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之後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定几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

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對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國君尊師重禮,那整個國家就會掀起尊師重禮之風。

國君敬老愛幼,整個國家自然也就人人尊老愛幼。

一個國君讓賢敬賢,那整個國家都會處在一種賢者在位的良好局面。

《禮記》記載:“古之道,五十不為甸徒,頒禽隆諸長者”(注:《禮記·祭義》)。即是講,五十歲以上的老人不必親往打獵,但在分配獵物時要得到優厚的一份。跟長輩說話,也有禮儀可講,如《養蒙便讀》裡就說:“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注:《養蒙便讀·言語》)。孟子更是直言道:“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注:《孟子·告子下》)。

溫情脈脈,有序和諧的人際關係,不管過去還是現在,都是那些滿懷恭敬心,甚至看不見的禮在維持。

今天,我們要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禮儀文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傳承禮時,要做到貴在適宜,不過猶不及,也要與時俱進。

任何一個文明社會,任何一個文明民族,人們總是十分注重文明禮貌。因為禮貌是人類社會據以促進人際交往友好和諧的道德規範之一,是構建起與他人和睦相處的橋樑。它標誌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反映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中華民族歷來就非常重視禮,敬畏規則,知書達禮,以禮待人。其中許多耐人尋味的經驗之淡,無論過去和現在,都給人以啟迪。

尊禮,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是,待人以誠。

與人相處,以誠當先。而這個“誠”,應是出自內心的誠意,是誠於中而形於外,而不是巧言令色,或是徒具形式的繁文縟節。《禮記》說:“夫禮者,自卑而尊人”(注:《禮記·曲禮上》)。以誠待人,自能真心換真心,否則的話,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逝人傷;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

為人處世,貴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不責人所不及,不強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文中子·魏相》)。

其次,禮尚往來。

《禮記》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注:《禮記·曲禮上》)。禮尚往來,其背後是一種知恩,感恩的素養在支撐。

孔子的“以德報德”,“以直報怨”,講的就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養和最佳處事法則。真正的情誼一定是誠而簡的,正如《莊子·山木》篇說所說:“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孔子出使到別的諸侯國,行聘問禮時,拿著圭,恭敬而謹慎,好像舉不起來的樣子。向上舉圭時,好像在作揖,向下放圭時,又好像在給人遞東西。神色莊重,戰戰兢兢;腳步緊湊,好像在沿著一條線在走。在贈送禮物時,顯得和顏悅色。與本國君臣或是外國君臣舉行非公事的私下會見時,則顯得輕鬆愉快。”

最後,我們大家一起再讀一遍:

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什麼是“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TAG: 桓榮禮記相交禮尚往來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