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後不能問早上好?瀘州民俗專家:沒有這個規定

清明節即將到來,不少瀘州市民在微信裡收到了這樣的提醒:“按照民俗,清明前後不要問早上好,要問早上好請4月10日以後”。市民何女士說,雖然不知真假,但她最近不敢在微信群裡發“早上好”了,生怕引來朋友們的不高興。

那在中國的傳統民俗中,是否真有這樣的規定?清明節到底有什麼民俗流傳至今?

近日,川江都市報—川江號記者帶著疑問採訪了瀘州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朱路昕、瀘州地方民俗學者陳鑫明,並走訪了多位年齡在70歲以上的老人。經證實,有關清明節的傳統習俗不少,如祭祖、掃墓、踏青、寒食等,但並沒有清明前後不能問早上好的規定。同時,清明節也不是一個悲慼戚的節日。

“關於清明節的傳統習俗,目前流傳下來的並不多。”朱路昕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目前主講《中國古代文學》等核心課程。

說到清明,大家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寫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朱路昕說,這首詩中“路上行人慾斷魂”固然是清明追思祖先的心情,但“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句,卻展現了一個杏花煙雨江南的美景,並不單單只是悲悲慼慼的傷感情緒。

朱路昕認為,清明節祭掃,此刻並不是和親人的生離死別,更多的是表達祭掃者對家庭的重視和對祖先的追思。中國人自古有祖先崇拜的文化,因此在春和景明的季節,有一個對家族故去的先人進行追思的活動是理所當然的。但這種追思活動與親人剛去世時的悲傷是有區別的。當然,在祭祀活動時,要注意言行,畢竟祭祀行為本身就是讓人明白人應該有所節制,有所敬畏。

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有乙,則清明風至。”清明是大地回春、生機盎然的時候,人的心情也會舒展開來。所以清明節傳統的祭掃活動,在瀘州地方民俗學者陳鑫明看來,更像是一次尋根祭祖的家族團聚。

“知道自己的家族中有哪些優秀的人,他們曾經做出什麼樣的貢獻。反省自己,在德行、功業、禮數方面如何,面對祖先是否無愧於心,能否在新的一年建功立業?”陳鑫明說,如今的清明活動不再是單純的祭掃,這樣的家族團聚更有深刻的意義。

說起清明節的傳統民俗,陳鑫明說,除了祭祀外,必須要提的就是踏青和寒食。

其實在唐代以前,寒食和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相傳和春秋時期的介子推有關,後者則是求新護生。但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將踏青遊樂活動加了進來。

朱路昕說,最早的寒食節時間比較長,後來考慮到人們長期吃冷食不利於身體健康,所以才縮短了不動煙火的時間。慢慢的所謂寒食,就演變成了大家在祭掃的時候帶一些做好的食物,在野外食用。

78歲的老瀘州人董代富記得,清明是吃軟雀粑的時候。“瀘州的軟雀粑就是清明粑,用清明草(土話叫軟雀草)加米做的,但我沒做過,不知道怎樣做。”

白居易在《春遊》中說“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南宋詩人吳惟信在《蘇堤清明即事》中說:“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從古人的詩中可以看出,一半人都出城去踏青了。

84歲的周汝洪從小就生活在瀘州,他們家是一個大家族,清明節期間,一般把掃墓和踏青分開,所謂踏青就是去鄉下郊遊。按照當時鄉下的習俗,清明節是可以拔農家的青菜的,但只能拔幾棵,多了就成偷了。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在古人的記錄中,除了踏青採青,放風箏也是清明前後的活動之一。朱路昕說,古人放風箏有一個很好的想法,就是把風箏放走,晦氣也就放走了。但現代人卻生怕風箏斷了線,在古人看來風箏飛走是一件好事,是一個好意頭。

由此可見,古人在清明節也可以是很歡樂的。清明節混合了多種元素,可以慎終追遠,緬懷先人;也可以踏青遊春,盡享春光。

彭方均

TAG: 清明清明節踏青朱路昕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