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周敦頤的傳世名篇《愛蓮說》

重溫經典:周敦頤的傳世名篇《愛蓮說》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註釋

1、蕃(fán):多。

2、獨:只,唯獨。

3、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

4、予(yú):人稱代詞,我。

5、染:沾染(汙穢)。

6、濯(zhuó)清漣(lián)而不妖:經過清水的洗滌但不顯得妖豔。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波,這裡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

7、不蔓不枝: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莖。蔓、枝,都是名詞用作動詞。

8、益:更,更加。

9、亭亭淨植:潔淨地挺立。亭亭,聳立的樣子。植,豎立。

10、褻(xiè):親近而不莊重。

11、隱逸:隱居避世。這裡指菊花不與別的花爭奇鬥豔。

12、噫(yī):感嘆詞。

13、鮮(xiǎn):少。

14、宜:應當。

譯文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朝的陶淵明只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十分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淤泥中長出來卻不沾染汙穢,經過清水的洗滌但不顯得妖豔,它的莖內部貫通,外形挺直,不橫生藤蔓,也不旁生枝莖,香氣遠聞更加清芬,筆直潔淨地挺立在水中,可以遠遠地觀賞卻不能靠近玩弄它。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喜愛,應當人很多了。

重溫經典:周敦頤的傳世名篇《愛蓮說》

文言知識:賓語前置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中“蓮之愛”即“愛蓮”的倒裝,意思是“喜愛蓮花,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

這裡是用

“之”

把賓語提到動詞前面,以突出強調賓語。“之”就是賓語前置的標誌,沒有實在的意義。

人物介紹

周敦頤:

(1017年—1073年),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諡號元公,道州營道樓田保(今湖南省道縣)人,世稱濂溪先生。北宋文學家、哲學家,是北宋五子之一。

重溫經典:周敦頤的傳世名篇《愛蓮說》

周敦頤是宋朝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其哲學思想的核心是“誠”。他的著作中《愛蓮說》最為人們所熟知。

賞析

嘉祐八年(1063年)5月,周敦頤應邀與一群文朋詩友遊玩聚會。興之所致,大家便相約寫詩作文。周敦頤揮筆而就名傳後世的《愛蓮說》。

重溫經典:周敦頤的傳世名篇《愛蓮說》

“說”

,是古代的一種文體,通常借某一事物,可以記敘事物,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議論,相當於現代的雜文,是闡述作者對各種問題的見解,行文崇尚自由活潑。《愛蓮說》就是說說喜愛蓮花的道理。

這篇文章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描寫蓮花高潔的形象;第二部分揭示了蓮花的寓意,分評三花並以蓮自比,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開端以花作引,表明託物寄興。“可愛”二字,包羅群芳,作為鋪墊。

重溫經典:周敦頤的傳世名篇《愛蓮說》

“晉陶淵明獨愛菊”

,陶淵明不肯為五斗米折腰,歸隱後飲酒賦詩,安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逸趣。“獨愛菊”,顯示陶淵明別具一格的雅緻。

重溫經典:周敦頤的傳世名篇《愛蓮說》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寫出了唐時,“世人”對於牡丹的偏好。與前面的“菊”形成強烈的對比,為接下來引出“蓮”鋪下了引子。

重溫經典:周敦頤的傳世名篇《愛蓮說》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這一連串的描寫,對蓮花挺拔秀麗的芳姿,清逸超群的美德,特別是可敬而不可褻玩的磊落的風範,作了有力的渲染。同時隱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對三種花象徵的不同性格進行了比較和品評。在作者眼裡,蓮花近於菊,卻不像菊那樣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現實的隱者。蓮花更不像牡丹那樣妖冶動人,以富貴媚人。蓮花出於汙濁現實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顯妖冶,實為百花叢中的君子。

重溫經典:周敦頤的傳世名篇《愛蓮說》

“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最後,作者深深的慨嘆:當今真正隱世者少,而趨炎附勢,追求榮華富貴的小人比比皆是,這現實世界之中,能有幾個志同道合的人?

作者以三種花分別暗喻了三種人生的價值追求,並且很明確地告訴了我們他的價值追求,他想要做君子。

君子和隱士相比,君子不避世,敢於擔當,“知其不可而為之”;和追求榮華富貴的人相比,君子不追求個人的權貴,而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作者透過對蓮花的愛慕與禮讚,表明自己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對高尚情操的崇奉,對庸劣世態的憎惡。

TAG: 蓮花牡丹喜愛君子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