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心語|我“躺平”了,你隨意……

圍爐心語,聊聊你身邊的“心理話”!

最近,最熱的話題除了三胎可能就是“躺平”了。

圍爐心語|我“躺平”了,你隨意……

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不生子、低慾望、低消費、就是玩,就是“躺平”……“躺平”的人生甚至不乏所謂的“成功躺平流“。

比如,在貼吧中有一個網友講述自己的“躺平”生活,他每個月生活開支200元內,一年只工作一到兩個月,剩下的時間全部用來“躺平”。

圍爐心語|我“躺平”了,你隨意……

而他在自己的一篇《“躺平”即正義》的文章中說出了“躺平”金句:

“只有‘躺平’,人才是萬物的尺度,我有時會躲在某處看著那些忙碌的人發笑……”

不知何時起,“躺平”已然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甚至隱隱成為一種潮流被年輕人所追隨。

年輕人們似乎正在無奈地選擇用“躺平”來抗衡這個他們眼中“物慾橫流”的世界。

1

好端端的年輕人為什麼就一定要“躺平”呢?

簡單來說,內卷是原因,“躺平”是方案!

當下社會節奏真的太快了,競爭越來越激烈,但對於個人價值的評判尺度又如此單一,年輕人不再試圖跟上社會的期望,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只想淡定地“躺下來”。

“躺平”心理姿態如同“葛優癱”,行為是“為不死而活著”。所以現在的年輕人選擇不掙扎,按時下班,不“掙表現”,不婚不育,輕鬆自在,多欲傷身,吃穿從簡,沒有焦慮,健康快樂。

圍爐心語|我“躺平”了,你隨意……

不過,當代年輕人的“躺平”真的如官媒所指,無論發生什麼都內心毫無波瀾,胸無大志,放棄努力嗎?其實也不盡然。“躺平”的隱形門檻你只是沒察覺:

物資充足且生活太平;

躺著也能滿足最低消費;

科技發達,躺著也不至於與世隔絕。

可即便這樣,當你認真觀察社會發展的時候,你還是會發現,現在的年輕人,絕大部分不能,也不敢“躺平”,所謂的“躺平”大機率只是年輕人的願景,或是釋壓般自嘲與調侃。

因為比起“躺平”更讓人焦慮的其實是,我絲毫沒躺,拼命奮鬥都追不上“躺贏”的一波人,階級固化的當下,出生就可能已經決定未來生活水平的高低,表面上上帝關上一扇門的同時,為你開啟一扇窗,等拼命爬上梯子才發現,窗戶只是透光,其實窗框早就被焊死。

萬般無奈,只能退回來躺好了。

所以,從一個側面來看,“躺平”其實是年輕人的一種選擇,是一種反內卷的方式,他們希望能夠在疏解壓力、交流和自嘲的過程中重新構建那個曾經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自己。

2

“躺平”就真的一無是處?不一定!

“躺平”或許還是緩解抑鬱的辦法之一。雖然同是不積極的處理辦法,但起碼“躺平”避免了過度抑鬱而導致的威脅生命的行為。

比如,抑鬱患者通常萬念俱灰,對生命失去信心。但“躺平”一族最典型的一句話是“你高興就好”。

核心哲學細談卻是“非暴力不合作”,非但沒有對生命絕望,反而是要拒絕內卷,快樂至上,把生活的節奏牢牢地攥在手中。

所以,還請大家不要汙名化“躺平”,而是要能夠看見“躺平”其實是現代年輕人抗爭的一種手段。

圍爐心語|我“躺平”了,你隨意……

“躺平”的抗爭意義在於表達一種無奈——有些東西即使竭盡所能也奮鬥不來,在認清現實後,我們與自己達成一種和解,減少在無效競爭中的損耗,在調侃中選擇另一種追求,在自嘲中轉換另一種生活方式,這何嘗不是出於理性的選擇。

面對今天“躺平”一族,我們可以試圖理解,但是絕對不提倡。因為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能夠結合自身的特點創造“不一樣”的自己。

在這個多元的世界中,每天都在發生著不一樣的事情,我們有時候可能真的需要“躺平”一下,緩衝自己,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地從容。當然了,對於人生的大尺度來說奮鬥依舊是應該具備的底色。那麼就不如讓我們把“躺平”作為一次短暫的心靈放鬆,然後再從容收拾,自信上路。

圍爐心語,聊聊你身邊的“心理話”,我們下期再見。

圍爐心語|我“躺平”了,你隨意……

TAG: 躺平年輕人一種生活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