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前周文王的臨終遺言,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易經》被稱為三玄之冠,是群經之首,也是大道之源。

《易經》是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多年的文化傳承,同時也是一部能夠充分反映出中國文化和東方智慧的鉅著,凝聚了上下5000年來歷代先賢們的智慧結晶。

易經的發展經歷了三代人,先是伏羲氏,後來是周文王,最後是孔子。

3000年前周文王的臨終遺言,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易經的發展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周文王在監獄對於伏羲氏八卦的研究。

時間回到3000年前,商紂王沉迷美色,不理朝政,並且只要對他有威脅的大臣,他都統統殺掉,姬昌也不例外,崇侯虎諂媚,說盡姬昌的壞話,於是這周文王就被關鍵了大牢,周文王在獄中受盡欺辱,故只能裝瘋賣傻,被囚禁七年,在獄中創造推演《周易》,對《周易》後世傳播起到重要作用,對上古時期的《易經》起到整理作用。

3000年前周文王的臨終遺言,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周文王在位第50 年的時候,感覺來日無多。臨終前,囑兒子姬發於病榻前,敦敦訓誡,史官記下了這段流傳千古的修身齊家治天下的秘笈,因是父子相傳,故被後人稱之為《保訓(寶訓)》。

周文王的這段遺言是這樣的:記住,要恭恭敬敬,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舜帝幼年時還在鄉間田野裡,芸芸眾生中的一員,在歷丘這個窮鄉僻壤的地方墾荒種植以維持生計。但他胸懷大志,雖身在鄉野,心懷天下,唯恐此生庸碌,就這樣他孜孜不倦地研習《中》的道理。既考慮自身的意願,又照顧到眾人之所需,按“中”中的要求為人處世。他用“中”的正直無私原則了平衡陰陽得失、評判是非曲直,都能得到好的結果。

3000年前周文王的臨終遺言,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求中可以說就是《易經》的核心思想了,細心的朋友一定會注意到,北京的故宮中和殿就有一塊十分顯眼的匾額,上書“允執厥中”四字,此“中”即是彼“中”。

話不能說太滿,這是求中,事不能做太絕這是求中,在高位做官懂得適可而止,這是求中。

易經是一本包羅永珍的書,擁有的智慧不僅僅是人生的,還能運用到現在的職場,生意場中。

《易經》在我國曆史上的地位很高,文化之源,智慧之海,生命寶藏。

讀雜書萬卷不如真經一部,這句話的“真經”指的就是《易經》

3000年前周文王的臨終遺言,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現在也有很多人研究,我讀的是圖解白話文版本的,因為文言文版本的晦澀難懂,而這個版本的,將看不懂的語言用白話文講給你聽,通俗易懂,將深奧的智慧用圖解的方式畫給你,大量豐富有趣的故事,再加上豐富的彩圖,看起來一點都不枯燥和乏味,還能沉浸其中。

圖文結合的形式,讀起來更加有趣。

3000年前周文王的臨終遺言,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關鍵是這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結合生活的案例,更加貼切人們的生活,從五行、天干、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從中學到的智慧可以運用到職場,生意場,還有生活中!

TAG: 易經周文王智慧姬昌伏羲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