冢

據俎莊村的老年人講,八柏冢以前要比現在大得多、高得多,西北邊還分散有8座小冢,為八柏冢主人荀淑8個兒子的墳墓。由於年深日久,現在的八柏冢既沒原來高了,也沒原來大了,8座小冢也不見了。八柏冢上面的古柏先後死了3棵。出於對荀淑及八柏冢的敬重,當地村民不但保留下了這些古柏的樹幹,還在原地進行了補栽。不過,由於補栽的柏樹尚未長大,加之前些年缺乏照料,倖存的幾棵柏樹的部分枝條也枯死了。

【考古發現

東漢末年的古柏,是許昌歷史的“活化石”

相關史料記載,荀淑為東漢潁川名士,字季和,潁川郡潁陰人,荀子十一世孫。他德行高尚,學問淵博,不喜歡雕章琢句,因此常常被俗儒看不起,但州里稱他有知人之明。《三國志·魏志·荀彧傳》中記載:“淑有高才,王暢、李膺皆以為師,為朗陵侯相,號稱神君。”

【許昌訪古】許昌八柏冢

因見朝廷腐敗,荀淑棄官回家,率族躬耕,勤儉持家,使產業大增,成為富豪家族。但他沒忘記身邊的困難群眾,常將衣物、鹽糧等接濟宗族和鄉人,受到鄉人的仰慕和愛戴。建和三年(公元149年),67歲的荀淑去世。時任尚書的李膺親自服喪弔唁,周邊鄉人也紛紛出贈,修建祠堂,以表示對他的深切懷念。

【許昌訪古】許昌八柏冢

荀氏家族自東漢末年崛起,很快發展成為名揚天下的名門望族。荀淑八子儉、緄、靖、燾、汪、爽、肅、旉,時人稱“八龍”。荀淑的孫子荀彧是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是曹操統一北方的謀士和功臣,被稱為“王佐之才”。

【許昌訪古】許昌八柏冢

荀淑墓上有古柏8棵,故稱八柏冢。現存的5棵古柏樹齡已有1800多年,應為東漢末年所植。經歷了千年風霜雨雪的它們,可以說是許昌歷史的“活化石”。

【文物故事

西湖公園德星亭,源於荀淑的一次聚會

在歷史悠久、風景如畫的西湖公園內,有座德星亭。亭內有一副許多許昌人都耳熟能詳的楹聯:仁德忠孝聞名遐邇,清正廉明震爍古今。

【許昌訪古】許昌八柏冢

這副楹聯,來源於東漢末年的一個故事。當時,潁川有兩位以賢德聞名全國的君子,一位是荀淑,另一位就是留下了“樑上君子”典故的陳寔(今長葛市古橋鎮人)。

當時,荀淑被稱為“神君”。陳寔和他的兩個兒子都很有名望,父子三人時號“三君”。荀淑的孫子荀彧和陳寔的孫子陳群也都才學出眾,官高位顯。

【許昌訪古】許昌八柏冢

陳寔、荀淑既是潁川同鄉,又志同道合,所以交往甚密,常常一起飲酒賦詩、談古論今。傳說有一天,陳寔帶著兩個兒子及孫子陳群駕車拜訪荀淑。荀淑設宴款待,其八個兒子也一起侍陪,席間,大家把酒言歡,高談闊論。

【許昌訪古】許昌八柏冢

恰在此時,朝中太史夜觀天象,說眾德星相聚,於是向朝廷奏稱“德星匯,五百里內有賢人聚”。從此,陳寔便被後人尊稱為“德星”。到了宋代,人們便在西湖附近建了個亭子紀念此事,名德星亭。在德星亭南面不遠的地方一組陳寔帶著兒孫拜訪荀淑的雕像群,講述的就是此事。

訪古連連看

荀彧為何被稱為“王佐之才”?

荀彧出身潁川荀氏,荀子之後。荀彧的父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彧年少時就有才名,南陽名士何顒見到他後大為驚異,說道:“這是王佐之才啊!”

荀彧不僅有謀略,還有治國方略,就是所謂的藍圖。諸葛亮為劉備畫過藍圖,荀彧也為曹操畫過藍圖,其中第一步就是“奉天子而令不臣”。

荀彧不僅在戰略、戰術上為曹操排憂解難,還在推薦人才上盡心盡力。荀彧推選的人才不僅謀略過人,而且忠心耿耿,可以說是德才兼備,郭嘉就是他推薦給曹操的。

本文原載於《許昌晨報·訪古》

TAG: 荀彧荀淑八柏古柏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