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HERGOOSE.早教寶典】童言童語≠胡言亂語,不要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每個父母都曾為孩子開口叫出的第一聲

“爸爸、媽媽”

而喜悅,為孩子能咿咿呀呀地說出完整的字詞句而滿足。

可等孩子慢慢長大,想知道的、想問的、想表達的太多,爸爸媽媽是不是也越來越希望孩子不要發表太多的意見,不要總是說些“廢話”,希望能對父母言聽計從呢?

甚至感到厭煩,只要孩子一張嘴就很嚴厲的斥責:

“閉嘴!怎麼這麼多話”

【MOTHERGOOSE.早教寶典】童言童語≠胡言亂語,不要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同時又覺得:

“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說出來的也不可信。”

“孩子說的話太幼稚了,不實際。”

“孩子都很天真,他的意見沒有太大的作用。”

。。。。。

被打斷,也是被忽視

如果當孩子要說一件事情的時候,父母只是聽了一句,或者是聽了半句就直接打斷,不讓孩子再說下去了。這樣的行為本身,其實就是對孩子情緒的忽視。

孩子的某些話語可能在我們看來是“胡言亂語”,但這些“胡言亂語”裡藏著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有一次週末帶寶寶去春遊,剛好碰見飄飄灑灑的花瓣從枝頭落下,她開心地大喊:

“媽媽!媽媽!你看,是風的聲音!”

我正準備糾正她的“錯誤”時,突然好奇,孩子看到的風聲是什麼樣子呢?囡囡說:

“風聲是輕快的呀,你看花瓣輕飄飄的,那是風輕輕走過的樣子。”

我慶幸自己沒有打斷孩子的思考,也慶幸當時的突然好奇,沒有抹殺孩子的想象力。

【MOTHERGOOSE.早教寶典】童言童語≠胡言亂語,不要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很多時候父母不讓孩子把話說完,是因為在父母的心裡,孩子話說了一半,父母已經猜出來孩子要說的其他意思,所以不需要孩子繼續說下去。

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沒有耐心,當孩子話說一半的時候,父母已經失去傾聽的興趣。

在父母的眼裡,孩子是小的,孩子對世界認知也是少的,那麼孩子說的話感覺是沒有意義的。

但是孩子雖然還小,但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很多時候父母總是在不停地嘮叨自己的事情,幾乎沒有給孩子表達自己所思所想的機會。

被打斷,不利於親子溝通

朵朵在家裡是一個非常聽話的女孩,本身爸爸媽媽對朵朵也是非常疼愛的。當然,在生活中也不乏都是教育朵朵,如何對人對事,如何對人比較好,如何尊重別人。

但是有一次,朵朵的舅舅去朵朵家,朵朵再給做做端盤子的時候一直在挑不同的盤子,這時候讓媽媽看了心裡非常窩火

“你這是幹什麼,怎麼這麼不懂事。舅舅好不容易來家裡一次,你還在那裡挑盤子,你是在嫌棄舅舅嗎?”

朵朵嘟囔的小嘴好像要說些什麼,但是被媽媽一下嚷了回去,朵朵嚇得直接閉了嘴。

這時候被舅舅看到了,在舅舅的心裡,朵朵平時是非常的懂事的,而且對人也非常和善,朵朵這樣做肯定是有原因的。

舅舅耐下心來問朵朵為什麼要這樣做,朵朵吞吞吐吐地說:

“上次舅舅來看到舅舅喜歡盤子上帶花紋的,我只是想挑盤子上有花紋的盤子給舅舅用。”

【MOTHERGOOSE.早教寶典】童言童語≠胡言亂語,不要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這句話剛說完,朵朵的媽媽一下愣住了,如果不是朵朵的舅舅多問了一句,又誤會了孩子,這時候朵朵的媽媽非常後悔剛才自己對朵朵的態度。

其實生活中不僅僅是隻有朵朵這樣一個案例,很多生活中的父母都不懂得如何傾聽孩子說話,或者是直接打斷孩子說話,不知道讓孩子把話說完真的非常的重要。

每天都有很多孩子和父母說自己的事情,因為他們的父母是他們心中最親密的人,但如果每一次孩子說話,都會被父母誤解或者打斷,這種做法只會阻止孩子與父母的溝通,疏遠父母與孩子的關係。

親子之間的溝通交流是影響親子關係、孩子性格發展的重要方面。

不管是因為沒有時間聽孩子細說,還是覺得孩子的話沒有道理,當和孩子交流或者聽孩子說話時,都不要打斷孩子的話。

如果父母們能對孩子的傾訴多一點耐心,不急於打斷孩子的話,那麼孩子遇到事情時就會樂於向父母傾訴,與父母建立良好的溝通。

傾聽孩子的訴說,充分尊重孩子說話的權利。

孩子雖小,但他們也有獨立的人格和自尊,他們有表達內心的感受、闡述自己看法的自由。

【MOTHERGOOSE.早教寶典】童言童語≠胡言亂語,不要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建立良好的溝通,需要...

我們總愛以成人的思維方式去評判孩子所做的一切,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因此孩子因失去說話的權利或者自己的想法得不到父母的重視,只好將委屈和不滿埋藏在心裡,長此以往,做父母的就很難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這樣對孩子的教育就會無所適從。

另外,孩子的說話權得不到父母的尊重,父母不讓孩子把話說完,一方面不利於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孩子產生自卑情緒。

久而久之,孩子甚至會與父母產生對抗情緒,以致雙方相互不信任,產生溝通困難的問題,甚至還會造成孩子的不良心理。

【MOTHERGOOSE.早教寶典】童言童語≠胡言亂語,不要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戴爾·卡耐基說過:

“如果希望成為一個善於談話的人,那就先做一個致意傾聽的人。”

爸爸媽媽如果想要傾聽孩子的想法,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

向孩子顯示你正在聽他講話

孩子向父母訴說時,父母的關注表示父母對孩子的尊重和表示父母願意分享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當孩子開口向父母講話時,父母應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轉向孩子,與孩子保持眼神接觸,鼓勵他們繼續,輕輕地撫摸他們,或者問:

"怎麼了,為什麼?"

如果孩子做得很好,也應該說:

"你很棒。"

總之,及時迴應孩子的問題和情緒,讓孩子知道你在仔細地傾聽他。

告訴孩子你所聽到的以及你的想法

孩子說話時,無論你有多忙,一定要眼睛看著孩子,不要隨意插嘴,儘量表現出你聽得很有興趣。讓孩子發表他們的觀點,完整地聽他的講話,如果你在某一重要原則上表示不同意他的看法,應告訴他你不贊同他的什麼觀點,並說出理由。

在提出反對意見時不要過於武斷,不應否定一切。即使孩子是在信口胡說,也要控制你的情緒,不要妄下定論,直到完全理解清楚。

【MOTHERGOOSE.早教寶典】童言童語≠胡言亂語,不要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讓孩子投入談話之中

交談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同時,最好是在一種讓孩子與大人一樣有同等機會參與的輕鬆氣氛中進行。談話應自由自在,任意發揮。

不要有什麼儀式安排或預期達到什麼結果,嘗試著與孩子隨意交流觀點和看法。

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感受

孩子向父母訴說時,父母應安靜、專心地傾聽,但不給予評判。父母不必接受孩子的所有行為表現,而只是接受他的感受。

例如,孩子告訴父母他對小夥伴有多生氣,這時父母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可以安慰一下孩子,但父母要教育孩子不可透過嘲弄或打人來表達他的生氣。

做父母的千萬不能因為孩子,就疏忽了讓他們闡述自己看法的機會。一味的指責和粗暴的說教,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的癥結。

當然,父母也不要總是高居臨下地對待孩子,應“蹲下來”傾聽孩子訴說原委。孩子有值得稱讚的觀點,父母應表明支援的態度,即使孩子認識上存在誤區,也要循循善誘啟發開導。

【MOTHERGOOSE.早教寶典】童言童語≠胡言亂語,不要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傾聽孩子的訴說,是一把開啟孩子心靈窗戶的金鑰匙。

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細節都值得關注。我們不僅應該耐心地傾聽他說的每一個字,還應該讓他知道,父母是他的依靠,是他的支持者,也是他走向未來的動力和希望。

【MOTHERGOOSE.早教寶典】童言童語≠胡言亂語,不要再打斷孩子說話了!

TAG: 孩子父母朵朵傾聽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