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易經被稱之為六經之首?

《易經》也稱《周易》,約形成於西周初年,原本是筮佔用的工具書。這種人類文明軸心期產生的

為何易經被稱之為六經之首?

經典,正如其他文化元典一樣具有跨越時空的力量。其中寄寓著深邃哲學原理的思維方法,使得《周易》生髮和影響了整個中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六經及所有天文、地理、數學、曆法、中醫、體育、文學、藝術、建築、軍事等無不與《周易》有著密切的聯絡。它還是我們歷代智者“進德修業”和“安身立命”的修身處世的寶典,融知識、信仰、實踐於一體。太極世界,宇宙乾坤、陰陽變化·····理解自然宇宙,生生不息,厚德載物,天下之事,無平不陂、無往不復,亢龍有悔、物極則反·····認識人生社會;謙受益,滿招損,終日乾乾,革故鼎新。六十四卦中蘊藏著博大精深的中國智慧、中華精神世界。

為何易經被稱之為六經之首?

《周易》在我國被尊為“六經之首,大道之源”,是受老子、孔子等古聖先賢和歷代偉人、哲人推崇併為近現代國內外的思想家、科學家、文學藝術家和經濟學家、企業家等重視的蘊藏了萬事萬物發展變化規律的大智慧之書。

《周易》是古人的占筮記錄,成為了一種文明的智慧之源,又成為體系完備的哲理經典-至今也是不可思議的未解之迷。

為何易經被稱之為六經之首?

《周易》讓人心如明鏡,讓人對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千奇百怪的現象都看得清、想得明,不再陷於困惑之中,不再經常有驚奇或是憤慨。有一篇教人創業的文章說,如果這個世界時不時地帶給你一些驚喜,請不要創業,因為你的閱歷還不夠。其實比閱歷重要的是智慧,只要有足夠的智慧,就有了創業的能力。《周易》講透了萬事萬物的現象,也講透了萬事萬物的道理,一切都在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但變是有規律的,一切發生的事都是可以預測、可以把握的。所以孔子說,五十歲以後讀《易》,就可以少犯錯誤了,他重視的是理性的智慧,他很少談到性和命。

孔子說:“始作《易》者,其有憂患乎?”人生是離不開憂患的。《周易》時代的先民,面臨著極其險惡的生存環境,他們要有足夠的智慧生存和發展。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憂患也並不少,科技的發達、經濟的發展雖然增強了人對自然的控

制,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問題卻依然如故。諸如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以及成功、幸福、愛情、生死······這些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更顯咄咄逼人。在這個世界上,由於地域、宗教、種族、階層、觀念、體制的不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衝突、對立、鬥爭;但是致力於共同生存和發展的人們也在合作、讓步、妥協,為和諧而努力。人們還面臨著諸如氣候變暖、資源消耗等共同的問題,對於這些憂患,我們都可以從《周易》中找到解除的智慧。

《周易》是潔靜精微的學說。我們知道,蓮藕生長在淤泥之中,可蓮花卻潔靜美麗,生活的現實紅塵滾滾,但生活的真理卻潔靜精微。《周易》幫助我們在人世的紅塵和泥濘之中找出潔靜的真理,在浮躁粗俗的社會現象中呈現精微的智慧。《周易》六十四卦,可以視為社會、人生中的六十四種變化現象,代表了世界萬事永珍的典型,它們喻示了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的自然、社會、人生的規律,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明智對策。

為何易經被稱之為六經之首?

“朝乾夕惕”、“自強不息”,這是人生勵志最基本的原則;“柔順含弘”、“厚德載物”,這是為人處世最得人心、能致長遠的品德。“作事謀始”,提醒人們做事要慎初,真的謹慎就是“履虎尾”也能平安。做大事必須廣泛團結,“同人於野”,成大功必須“順乎天而應乎人”。要想無往而不利(六爻皆吉)就記住低調做人“卑以自牧”,有功而不居(勞謙)。要想生活幸福必須從“富家”做起,而想“富家”就先要“言有物而行有恆”,把專長的行業做到底。凡事要想得開,明白萬事“無平不陂,無往不復”。

《周易》出現兩千多年了,但是它的一句句箴言、一條條對策,好像是針對我們眼前的問題寫的,好像是先人為我們預先配下的一把把解開問題之門的金鑰匙。真的是經典永遠有用,經典永遠年輕。

TAG: 周易智慧潔靜萬事萬物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