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的輯佚 古籍常識叢談

古籍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多有散佚。從現存的古籍中,把這些散佚古籍的佚文收輯編排起來,不同程度地反映或恢復這些散佚古籍的本來面貌,就叫輯佚。

我國較早從事輯佚的是南宋學者王應麟,他輯有《周易鄭氏注》等書。入清以後,特別是乾隆間修《四庫全書》,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了大量的佚書。據統計,共有三百七十五種、四千九百二十六卷之多,而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薛居正《舊五代史》、郝經《續後漢書》等,都是其中較為有名的。嘉慶、道光以後,輯佚古籍蔚然成風,出現了不少名家。如黃奭的《漢學堂叢書》,輯經解八十六種、緯書五十六種,子、史書七十四種;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經書四百四十四種、史書八種、諸子書一百七十八種,對後世有極大影響。

從實際情況看,古書佚文的資料來源首先是各種類書。所謂類書,顧名思義,就是按類別摘抄並加以編排的有關資料,以備臨文檢索之用,故儲存的古書佚文最多。常見的類書如《北堂書抄》《藝文類聚》《初學記》《白孔六帖》《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玉海》等,都徵引有大量古書的佚文,是古佚書的淵藪。我們在前面提到的《永樂大典》,當是我國古代最大的類書,可惜這部書在乾隆時即已開始散佚,現今殘存的部分已不足原書的百分之四了。

古籍的輯佚 古籍常識叢談

國家圖書館藏嘉靖年間的《永樂大典》

其次,古人的撰著及其對古書的註釋,也多徵引前人文字,可視為古書佚文的另一個資料來源。一般說,漢人寫的子書或史書,以及他們對經書的註釋,多徵引周、秦時的古書。而唐人的義疏,由於“疏不破注”的原則,又多徵引漢人的經說。特別是有些史注,如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徵引了相當多的古書佚文,在今天看來,這些佚文都彌足珍貴。

再次,一些詩文總集,如《昭明文選》《文苑英華》,也都不同程度地儲存有古書的佚文。

古籍的輯佚是一項複雜的學術工作,輯佚的優劣,直接體現輯佚者的學術水平。著名學者梁啟超在其所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十四《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的《輯佚書》一節中,提出了四條鑑定輯佚書優劣的標準,很有見地。這四條標準是:佚文出自何書必須註明,數書同引,則舉其最先者。能確遵此例者優,否則劣。既輯一書,則必求備,所輯佚文多者優,少者劣。既須求備,又須求真,若貪多而誤認他書為本書佚文則劣。原書篇第存,可整理者應極力整理,求還其書本來面目,雜亂排列者劣。在這四條中,“求真”是最關鍵的一條,如果這一條沒有保障,其他便都談不上了。

(本文選自《古籍常識叢談》)

古籍的輯佚 古籍常識叢談

《古籍常識叢談》

崔文印 著

簡體橫排

32開 平裝

28。00元

本書是版本目錄學者崔文印先生寫的有關古籍版本領域常識性問題的知識讀物。其內容大致分四部分:一是關於古籍版本形式、行款知識的介紹,如用紙、字型、裝訂等;二是古籍版本中重要圖書的介紹,如今古文經、十三經、二十四史、九通、十通等;三是對歷代藏書的介紹,主要介紹的是歷代官家藏書的情況;四是對古代禁書的介紹。

(統籌:陸藜;編輯:思岐)

TAG: 佚文輯佚古籍古書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