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讀一點書,踏踏實實地進步

前天寫日記的時候,寫了一句話:

每天讀一點書,都會有新的認識和收穫

。讀書真的能讓人感到內心的安靜。

最近的生活狀態大概也是這樣,白天有課則上課,空閒時間就在圖書館裡看看書,或者與好友聊聊天、分享新鮮事;忙的時候就處理好手中的事情;除了睡覺在寢室裡,其餘時間幾乎都在寢室外,聽不到室友旁若無人般打遊戲、罵隊友,聽不到室友與物件甜言蜜語打影片電話,心裡的煩惱也少了許多。或許是和最近的天氣有關,不冷不熱,微風正好,若是極熱極冷,或者是太陽毒辣、大雨傾盆,一切都會沒了興致,除了吃飯便是睡覺。

現在短期的想法是趁著有空,多看點書、多寫點東西、多拍點照片,鞏固好學過的內容、學好沒學懂的知識,踏踏實實地進步吧。

每天讀一點書,踏踏實實地進步

先後看完了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和林語堂的《蘇東坡傳》,簡要分享一下我的閱讀感受吧。

《江南三部曲》格非

從清末民初到新中國成立之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再到改革開放,時間跨度近百年,一個家族,三代人,夢起源於花家舍,也結束於花家舍。

《人面桃花》中的秀米,《江河入夢》中的譚功達,以及《春盡江南》中的譚端午,他們心中都有自己的烏托邦世界,都有自己的桃花源想象,三部曲讀完,最初的激情與理想還言猶在耳,不斷的追求與嘗試還歷歷在目,但換來的卻是永遠無法到達的終點。秀米得不到普濟人民的理解,譚功達得不到所轄群眾的理解,譚端午無法理解妻子龐佳玉,而佳玉也無法理解端午,最終百年的烏托邦夢溘然而逝,留給讀者無盡的幻想。

《蘇東坡傳》林語堂

“達則兼濟天下”,在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中可見一斑,就如同他自己所言“如蠅在食,吐之乃已”。越是如此,他的仕途越是坎坷,即宦海沉浮。敢於直言進諫,必然會遭到當朝小人的迫害,蘇東坡的仕途充滿坎坷,無論沉浮,他都保持著一種能影響周邊人的樂觀。

他和弟弟子由不同,子由“沉穩、實際、拘謹、寡言”,而東坡“輕快、開闊、好辯、天真、不顧後果”,敢於直言,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在朋黨之爭中,弟弟子由明哲保身不問世事,蘇軾仍然反對新法,關心陷於水深火熱中的百姓。

蘇軾對自己一生的概括,也是我記得最清楚的話:“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書中有一段話,我覺得特別準確地敘述了蘇東坡的形象:

我們未嘗不可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也快到了,我計劃在那天推送一篇不一樣的文章,和讀書有關,但不僅僅是讀書,目前還在準備,敬請期待。

TAG: 蘇東坡林語堂端午讀書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