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秩序的藝術風格

埃及是人類美術中最早形成“風格”的文明之一。

埃及人的美術和他們對死亡的認知有非常密切的聯絡。埃及人認為人在死亡之後,還有另一個延續的世界,因此,一切生前所擁有的,也必須借繪畫和雕塑來複制,帶到另一個世界去。

我們現在看到的埃及美術作品也大多數來自墓葬的發掘,它們重現了四五千年前埃及人的生活信仰。

幾何秩序的藝術風格

▲(蛇王碑/埃及第一王朝)

繪畫及雕塑的表現性,直接促成了早期文字的發展。繪畫在影象記憶上的複製,已經非常接近文字。例如《蛇王碑》,鷹代表了王室的守護神,蛇則代表了王室的國王。以蛇為象徵的國王,可以安穩地坐在宮殿的王位上,是因為有天上鷹神的保護,這和中國古代皇帝稱天子的意思類似。這塊石碑,可以說是用平面浮雕的方法來說明一件事情,因此,造型非常簡化,已經有象形文字的雛形,也可以聯絡到埃及更晚一些時候石碑上的象形文字。

因此,埃及人的美術,無論是繪畫、雕塑、建築,都脫離了史前藝術混沌的階段,在表現形式上開始有了一致的、可以延續與累積的“風格”。

這是一般西方美術史都以埃及作為最早起點的原因。

提起埃及藝術,金字塔是我們永遠無法繞過的最濃墨重彩的一筆——無數裁切準確的巨大石塊建築成的一座高聳巨大的帝王陵墓。金字塔是一個完全幾何的形狀,對稱、比例準確、線條精密。這些金字塔,從早期的梯形,逐漸發展成為後期準確、簡潔有力的三角形,是埃及美術風格完成的最高典型。

埃及的美術風格傾向於一種高度秩序的建立。無論是多繁雜的內容,多紛亂的場景,多曲折的情節,埃及人總是能把他們歸納成一種幾何形的符號——有條不紊地排列安置在規矩的空間之中。

幾何秩序的藝術風格

▲(石棺畫/約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786年)

上圖是中王國時代傑胡提納赫特的石棺畫,這塊石碑上的內容非常多,但是卻並沒有給人紊亂的視覺感覺。相對地,我們看到每一個主題,包括坐在王座上的法老王,置放在臺桌上的陶瓶陶罐,每一個事物都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埃及的美術,要求一種輪廓的清楚,無論繪畫或雕塑,造型邊緣的線條都被精確地表達出來。

幾何秩序的藝術風格

▲(阿布·新拜勒神廟/公元前1290—前1224年)

再看《阿布·新拜勒神廟》,人像兩手平貼身體兩側,左腳在前,右腳在後,正面平視前方,有一種莊嚴、端正、規矩的紀律之美,這是埃及人像美術最具風格的典型,它統攝了兩千年的埃及歷史。

幾何秩序的藝術風格

▲(巫女/埃及早王朝時期/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

有別於中國文明中以自然為主題的特徵,埃及早在早王朝時代(約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686年),就創作了造型簡潔、動態優美的赤陶女像,人像雙手高舉,翩翩起舞,省略了許多元素,但仍能傳達出女性的婀娜之美。這正是西方美術追尋人體美學最早的開端,也是埃及美術對後世的貢獻。

幾何秩序的藝術風格

▲(書記官/法國盧浮宮 攝影:阿七先生)

埃及的人像在雕刻時,重視整體塊面體積的完整,人像直立或端坐,大部分都是正面平視前方,兩腳併攏,兩邊絕對對稱,產生一種永恆靜止不動的美感。

在法國盧浮宮,有一幅《書記官》雕塑。在埃及,這一類書記像發現得很多,唯獨這一尊最富有藝術魅力:他那寬闊的前額,粗硬的眉尖,嘴唇略撅,似欲交談的樣子,瘦削的兩頰和一對深陷的眼睛,表達出一種文人的氣質。尤其這雙眼睛,原來用銅料鑲邊,雪花石膏填白的,瞳孔上還嵌著閃亮的水晶珠球。在他盤腿而坐的膝間,補充了一小塊磨光的黑檀木。這一切細節,以及五官上畫龍點睛的鑲嵌手法,使這尊石雕形象顯得栩栩如生。(資料來源:蔣勳《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麵包旅行-阿齊先生)

TAG: 埃及美術雕塑人像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