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持與方丈,寺與廟,師傅與師父,意義不同,別再傻傻地分不清

住持與方丈,寺與廟,師傅與師父,意義不同,別再傻傻地分不清!

住持與方丈,寺與廟,師傅與師父,意義不同,別再傻傻地分不清

中華漢語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同義詞,看似相同,但在不同環境下,意義卻相差甚遠,比如“住持”與“方丈”,“寺”與“廟”,“師傅”與“師父”等,就不能隨便亂用,然而現代人似乎早就傻傻地分不清,讓人貽笑大方還不自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簡單瞭解一下它們之間的區別!

一、“住持”與“方丈”

住持與方丈,寺與廟,師傅與師父,意義不同,別再傻傻地分不清

住持,

原為久住護持佛法之意,是掌管一個寺院的主僧。中國寺廟中真正有住持之稱的,是始於唐百丈懷海禪師,從此確立住持為寺院的最高職位的。受漢傳佛教的影響,道教全真派仿照佛教管理制度,也設有住持一職,掌管觀中大小事務。

方丈,

在道教中指古代仙人居住的島嶼,而在佛教中指寺院長老或住持的所居之處。唐百丈懷海建立住持制度後,方丈專指住持的居室,後轉申為禪林住持,或對師父的尊稱,俗稱“方丈”或“方丈和尚”。

住持與方丈,寺與廟,師傅與師父,意義不同,別再傻傻地分不清

一般寺廟都有住持,而方丈必須是上規模的寺廟群才能有,並且方丈可以兼任多個寺廟,而住持則不能。從現代意義來看,住持一般由寺僧民主推薦產生,而方丈則是由政府任命的一寺之主。如少林寺當家和尚釋永信於1999年被宗教主管部門任命為方丈。

二、“寺”和“廟”

住持與方丈,寺與廟,師傅與師父,意義不同,別再傻傻地分不清

“寺”,

在中國古代象徵天子的尊貴地位,最早指統治者設立的官府衙門,如大理寺和光祿寺等。

“廟”,

則通“妙”,意指得到妙法之地,古代先賢逝世都可以依律建立宗廟,供後人瞻仰或祭祀,如孔廟和關帝廟等。兩者地位不同,寺為天子朝廷所用,而廟則為聖賢之人所用。

住持與方丈,寺與廟,師傅與師父,意義不同,別再傻傻地分不清

佛教傳入中國後,“寺”特指和尚誦經居住的場所,而“廟”則是道教祭祀先人的場所。從現代意義來看,“寺”專指傳播佛教文化的地方,而“廟”則成為了緬懷和瞻仰先賢大咖的地方。

三、“師傅”和“師父”

住持與方丈,寺與廟,師傅與師父,意義不同,別再傻傻地分不清

“師傅”,

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時期,早期專指帝王之師,即太師和太傅的統稱可謂貴極人臣,後專指的是從事教學工作的人,清朝以後,隨著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興起,不僅教書先生,就連那些剃頭匠、木匠、搓澡的,甚至戲子、跳大神的都能稱之為師傅。從現代意義上看,師傅是對手藝人的一種尊稱。

“師父”

,最早出現在唐朝,指教書育人的先生或者老師,後來隨著佛教、道教的興起,“師父”成為對出家人的一種尊稱,這點從《西遊記》可見一斑。

住持與方丈,寺與廟,師傅與師父,意義不同,別再傻傻地分不清

從二者地位上講,“師父”明顯高於“師傅”,畢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從儀式上看,弟子拜“師父”要行“三拜九叩”的大禮,場面非常隆重正式;現代對於師者,傳授一般技藝學識者,可稱之為“師傅”,對於那些不僅傳道授業,更能解惑人生者,可稱之為“師父”。

住持與方丈,寺與廟,師傅與師父,意義不同,別再傻傻地分不清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發表不同意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TAG: 住持方丈師父師傅專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