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市井平民到底怎麼喝茶、吃飯?馬伯庸帶你夢迴唐朝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實習生 張欽

“如果你來給《刺客信條》寫劇情,你會把背景設定在哪裡?”

2016年,在知乎上看到這條關於遊戲的討論問題,馬伯庸腦海中最先浮現出來的是,唐代的長安城。他寫下一段應答文字。他描繪了這樣一幅盛世長安的畫卷:俯瞰長安城,一百零八坊如棋盤般排布,晴空之上一頭雄鷹飛過。鏡頭逐漸拉近,最終落在了長安縣西市。一個披著波斯長袍的客商自熱鬧的西市大門緩緩進入,迎面是一個寬闊的十字路口……

長安市井平民到底怎麼喝茶、吃飯?馬伯庸帶你夢迴唐朝

這段文字得到網友熱烈反響。贊其“畫面感撲面而來”“想看拍出來的成品”。意猶未盡的馬伯庸,研讀史料、構思故事,最終完成一部小說,即《長安十二時辰》。盛唐時期,都城長安。上元節。“刺客”狼衛醞釀發動大規模騷亂,不良帥“死囚”張小敬,與神通李必一同拯救長安百姓。亦正亦邪的主角張小敬從一個死囚搖身一變成為長安城的拯救者。“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遊俠,“行於暗夜,侍奉光明”的刺客,上演了一場“大唐反恐二十四小時”行動。

長安市井平民到底怎麼喝茶、吃飯?馬伯庸帶你夢迴唐朝

當下,由雷佳音、易烊千璽等人領銜主演,改編馬伯庸小說《長安十二時辰》的同名電視劇熱播。口碑“炸裂”:國產古裝劇中少有的良心劇。連原著作者馬伯庸本人也成為一玫劇迷。影視化的《長安十二時辰》讓馬伯庸本人感到驚喜,“劇版能把這麼絢麗多彩的長安展現出來,應該說是超過我預期的。”劇中歌女許鶴子著霓裳梳高髻,以一首《短歌行》花車斗彩,這一幕歌舞昇平的盛世景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歷史中的長安鮮活起來了。”

長安市井平民到底怎麼喝茶、吃飯?馬伯庸帶你夢迴唐朝

影視改編成功,有綜合因素,其中離不開小說文字中的細節紮實。關於唐朝,歷來對其宮廷恢弘、帝王將相進行視覺再現的影視作品,並不少見。《長安十二時辰》最讓人感到走心的部分是,讓讀者更深切觸控感受到唐朝的百姓日常,風土人情。唐朝人到底怎麼喝茶、吃飯,男子外出怎麼花錢,女子出門佩戴什麼首飾,甚至長安城下水道走向,是我們想要親眼“肉測”的。

長安市井平民到底怎麼喝茶、吃飯?馬伯庸帶你夢迴唐朝

對於善於講故事的段子手、職業作家馬伯庸來說,寫歷史題材的小說,最大挑戰往往不是編故事和塑造人物,而是的精準描摹一個時代的生活細節。馬伯庸自己也堅信,細節描寫是體現時代風貌最重要的一個手法。他為此去查閱大量資料,研究論文和文物考古報告,跟一些喜歡唐史的朋友交流,去西安數次實地考察,希望離那個真正的長安城更近一些。

作為一名80後作家,馬伯庸的寫作有一個特點:從歷史中發現有趣的蛛絲馬跡,從古代題材中尋找到現代意義,在此基礎上進行故事講述。馬伯庸常說:“那些沉寂於歷史中的細節太迷人了”。2014年,從朋友那裡聽到萬曆年間徽州一樁民間稅案騷亂事件的馬伯庸,對當時一位參與者把涉案的一百多件官府文書、信札、佈告、奏章、筆記等蒐集編纂而成的一本合集——《絲絹全書》,產生了很大興趣。書中將這起案子如何而起,如何演變,如何激化成民變,又如何收場,詳盡過程,進行了詳盡的記錄。從中可以看到鉤心鬥角,人心百態,以及當時官場和民間的各種潛規則,用馬伯庸的話來說就是“簡直比電視劇還精彩”。

長安市井平民到底怎麼喝茶、吃飯?馬伯庸帶你夢迴唐朝

在中國歷史上,史書記載的多是宏大敘述,記述物件多是廟堂之上,帝王將相。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樂,社會底層民眾的心思想法,往往會被史書忽略。很少有一個地方性事件能夠儲存下來如此全面、完整的原始材料。像《絲絹全書》這種資料的存在,是極其罕見的。這給馬伯庸極大的啟發。在他看來,這種史學意義上的“起死人,肉白骨”,已具備了文學上的美感。興奮之餘,他迫不及待地想跟別人分享這個發現。最終這也導致了馬伯庸新書——《顯微鏡下的大明》的出爐。

長安市井平民到底怎麼喝茶、吃飯?馬伯庸帶你夢迴唐朝

在《長安十二時辰》,馬伯庸的這一思路依然延續。現在用宏大視角敘述歷史的作品很多,動輒大軍征戰或者是宮鬥、朝堂碾軋,反而缺的是對普通老百姓喜怒哀樂的描摹。馬伯庸選擇的切口很獨特:看看普通百姓到底怎麼生活。人們對濃妝豔抹的輝煌場面並不陌生,鼎盛繁華、權貴鬥爭、爾虞我詐,但人們很少有機會肉眼看到長安城市井和平民的那一面,早上起來大家在幹什麼、中午是要幹什麼、晚上要幹什麼、怎麼過日。

嚴格來說,馬伯庸算不上是嚴肅的純文學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或許看不到多少文字的美感,或者多麼深邃的思考,或者巧妙的藝術創新手法,但他作為一個通俗作家,他善於歷史鉤沉,並將之用好看的故事,將歷史知識面向大眾進行普及,也很有意義。比如徽州絲絹案,研究它的學者很多,馬伯庸的講述裡並不是什麼新奇的突破。他自己也承認,“我只是一個轉述者、一個翻譯官。我的職責,只是把原始史料和諸多學者的成果總結出來,用一種比較輕鬆的方式分享給大眾。”

很多時候,講出一個吸引人的故事,把生動的細節描述出來,比起傳輸一個結論,一個判斷,往往更讓受眾真正記憶深刻,並真正有所感悟,有所觸動。

TAG: 馬伯庸長安長安城十二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