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作品:美人李清照

楊雨作品:美人李清照

李清照到底是個啥樣人?要換在前幾年問這個問題,估計不會有爭議——鼎鼎大名的古今第一才女、宋代第一女詞人嘛。讀過幾年書的人都知道,中學課本選了那麼多名人才子的作品,可是古代歷史上惟一一位入選的女作家,就只有李清照一位。中國歷史上多少有名有姓的大文豪大才子,要在中學課本里露一下臉,這不是比“超女海選”還難上加難嘛!

這不?“李清照”也要“海選”了。據說有家影視公司準備拍一部表現這位曠世才女傳奇一生的電視連續劇《亂世佳人夢》,以超豪華陣容加盟兩岸三地的眾多明星,據說,還有韓國明星。但現在萬事俱備,就是主角定不下來。看來,前一段時間《紅樓》選秀剛剛轟轟烈烈地結束,“李清照”選秀恐怕又得天翻地覆一陣子了。

說起來,這“李清照”一個人的選秀似乎比《紅樓》十二釵的選秀還難,為什麼難呢?《紅樓夢》裡有兩個角色最難選,一個是秦可卿,字“兼美”,所謂“兼美”,那可是集中了所有美女的優點,比所有美女都美的演員,您說難不難選?另外一個更難選的角色是林黛玉,中國十幾億人呢,選啥都難,就是選美女不難,可林黛玉她不光是大美女啊,她可是《紅樓夢》裡最有才的才女。而且人家啊,還是天上的“絳珠仙草”下凡,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連曹雪芹都不敢正面描寫她的長相,一個人間找不到的美女加才女,這個演員難不難選?

難!太難了!

但是秦可卿和林黛玉再難選,都比不過選“李清照”的難。為什麼?秦可卿、林黛玉都是小說裡虛構的人物,《紅樓夢》洋洋灑灑幾十萬字,每個重要人物都刻畫得很詳細,什麼時候幹了什麼事,說了什麼話,甚至穿了什麼新衣服,披了什麼樣子的斗篷……照著它去演總能演個八九不離十。李清照就不同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那可都是男人們寫成的歷史,女人們要在歷史書上留個名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除非她的老公出人頭地,當了大官或者出了大名,博了個封妻廕子,夫貴妻榮,才能在正史上附帶著提那麼一筆。但附帶著提的這麼一筆也不是自己的名字,不是馬楊氏,就是朱劉氏。李清照的命也好不到哪兒去,她雖然嫁了個情投意合的丈夫,可惜丈夫又沒當過什麼大不了的官,還不夠資格在正史的光榮榜上占上一篇“列傳”。《宋史》裡面只有在她父親的傳記中附帶提了一句,說是有這麼個女兒,嫁了某某人,很有才華云云。要從這樣簡單的一句話,敷衍出她的一生來,你說難不難?

更難的還不在這裡,正因為正史裡沒李清照什麼事兒,野史裡可就是你來一句,我寫一段,把個李清照傳得神乎其神,越傳越邪乎。要說中國歷史上的美女、才女也不少了,可沒見過為了一個女人這麼吵來吵去的,吵了一千年,到現在好像還沒停下來的意思。一會兒把她說成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才女,一會兒又嗤之以鼻把她說成是一個只會無病呻吟風花雪月的小女人;這個人把她描述成一個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的絕代佳人,那個人又罵她是搔首弄姿晚節不保的蕩婦;有人說她是溫柔賢淑的大家閨秀,還有人,乾脆把她描繪成一個慷慨激昂指點江山的女革命家……

“李清照”選秀難哪!選一個花容月貌的美女不難,選一個出口成章的才女不難,選一個啼啼哭哭的小女人不難,選一個風騷妖豔的蕩婦不難,選一個笑不露齒的大家閨秀不難,選一個昂首挺胸的女革命家也不難,可是,要把這所有的“不難”集中到一個人身上來,可不就是難為編劇、難為導演、難為演員嘛!

不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越是難,才越有挑戰性,越是正史裡不寫,越是有人要替她立傳,替她正名,不僅電影電視劇蜂擁而上,連學者也不甘寂寞:2005年,《李清照新傳》問世;更絕的是,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蒐羅了200多個重要人物的評傳,從孔子一直評到孫中山,200多號人哪,其中只有一個女人——李清照!才女一轉眼又變成了思想家!最讓女人們揚眉吐氣的是,這回叫某某氏的可不是女人——在《李清照評傳》裡附帶了她的丈夫趙明誠評傳,總算是讓這位千古“第一丈夫”“李趙氏”也妻貴夫榮了一把。

好了,言歸正傳,我們倒要看看,李清照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把我們中國人為難成這樣了,還偏偏要迎難而上,不把李清照說個一清二楚誓不罷休?這位古今第一奇女子,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還能讓一千年後的女人們還屢屢為她流淚嘆息?讓一千年後的男人們屢屢懊惱不已,“恨不於此人同時”,哀嘆自己晚生了幾乎整整一千年?

首先,李清照是位才女,這一點,一千年來幾乎就沒人否認過。可她畢竟首先是個女人,一個女人再有才,也不至於吸引這麼多眼球盯著她一個人看,她還必須得漂亮才行。宋代跟我們現在可不一樣,現在是美女看膩味了,審美疲勞,所以女人們拼命扮醜,越醜越容易出名。可宋代還是個審美的年代啊,而且審美的口味還非常挑剔。女人嘛,最好是美貌加智慧,才貌雙全,秀外慧中,才符合當時人們對才女的審美期望。奇怪的是,一千年來,那麼多關於李清照的野史逸聞,那麼多關於李清照指手畫腳的評論,都是爭她有沒有才,有沒有德,就沒有一個字評價她的長相。哪怕從她31歲時的那幅畫像,因為年代久遠,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但是,關於李清照的長相,有兩點是可以推測的:

第一,從遺傳學角度來看,李清照的長相也不應該是“恐龍”“鱷魚”之類,因為《宋史》說她的父親李格非“俊警異甚”,長得非常英俊,是個大帥哥。女兒長得像父親哪,遺傳學上都這麼說:子女智商繼承母親,相貌繼承父親。所以從優生優育的角度來看,夫妻相配不應該是郎才女貌,而應郎貌女才——討老婆要討學歷高的,嫁老公呢要嫁長得帥的。李清照運氣好,她的父母,都是才貌雙全,無論繼承哪一方,她都應該是個大美女。更何況,李清照出生不久,李格非就開始官運亨通,應酬很多,來往交際的都是當時的一些名士才子。女兒從小就很聰明,詩文歌賦無所不通,出口成章,李格非很為這個女兒感到驕傲,所以,他和朋友們之間的交遊唱和就常常帶上小清照,讓她從小接受良好的文化薰陶。這些個名士才子哪個不是“審美”高手啊?如果李清照僅僅是聰明伶俐,長得卻很對不住觀眾,李格非敢把這個小“恐龍”帶出去到處招搖?就憑這,也可以想象李清照就算不是個絕色美女,至少也是個非同一般的美女。不信,去看看李清照的詞就知道,李清照對自己的美貌那是相當有自信的,她不是這樣寫過嗎: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減字木蘭花》)

這首詞寫的應該是她結婚以後的事情了。你看,春天的花開得多漂亮啊,鮮紅鮮紅的,還帶著清晨的露珠,李清照忍不住買了一枝最漂亮的來插在頭髮上。女為悅己者容啊,戴花總不是為了自個兒照鏡子孤芳自賞吧?還得給人看哪!給誰看?當然是給她的丈夫趙明誠看了。怕丈夫說自己還不如花好看呢,就故意地把鮮花斜斜地插在雲鬢上,在老公面前扭過來晃過去,一定要老公說說看:到底是老婆漂亮,還是花兒漂亮?雖然詞裡面沒有說趙明誠怎麼回答她的,但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出,看著這樣嬌滴滴的美女妻子,那趙明誠還不酥了半邊骨頭去?

第二,從當時的審美潮流來看。李清照的長相是既符合宋代人審美眼光,又符合我們21世紀當代人的審美眼光。為什麼這麼說呢?宋朝跟唐朝不一樣,唐朝是以胖為美的。楊貴妃就是胖美人們的驕傲,楊貴妃胖到什麼程度?據說夏天她都不敢睡竹蓆,就是因為怕她的細皮嫩肉卡到竹蓆縫裡面去了。關於她的胖,還有個小故事:一天唐玄宗李隆基一個人在書,正看得投入呢,沒注意楊貴妃已經悄悄地來到他身後,拍拍他的肩膀問:“嗨,三郎,看什麼書看得這麼認真哪?”李隆基一聽是楊貴妃的聲音,故意裝作手忙腳亂地把書藏起來。這一急一藏,反而把楊貴妃的好奇心勾出來了,非要問他看的是什麼書。李隆基皮笑肉不笑地說:“偏不給你看,怕你看了要生氣”。楊貴妃一把搶過書一看,原來是《漢成帝內傳》,李隆基正好看到這一段:漢成帝最寵愛的女人——趙飛燕能夠在人的手掌心裡輕舞飛揚。李隆基笑著看楊玉環:“你不怕,隨它什麼風都吹不動你!”楊貴妃假裝生氣,說:我雖然胖,可我的霓裳羽衣舞跳起來一點都不比趙飛燕差吧?

到了李清照的時代,楊貴妃似的以胖為美早成了過去式,宋代是以瘦為美的。不光是人瘦,宋代人連寫詩作畫都很崇尚“瘦硬”美,所以宋代文人筆下的美女也就一個賽一個地瘦:比如說歐陽修的“清瘦肌膚冰雪妒”,柳永的“自家空恁添清瘦”,蘇軾的“冰肌自是生來瘦”,黃庭堅的“抱琵琶、為誰清瘦”,秦觀的“消瘦、消瘦”,周邦彥的“玉骨為多感,瘦來無一把”……男人們這麼喜歡骨感美人,時代風氣就都按照男人們的喜好來打扮女人了。李清照雖然是特立獨行的才女,可在這一點上並不怎麼叛逆。看李清照31歲時候的畫像就知道了——削肩細腰,一口風都吹得起的樣子,典型的古典瘦美人。李清照還有個相當有名的外號,叫“李三瘦”,因為她在詞裡,寫過三句帶“瘦”字的經典名句,一句是“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一句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另一句就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詞,有的是說花瘦,有的是說人瘦,還有的是說花已經很瘦了,可是人比花更瘦!李清照大概怎麼想不到,一千年前中國人的審美潮流,在一千年後又得到了遙遙呼應,20世紀以來,“瘦”又成了人人追捧的時尚。

雖然李清照的美貌最終被她的才名所掩蓋,留傳下來關於她的評論,都是關注她的才華甚於美貌,但是就像現在的世俗眼光一樣,無論任何朝代,對一個女人的評價,總是從容貌開始的。女性的美始終是這個世界的最美。這樣的話也許會讓女權主義者憤怒,可是,一千年前,沒有女權主義。

那樣的年代,只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條,一個女人,如果長得很漂亮,就可以成為美女,成為女人中的佳品;如果有才又有色,那便是極品;如果有才又有色還沒有讓才色掩蓋了德,那簡直就是神品了。遺憾的是,縱觀中國文學兩千多年的歷史,佳品盡有,極品寥寥,至於神品?那就更要好好斟酌了。因為“道德”這個東西,往往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改一個朝換一個代,道德標準很可能就會天翻地覆,甚至在同一個時代,不同的思想派別,關於道德的論爭也可以眾說紛紜、互不買賬。晉代就有一位才色德三者俱全的神品女人——謝道韞。謝道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將鵝毛大雪比喻成漫天飛揚的柳絮,受到她的叔父、鼎鼎大名的宰相謝安的稱讚。於是後來凡是誇女人有才就說她是“詠絮之才”,這個典故就是從謝道韞那兒來的。唐朝有一句很有名的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謝家可就是謝道韞她孃家,而王家呢,就是謝道韞的婆家:謝道韞是東晉安西大將軍謝奕的女兒,而她嫁的就是東晉最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子王凝之,王謝兩大家族的富貴風流,被謝道韞一個人佔全了。

謝道韞生活的晉代和李清照生活的宋代,有一個很大的不同:晉代的才子佳人展示才華的方式,主要是透過“清談”。所謂清談,就是就某一個文化問題進行長時間的辯論,很像今天的辯論賽,不但分正方、反方,還有裁判來判決輸贏。而宋代的才子佳人呢,主要是透過“填詞”來展示才華。於是,兩位才女也就分別透過這兩種方式來展示自己,成為各自時代的“學術超女”、“文化超女”。關於謝道韞的辯論才華,有一個著名故事:有一次王家主辦一場重要的辯論賽,當時辯本素材來自微信公眾號丁中廣祥論的一方是謝道韞的小叔子,東晉著名的大書法家王獻之。王獻之在辯論賽中漸漸落了下風,抵擋不住“對方辯友”的唇槍舌劍。要知道,王家在東晉是何等地位,要是輸了,那還不臉面丟盡?正在尷尬的時候,謝道韞派了個貼身丫鬟,款款地走到論壇前,遞給王獻之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願為小郎解圍”。意思就是,我可以幫小叔子繼續辯論。王獻之一看,求之不得啊,馬上在辯論賽場掛了一面簾子。大家只看到簾子後面一位風姿綽約的女子,聽到她一連幾個小時侃侃而談,讓本來氣焰囂張的“對方辯友”硬是找不到還擊的機會,最終由裁判宣佈,此次辯論由王家獲勝。

更巧的是,東晉末年,謝道韞同樣遭受了國破家亡的命運,丈夫在混亂中被殺死,而一介弱女子謝道韞硬是保護著三歲的小外孫,義正詞嚴,把海盜頭頭孫恩給鎮住了,一番滔滔不絕的說教後,孫恩不僅大發慈悲,刀下留人,還派手下將她祖孫倆護送回家。

李清照的命運跟謝道韞還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一樣是出身名門世家,一樣是舉世聞名的美女加才女,一樣經歷了國破家亡的不幸命運。但謝道韞比李清照幸運的是:謝道韞在道德方面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瑕疵,丈夫死後,守節終身,最後還在《晉書》的《烈女傳》裡面佔了一個位置,算是為自己蓋棺論定,立了個貞節牌坊。李清照就沒那麼幸運了,雖然她是名副其實的“詠絮之才”,又是名副其實的絕代佳人,在後代的名聲遠遠超過了佔盡王謝風流的謝道韞。但李清照的處世態度,她的人生經歷,她的“晚節不保”,又給道學家們留下太多的話柄。也是,誰讓這個本來應該高高在上的名門閨秀,卻偏偏緋聞不斷呢?在中國兩千多年來的美女譜中,李清照算一個才貌雙全的極品,那是沒有任何疑問的。問題是,李清照算不算得上是才、色、德三者俱全的神品呢,那就要留待各位觀眾來進行一番品評了。

TAG: 李清照謝道韞才女美女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