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甘州再現楊家將雄風

——讀陳玉福教授長篇小說《八聲甘州之雲起》有感

王月明

宋朝楊家將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個故事傳頌了楊氏一門自金刀令公楊業開始,歷經四代,滿門忠烈,世代為大宋鎮守邊關,屢立戰功,在和強敵遼國的戰爭中多人陣亡,血染疆場。偏偏還有潘氏一門為一己私利,和楊家結成了世仇,老在宋國皇帝面前敬讒獻媚,說楊家的壞話,導致楊氏一門屢遭陷害。這個曲折感人的故事,透過民間的口口相傳,再加之小說、影視的形式傳播,拿今天的話來講,楊家將已經成為了一個流傳千年的大AP。

古城甘州再現楊家將雄風

著名作家陳玉福教授被張掖市、甘州區引進為特聘專家後,一心講好張掖(甘州)故事,為宣傳張掖(甘州)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接受《八聲甘州》的創作任務後,陳教授挖掘傳統文化,蒐集西部英雄素材,成功的書寫出了“八聲甘州”系列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八聲甘州之雲起》,塑造出了楊家將後人楊嘉謨為代表的楊家將英雄群體:楊嘉臣、楊俊、楊廣等戍守邊關、驍勇善戰、保家衛國的英雄形象。讀了這部書讓我們感受到這是楊家將在宋朝滅亡幾百年之後,在明朝後期又雄風再現,在保家衛國的戰爭中因功勳卓著而光耀門庭,再次引起世人的稱讚和關注。

戍邊抗倭的甘肅鎮總兵楊嘉謨在我甘州的歷史上確有其人。著名作家陳玉福教授堅持“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原則,將古甘州大地上很早就流傳著的楊家將故事深挖了出來。楊家謨是涼州人,19歲到甘州,在甘州度過了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據相關史料考查,武威涼州有座楊府,就是明末甘州楊嘉謨的祖上府第。涼州楊家“先祖相傳為宋將業之後,宋亡入蜀,居重慶府長壽縣。迨後祖斌以涼州所掌印,居涼州,後世子孫多襲職並落籍涼州。武威楊氏以楊勝為始祖,嘉謨系楊勝八世孫。楊嘉謨曾祖父楊佑(1483-1542),歷甘肅參將、副總兵、都指揮同知等職。祖父楊鰲,父親楊魁,皆當世軍官,封贈驃騎將軍。據《武威縣誌稿》記載,楊府中建有三官祠,從中可反映出楊家大將軍府邸規模宏大,莊嚴。

梳理《楊嘉謨墓誌銘》知道,明天啟六年(1626)和崇禎五年(1632)頒發的嘉獎楊嘉謨的誥命詔書,《涼州府志備考·楊氏家譜》《明史·列傳》《明史紀事本末》《明神宗實錄》《綏寇紀略》和相關人物傳記,以及有關明代歷史演義小說中散見的事略和楊氏後裔提供的許多資料,基本上為我們揭開了一代名將楊家謨的身世之謎。楊嘉謨號明宇,生於萬曆五年,暨1577年12月,1601年襲職陝西涼州衛指揮僉事,歷守備、遊擊將軍、平虜參將、甘肅副總兵、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驃騎將軍、甘肅總兵掛平羌將軍印、甘肅鎮總兵、薊鎮總兵等,除在古甘州任職外,還參加過著名的寧錦大捷、京都保衛戰。建功及封贈無數,曾受封明朝上柱國、光祿大夫、總兵、都督府左都督,官階屬正一品武官銜,於崇禎十五年(1642)五月因病去世,享年66歲,夫妻合葬於涼州東野佳城(今涼州區高壩鎮蜻蜓村楊家墳)。尤其是民間傳說中楊家謨在古甘州的英雄事蹟,再加上這些履歷和受封官銜,楊嘉謨無疑是二度崛起的群體楊家將的代表人物。而事實上,楊家謨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古甘州度過的。他受封上柱國、一品武官銜,功高位尊的重要時刻,就在甘州。他戍守甘州邊關,在和元蒙殘餘勢力作戰中功勳卓著,後期又和大將軍袁崇煥一道,北阻滿清鐵騎,南拒農民義軍,精忠報國、鞠躬盡瘁、苦苦支撐著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在袁崇煥遭受反間計被明王朝錯殺,楊嘉謨卸任薊鎮總兵兩年後去世,此時大明王朝也壽終正寢了。

著名作家陳玉福教授在十年前寫的《涼州楊家將》故事裡,就是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據教授自己說,因為十餘萬字的作品寫出來了,因為當時他對甘州不是太瞭解,還缺乏不少有支撐力的故事,所以這部作品就成了教授故事庫裡的一堆相對完整的材料了。這次他入住甘州後,出於宣傳張掖(甘州)的需要,又想到了楊家將後裔楊家謨在古甘州立下的赫赫戰功,這次重新拾起了《涼州楊家將》,擴寫成了今天的近50萬字的長篇小說《八聲甘州》。甘州在明朝屬九邊重鎮之一,曾任甘肅鎮總兵的楊嘉謨曾在此長期駐守,為戍守邊疆立下過汗馬功勞。

以上這是陳玉福教授之所以要創作這部煌煌鉅著的時代背景和故事來源。接下來是關於“西部文學”的話題。我在教授主持的“講好張掖故事”作家提高班上,多次聽教授講過這個沉甸甸的話題。西部文學究竟寫什麼?陳玉福教授自有他的觀點和看法:西部因為她的地理位置處於邊塞關隘、大漠戈壁,所以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是狼煙四起、刀光劍影。古代的西部人民在自然環境非常惡劣的條件下,依然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精神,紮根於這片熱土,湧現出了不少為人民、為國家抵禦外族的侵略而捨身忘死、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仁人志士。如霍去病、馬超、沮渠蒙遜、楊嘉謨等等,這些英雄人物都具備高遠的思想且胸懷壯志,遼闊無垠的西部是他們馳聘的疆場、稱雄揚武的地方,陳玉福教授的結論是:西部文學首先是英雄主義的文學。教授是這樣教導我們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在繼入圍矛盾文學獎大作《西涼馬超》之後,又創作了這部《八聲甘州之雲起》,發掘了西部又一位大英雄楊嘉謨,成功的演繹出了楊家謨的傳奇經歷。

《八聲甘州之雲起》出版後我是在第一時間在網上購買的。在讀這部書的時候,我感受到了楊家謨骨子裡銘刻著的精忠報國忠貞思想,既要應對蒙古瓦剌部的入侵,還要應對內部的宦官勢力和腐敗的上層官僚。尤其是腐敗的官僚階層,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一個個都是一副流氓嘴臉。故發生在內部的矛盾往往比外部的戰爭還要兇險和殘酷。主人公楊嘉謨就是在這樣的四面楚歌中多次被陷害入獄,甚至幾次推上了斷頭臺。教授一直給我們講,搞文學創作不要走高速公路,一定要走羊腸小道,且這羊腸小道還是不通暢的。我在讀這部書的時候,感受到的就是楊家謨死裡逃生的驚心動魄,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揪心故事。這種感覺在我們首屆作家提高班的全體學員中,都形成了共識,所以我們十位學員中有八位創了奇蹟,成功的寫出了八部長篇小說。有人說教授的最大長項是編故事,故楊家謨歷經坎坷又屢建奇功。其故事的曲折性比北宋的楊家將還要更勝一籌。

教授的長篇小說在充分尊重史實的基礎上,進行了合理的藝術想象,對楊嘉謨等人的精神思想、個性品質進行了生動刻畫,對他們精忠報國的崇高追求進行了有力弘揚,是一部有血有肉,有情懷有深度的歷史小說。小說場面雄渾大氣,情節曲折陡峭,節奏感明顯,充斥大漠風沙之氣,和豪放粗獷的雄壯陽剛之氣。大量的軍事場景內,也不缺少對女性的書寫,肅王女兒青崖郡主、戎裝女將程英、甘泉書院山長的女兒丁汀蘭都對楊家謨從相識到崇拜,到愛慕,在特定歷史環境下產生了高雅、纏綿的愛情故事。與小說主脈絡自然銜接,讀來使人感到新鮮,貼近生活,盡在情理之中。同時,作品對明朝末期的時代風物、社會風貌、官場制度等等均有展現,看過之後讀者對明朝的覆亡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僅如此,《八聲甘州之雲起》對於張掖市投資近十億元的甘州府城來說,是個福音。這座漂亮的古城主題修起來已經好幾年了,由於種種原因就是啟動不起來。如果我們在這部書上做做文章,還是一個非常好的主意。甘州在明代屬於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邊陲城市,曾經盛極一時,後來由於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甘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逐漸被人們遺忘了。本書的故事就發生在甘州,相信《八聲甘州之雲起》這部書問世以後,再改編成電視連續劇,透過各種途徑的傳播,甘州府城乃至甘州(張掖)這座絲路重鎮將再次吸引人們關注的目光,在新時代裡也將更加繁榮和輝煌。

作者:甘肅省作協會員、中國電力作協會員、民盟甘肅省委特邀研究員。現供職於甘肅黑河水電實業投資公司,出版有散文集《黑河濤聲》《走進平山湖 探秘大峽谷》。

TAG: 甘州楊嘉謨楊家楊家將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