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公認最好的清明詩居然是這首……

歷代公認最好的清明詩居然是這首……

本文摘自《

四時之詩:蒙曼品最美唐詩

作者:蒙曼

《曆書》有云: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

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

,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歷代詩人都曾在此萬物萌動之際留下佳作傳世,身為

大曆十才子之一的韓翃

又曾在大唐潑灑下怎樣的篇章,且聽蒙曼老師一一道來。

歷代公認最好的清明詩居然是這首……

清·明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韓翃·《寒食》

註釋

春城

:暮春時的長安城。

寒食

:古代在清明節前一到兩天的節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御柳

: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樹。

漢宮

:這裡指唐朝皇宮。

傳蠟燭

:寒食節普天下禁火,但權貴寵臣可得到皇帝恩賜的燃燭。

賞析

歷代公認最好的清明詩居然是這首……

01

先說說題目吧,這首詩的題目是《寒食》,可能有人會問,不是清明節嗎?為什麼會講《寒食》,還說是應節氣呢!

因為

現在的清明節,其實是古代上巳、寒食、清明三個節日的合併

。而且,更早的時候,上巳也罷,寒食也罷,都比清明的名氣大。

上巳本來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按照風俗,這一天要在水邊洗滌汙垢,祈求平安。孔子所謂“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講的就是上巳沐浴祭祀的風俗。

到魏晉南北朝,上巳的時間就固定在三月三日,節日的內容也變成了水邊的燕飲和踏青,杜甫《麗人行》裡:“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講的就是上巳遊春的風俗。

02

寒食是怎麼回事呢?

寒食節是在冬至之後的第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明節前的一到兩天。

這一天最重要的風俗就是禁菸火,大家都只吃冷飯,所以叫寒食節。

從漢到唐,寒食一直是民間第一大祭日,歷朝歷代都要放假,讓人回鄉祭祖掃墓。白居易所謂“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講的就是寒食節掃墓的情景。

03

那清明節又是怎麼回事呢?

清明本來不是節日,它就是一個節氣,因為“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所以叫作清明。

但是,大概是因為中國是農業大國,大家對節氣特別敏感吧,清明的地位從唐朝開始逐漸提升,到了宋朝以後,乾脆合併了上巳、寒食兩個節日,從上巳那裡接收了遊春的內容,又從寒食那裡接收了祭掃的內容,這才演變成了今天的清明節。

04

我們跟大家分享唐詩,除了講文字之美外,本來也是想幫大家瞭解一下唐朝人的生活。所以,我就來講講這首和清明節相關的,文字優美,內容也新鮮的

《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歷代公認最好的清明詩居然是這首……

01

先看第一句:“

春城無處不飛花

”。這句話寫得真漂亮。春城是什麼?不是昆明,不是廣州,而是

春天的長安城

。時唯春日,地屬都城,春和城連線,非常雄壯。

那無處不飛花呢?這是一個雙重否定,本來就是處處飛花的意思,但是雙重否定表示強烈肯定,所以,無處不飛花,又比處處飛花的感情要強烈。但是這些都不是這句詩中最精彩的部分。

最精彩的地方在哪兒?在“

”字。為什麼要寫無處不飛花,不寫無處不開花呢?因為開花就是開在地面上,是平面的,而飛花,則是從地上又飛到天上,這就是一幅立體的春光圖了。而且, “開 ”字多呆,“飛 ”字多靈動啊,

春風捲著繽紛落花,春風也卷著柳絮楊花,春風浩蕩,春花飛舞,這是多麼動人的場景啊。

一個“飛”字,詩眼就出來了。現在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首詩,但是知道 “春城無處不飛花 ”這句話,這就是煉字的力量。要知道,寒食在春分之後,已經算是晚春了。正是“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的時候,

一句“春城無處不飛花 ”,馬上,整個長安城春深如海、飛花撲面的景象如在眼前,真是一幅又輕盈、又壯闊的長安城春日全景圖。

02

第二句:“

寒食東風御柳斜

”。這是從全景轉到細節了。東風浩蕩,吹遍了長安城,當然也吹進了皇宮御苑。御苑中的柳絲隨風起舞,斜斜地飛上了天,這就是 “寒食東風御柳斜 ”。本來,風是無形無影,最難描述的,但是,這兩句詩,

透過花之飛、柳之斜,一下子讓我們感受到了春風的力量

而且,隨著這句“寒食東風御柳斜 ”,整個春光圖也找到了一個焦點。焦點在哪兒?在皇宮。如果我們看清了這個焦點,另一個問題就出來了。這裡的東風,真的就是指自然界的春風嗎?

其實在古代,春風往往不僅僅指春風本身,它還有帝王的意向,那在這首詩裡,是不是也如此呢?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

歷代公認最好的清明詩居然是這首……

01

再看下句:“

日暮漢宮傳蠟燭

”。這是從風景轉到人的活動了。焦點既然在皇宮,那麼,皇宮裡的人在幹什麼呢?“日暮漢宮傳蠟燭 ”,這裡詩人用的是漢宮,以漢比唐,是唐詩的傳統,所以這句“日暮漢宮傳蠟燭 ”,就是傍晚時分,從唐朝的皇宮裡走出了馬隊,傳出了蠟燭。

那皇宮裡為什麼要傳蠟燭呢?這就涉及寒食節和清明節的風俗了。按照唐朝的制度,寒食節這天,全國上下不能舉火,只有皇宮特殊,可以點蠟燭。那為什麼又要傳蠟燭呢?這就涉及當時的另一個制度了。

唐朝風俗,清明這一天由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以示恩寵。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賜近臣新火是在清明節,而天下禁火,只有皇宮可以點蠟燭是在寒食節。

我們剛剛說過,寒食節在清明節之前一兩天,所以,這裡面本來是有一兩天的時間差的,可是皇帝為了表明額外的恩寵,在寒食節的當晚就借賜新火這個風俗,往皇宮外賞賜蠟燭了,這就是“日暮漢宮傳蠟燭”。那麼是誰得到皇帝如此特殊的恩典呢?

02

最後一句:“

輕煙散入五侯家

”。所謂五侯,有兩個說法,一個是說,西漢成帝時,外戚尊貴,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都封為侯,合稱五侯。另一個說法是說,東漢桓帝時,宦官勢力強大,五個宦官(單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在同一天都封了侯,也叫五侯。

不管韓翃在這裡用的是哪個典故,得到恩典的都是皇帝身邊的親信權貴。因為寒食禁火,到了傍晚,整個長安城都暗淡下來了,這時,一隊人馬從皇宮裡出來,舉著高高的蠟燭,飛奔而去,

蠟燭的輕煙也隨風飄散,一路飄向了權貴人家。這兩句寫得真傳神,讓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

03

把這四句話合到一起,前兩句寫白天的風景,後兩句寫夜晚的風情,一幅長安寒食節的立體畫已經躍然紙上。場景呢,也隨著“飛 ”“斜 ”“傳 ”“散”這幾個動詞,從長安城轉到了皇宮禁苑,又從皇宮禁苑轉到了五侯豪門,轉得輕靈跳脫,神采飛揚。

這幅畫面的焦點是皇宮,那統領這些場景的力量是什麼?是東風,是東風在讓花飛,讓柳斜,讓煙散。這東風既來自自然,也來自皇帝,這才能結到“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結到皇帝的恩典。

白日飛花,夜晚飛煙,真是春風浩蕩,皇恩浩蕩,可是呢,又寫得那麼有靈氣,不沉不重,有如風舞落花。這就叫以清麗之筆,寫承平氣象。

歷代公認最好的清明詩居然是這首……

01

無怪乎這首詩一出來,連當朝皇帝唐德宗都深深折服。正好唐朝當時缺一個 “駕部郎中知制誥 ”,這可是個整天給皇帝寫材料的官,需要好文采。唐德宗馬上欽點韓翃。可是,當時在朝廷裡做官的韓翃有兩個,還有一個江淮刺史也叫韓翃。唐德宗怕別人誤會,還特意在韓翃的名字旁邊標註了“春城無處不飛花 ”,明確表態,就給這個韓翃。

這就是詩的力量

02

當然,也有人說,這首詩不簡單,它可不是一般的寫景頌聖,

這是一首政治諷刺詩,諷刺的是唐朝的宦官專權

。怎麼看出來的呢?看後兩句,“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剛才不是說,五侯的一個典故就是東漢的宦官五侯嗎?

唐代的宦官專權,可一點兒也不亞於東漢。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寫“輕煙散入五侯家”,不就是在諷刺皇帝寵信宦官,宦官驕橫跋扈嗎?有沒有道理呢?有道理。但是,就算韓翃真的在諷刺,這個諷刺也非常微妙,微妙到連唐德宗這個被諷刺的物件都沒看出來。

03

那我們到底怎麼理解這首詩呢?還是那句話,詩無達詁。

一首好詩,本身的意向是豐富的,每個人都能從自己的角度受到感發和觸動,有人感受到春深如海,有人感受到寒食風俗,有人感受到皇家氣象,當然也有人感受到了時代的悲哀和詩人的諷刺。

在這種情況下,詩人自己本來的意思,反倒已經隱退到背後,既沒有人能說清,也無須說清了。

04

最後說一說詩人

韓翃

吧。他是

大曆十才子

之一,是一位有成就的詩人,更是一個有故事的人。韓翃本是一位風流才子,當年天寶盛世,他憑藉自己的才華贏得了佳人柳氏的芳心,在長安過著你儂我儂的小日子。孰料安史之亂起,柳氏被番將沙吒利所奪,韓翃一介書生,無力與將軍抗衡,只能接受命運安排,從此蕭郎是路人。

本來故事就要以悲劇告終了,誰知半路又殺出一個有俠義之心的小將,幫韓翃把柳氏奪了回來。小將牽出了大將,大將又報告給了皇帝,事情彷彿越鬧越大,怎麼收場呢?唐代宗一錘定音:柳氏判歸韓翃。度盡劫波,有情人終成眷屬。如此傳奇的愛情故事被文人許堯佐寫成了小說《

柳氏傳

》,至今依然是唐傳奇的代表作之一,大家有時間不妨找來看看,絕對激動人心。

TAG: 寒食飛花蠟燭寒食節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