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古樸的羊皮扇鼓舞

原始古樸的羊皮扇鼓舞

隴南市的民間舞蹈,有其悠久的歷史軌跡,鮮明的地域特色,奇異的民族元素。按照舞蹈分類學講,可分為祭祀舞、習俗舞和民間舞。其發生、發展的次序是,先有祭祀舞,再到習俗舞,後為民間舞。而祭祀舞傳承至今的有:宕昌羌人的《羌巴舞》,文縣白馬人的《池哥晝》,康縣南部的《神舞》和西和、武都、宕昌等縣的《羊皮扇鼓舞》。

原始古樸的羊皮扇鼓舞

就《羊皮扇鼓舞》來說,當地民間稱其“師公舞”“祀公子”。其中,西和縣石峽鎮的羊皮扇鼓舞傳承久遠,並形成一整套娛樂表演程式。其道具為羊皮扇鼓,鼓為薄面扇形,鐵框,柄上套環。鼓面蒙羊皮,鼓槌三尺三寸,用牛皮製成。舞時,左手執鼓,右手執槌,邊舞邊敲擊鼓面,其間上下搖動,使鼓音與鐵環撞擊聲渾然一體,聲音清脆嘹亮,動作粗獷剽悍。

原始古樸的羊皮扇鼓舞

舞者身穿青衣紅褲,扎紅腰帶。額頭繪一隻豎眼(取白馬氐族圖騰“馬王爺三隻眼”之意)。表演程式有挽頭鼓、踢腳鼓、對峙鼓、散跑鼓,基本套路有“鷂子翻身”“鸚哥松毛”“錦雞串牡丹”“纏頭過腦”“反耍鼓花”等。舞步質樸無飾,韻律深沉歡快,充滿高亢、雄勁、豪放、熱烈的氣勢。當幾十人、甚至上百人集體表演時,鼓點如雨,動作如風,旋律悠揚,聲調和諧,形式繁多,規模宏大,場面壯觀,令人振奮。

原始古樸的羊皮扇鼓舞

由於自然環境和風土人情的差異,各地羊皮扇鼓舞的表演時間也不同。早期,一般在農曆7月15日,10月15日開始表演。多為請“師公”跳神,慶豐收。如今,已由原始的祭祀跳神逐漸演變成為地方的民族民間舞蹈。特別是春節期間的表演,規模更大,內容更豐富。新編羊皮扇鼓舞還伴唱民間小調,唱詞大多內容是祈求神靈保佑一方,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國泰民安。

投稿須知:非遺專案、圖片、影片

TAG: 羊皮表演鼓舞祭祀宕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