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女當眾垂淚,此文人念出一首詩,解開了她的來歷之謎

舞女當眾垂淚,此文人念出一首詩,解開了她的來歷之謎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高峰之一,唐人灑脫,喜好飲酒作樂,席間觀看舞蹈表演,也就有了不少以此為職業的舞姬。對於她們而言,霓裳羽衣舞太過高調,劍舞過於英武,有一種舞蹈火遍大江南北,那就是柘枝舞。

這種舞蹈,從西域傳來,風靡唐朝全國上下。唐人留下的詩歌中,也不乏對其描述的,比如白居易的《柘枝妓》,又比如李群玉《傷柘枝妓》。可惜的是,這種舞蹈已經失傳,我們僅僅能從史料和沈括的《夢溪筆談》中大致瞭解,它是由兩位女子藏在蓮花形的道具中,隨著花瓣的張合,女子隱隱綽綽在其中起舞,讓人回味無窮。

舞女當眾垂淚,此文人念出一首詩,解開了她的來歷之謎

柘枝舞一度盛行,在長安,杭州、常州、洪州、潭州等地都有記載。本文的故事,就發生在潭州(今長沙)。

唐文宗太和七年,宗室李翱擔任潭州刺史、湖南觀察使。他喜歡好交朋結友,經常邀人飲宴。有一次,賓客們欣賞到了柘枝舞。曼妙秀麗的少女表演的舞蹈,讓主賓都如醉如痴。可是,席間唯有一人,發現了舞姬的異常。

原來,表演柘枝舞的兩位舞姬之中,有一位少女面帶淡淡的愁容,甚至幾次垂淚,正是強顏歡笑。大部分的人,都已經喝得有點多,甚至沒有能夠注意這些細節。只有席間一位叫做殷堯藩的人,看到了這一點。

舞女當眾垂淚,此文人念出一首詩,解開了她的來歷之謎

殷堯藩可謂一個奇人,後人評價他喜好山水,因為他曾有句名言:“一日不見山水,便覺胸次塵土堆積,急須以酒澆之。”小珏總認為,憑藉這句話,應該認為殷堯藩好酒更勝過於好山水。不過,在那一場宴會中,殷堯藩似乎沒有喝醉。他看到歌姬有些可憐,突然還在電光火石中想起了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著名詩人韋應物,時任蘇州太守。殷堯藩現在是作為李翱的幕僚,來到潭州。在此之前,他與韋應物來往密切,多次出入韋府。而且,殷堯藩確信,席間跳舞流淚的那個舞姬,就是韋應物的小女兒!他與這個女子見過多次,一定不會錯。

舞女當眾垂淚,此文人念出一首詩,解開了她的來歷之謎

此時,殷堯藩情不自禁地站了出來,向賓客表明,自己要為舞姬獻詩。在唐朝,這樣的行為司空見慣,畢竟那是詩人的國度,說不定還能產生一段紅粉佳話。於是,殷堯藩緩緩吟誦自己的詩歌:

潭州席上贈舞柘枝妓

姑蘇太守青娥女,流落長沙舞柘枝。

坐滿繡衣皆不識,可憐紅臉淚雙垂。

這首詩意思並不複雜,甚至連歌姬也聽懂了,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放聲大哭。賓客們都很詫異,紛紛上前詢問來由。舞姬這才說出了自己確實是姑蘇太守韋應物的女兒。因為母親是妾室,被嫡妻所排擠,這才流落外地。她也怕說出來丟了父親的臉,所以一直隱忍不發。

舞女當眾垂淚,此文人念出一首詩,解開了她的來歷之謎

李翱更是驚得連下巴都要掉地上了,他性格大度豪放,沒有怪罪歌姬,更沒有怪罪殷堯藩,反倒是在自己的幕僚中,挑選了一個不錯的年輕為人,撮合兩人結為佳偶。

話說回殷堯藩,他一舉三得,既解救了舞女,又讓她有了歸宿,還留下了一首頗為不錯的詩歌。然而,彷彿冥冥之中自有福報。他在後來的科舉考試中,本來已經落第的,但因為尚書為之鳴不平,竟然又重新選為進士。當日他救下弱女子,後來他也被人相助,豈不是有種說不清的巧合?

TAG: 殷堯藩舞姬潭州韋應物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