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的演化之趣:誤會加附會,謬解復訛傳,諧音變形

作者:譚汝為

地名的演化之趣:誤會加附會,謬解復訛傳,諧音變形

從古至今,一些地名經過口耳相傳會產生變形:誤會加附會,謬解復訛傳,諧音變形,相當有趣。

(一)誤會加附會,謬解復訛傳

——“握髮殿”就變成了“惡發殿”。

五代十國時,吳越王錢鏐(音留)把首都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的皇宮命名為握髮殿。這個宮殿以周公“一沐三握髮”的典故命名,含蓄地昭示出這位帝王踵武前賢、為政勤勉的抱負;

但是當時京城的老百姓卻搞不懂其中蘊涵的深意。他們把這座皇宮稱為“惡發殿”,“惡發 ”是當時的口語詞,意為生氣、發怒。當地居民按自己的理解去解釋:“錢王怒即升此殿也。”

於是,“握髮殿”就變成了“惡發殿”。

地名的演化之趣:誤會加附會,謬解復訛傳,諧音變形

——“下馬陵”變成了“蝦蟆陵”。

漢朝大儒董仲舒的陵墓原俗名叫“下馬陵”。

其得名的理據是:朝廷明確規定,文武百官途經此地一律下馬步行,以示對先儒的尊敬。

可是後人卻因聲起意,稱這座陵墓為“蝦蟆陵”。唐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就有“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的詩句。

地名的演化之趣:誤會加附會,謬解復訛傳,諧音變形

——仙廟成了“陰曹地府”。

四川省酆都縣(今屬重慶市)城北隅有一座酆都山。

相傳漢朝人陰長生、王方平曾先後在這座山上修煉成仙。後來當地人在山上設立“陰王廟”,奉祀這兩位仙人。廟名“陰王”就是兩位仙人之姓的合稱。其結構當與“李杜”“元白”“韓柳”等相類。

但是民間卻把廟名“陰王”誤解成“陰間之王”,即“冥王”。於是,這座“陰王廟”就成了“閻羅天子祠”,酆都城便成了“陰曹地府”。

誤會加附會,謬解復訛傳,於是關於“酆都鬼城”的一系民間傳說便接踵出現並漸成系統了。

地名的演化之趣:誤會加附會,謬解復訛傳,諧音變形

——“御林”成“雨淋”,“丹朱”變“紅豬”。

江蘇某地有一座羽林將軍廟,民間搞不懂什麼“羽林”、“御林”之類,老百姓順口把它說成“雨淋廟”,於是這座廟就不蓋房頂,任憑雨水淋浸條件神像

山西有地名“丹朱嶺”,傳說丹朱是遠古帝王堯的兒子,曾受封於此地。當地百姓在丹朱嶺為“丹朱”祀神設廟,“鑿一豬形,以丹塗之”,就是塑造一頭抹上紅色的豬,擺設在神案上供人奉祀。(“丹朱”變“紅豬”)這類因聲起意的笑話實在多不可數。

地名的演化之趣:誤會加附會,謬解復訛傳,諧音變形

(二)諧音變形也很有趣

現今的一些地名產生於對原名的諧音變形。

——葛洲壩:“郭鄒”變身“葛洲”。

“葛洲壩”是湖北省宜昌市西北長江中的一座江心島。據說,這座小島上最早有兩戶居民,一家姓郭,一家姓鄒。

小島當初以兩戶原始居民的姓為名,叫“郭鄒”島,後諧音寫成“葛洲”島,後來由於在這裡修建了葛洲壩大型水利工程而名揚天下。

地名的演化之趣:誤會加附會,謬解復訛傳,諧音變形

——澳門:“蠔江”變“濠江”。

澳門古稱“蠔鏡”,稱其為“蠔”,是因澳門昔日灘塗多產蠔(牡蠣):稱其為“鏡”,是因澳門昔日的三個海灣——北灣、南灣、西灣——環抱狀如半邊明鏡。由於澳門位於珠江口,故又稱為“蠔江”。

後來當地文人覺得這個“蠔”字太俗,不夠典雅,便易“蠔”為“濠”。於是,澳門便稱為“濠鏡”或“濠江”了。

——“盡尾”與“集美”,大相徑庭。

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家鄉——廈門市集美村是馳名海外的勝地。此地景美、人美,名字也美——“集”眾“美”於一身。

其實“集美”最初的地名卻是“盡尾”,意思是“大陸的末端”,其名突出了這個沿海漁村地理位置的特點。

地名的演化之趣:誤會加附會,謬解復訛傳,諧音變形

——“濤鄰”為何變成“桃林”?

四川大學原有一所宿舍名叫“濤鄰村”,名取“與唐朝女詩人薛濤為鄰”之雅意。

後來人們也許是嫌“濤鄰”兩字寫起來太繁雜,或是不願為解說此名繞這麼大的彎,乾脆把它稱作並寫為“桃林村”。

易“濤鄰”為“桃林”,雖與初衷相悖,但亦與學府培育桃李的宗旨格調相諧相生。

——“二十四橋”實為“阿師橋”?

朱千華先生在《二十四橋今何在?》一文中,提出了“揚州二十四橋極有可能是與之讀音相似的‘阿師橋’”的新觀點。他論證說:“在沈括列出的那些橋名目錄中,筆者發現二十四橋與阿師橋讀起來極其相似。

杜牧將阿師橋變為二十四橋極有可能,因為這樣有兩個好處:

一者,可以符合詩歌對句時的字數要求;

二者,用二十四橋還可暗顯揚州作為水城橋多水美的特點。”(見《中華讀書報》1999年8月25日)文中提到沈括所列的橋名,是指《夢溪筆談·補筆談》記載的揚州二十三個橋名。朱先生久寓揚州,對“二十四橋橋名”的這個考證,令人耳目一新,且符合地名諧音變異的特點,可備一說。

地名的演化之趣:誤會加附會,謬解復訛傳,諧音變形

再如臺灣省的三個地名“基隆市”、“御使裡”、“蟠桃裡”,寓意古雅,但誰會想到它們的原名卻是“雞籠”、“牛屎崎”、“番婆裡”這樣鄙俗的地名。

在天津地名中,這類諧音轉意的也不乏其例,如紅橋南有一地名“梁家嘴”,早年此地住著姓彥與姓和的兩家人,地稱“兩家村”。後因其地緊傍河灣,狀如嘴形,故改稱“兩家嘴”。最後定名為“梁家嘴”,是天津方言口語發音迅捷順暢之使然。另如“西湖村”原名“徐胡圈”,“吳家窯”原名“五家窯”等等。

地名的演化之趣:誤會加附會,謬解復訛傳,諧音變形

(三)變俗為雅是主流:“糞場衚衕”與“奮章衚衕”

最為典型的地名音變,當數把粗俗不堪的北京舊衚衕名改造為文明典雅的新地名之舉。這種變俗為雅的地名改造,確實是北京市居民創造性的傑作。

把舊衚衕名“打劫衚衕”改為“大吉衚衕”,把“雞爪衚衕”改為“吉兆衚衕”,把“雞鴨衚衕”改為“集雅衚衕”,把“糞場衚衕”改為“奮章衚衕”,把“乾魚衚衕”改為“甘雨衚衕”,把“驢市衚衕”改為“禮士衚衕”,把“蠍虎衚衕”改為“協和衚衕”,把“母豬衚衕”改為“梅竹衚衕”,把“灌腸衚衕”改為“官場衚衕”等等。

這種地名改造,由於充分發揮了漢語諧音造詞的優勢,所以簡便易行。例如對於狗尾巴、羊尾巴、豬尾巴這三個粗俗的衚衕名,北京的有識之士就利用漢語諧音的特點,把它們分別改名為高義伯衚衕、揚威衚衕和壽逾百衚衕。至於把屎殼郎衚衕、悶葫蘆衚衕、東江米巷分別改名為時刻亮衚衕、蒙福祿衚衕、東交民巷,也是地名諧音改造成功的例證。

地名的演化之趣:誤會加附會,謬解復訛傳,諧音變形

(四)民間傳說的起因

地名的音變有時還可以成為某一個民間故事、民間傳說的起因。

——“關鎖塔”變為“姑嫂塔”。

閩南沿海泉州南岸有一座古塔名叫“關鎖塔”,建造於南宋紹興年間,成為當地著名的航標;可是民間卻諧音稱之為“姑嫂塔”。

因聲起意的民俗思維模式,使人們圍繞這個塔名,鋪衍創作出一個辛酸的僑鄉故事,而代代相傳:泉州有姑嫂二人,相約每天各背一塊石頭登上海岸的小山,以遠眺港外返航的舟船,盼望出洋的親人返鄉。

但是“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親人沒有盼回,姑嫂日攜一石卻堆積成山。後來人們用這些石頭修建成一座高塔,命名為“姑嫂塔”。這個“姑嫂塔”的故事與廣為傳誦的“望夫石”的民間傳說屬於同一型別。

地名的演化之趣:誤會加附會,謬解復訛傳,諧音變形

——“小姑”和“彭郎”。

江西九江鄱陽湖中有一座大孤山,附近江中有一座小孤山,兩山遙遙相望。民間卻稱之為“大姑”與“小姑”。小孤山對面江岸有澎浪磯,就是江邊的一座礁石小島。於是,人們把這“澎浪”稱為“彭郎”,並把“小姑”和“彭郎”描述成一對恩愛夫妻。

宋人蘇軾名詩《李思訓長江絕島圖》寫道:“峨峨兩煙鬟,曉鏡開新妝;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利用地名音變形成的民間故事作詩的結尾,使全詩充溢著幽默的情調,餘音嫋嫋,讀來發人聯想。

地名的演化之趣:誤會加附會,謬解復訛傳,諧音變形

【作者簡介】譚汝為,天津師範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教授,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天津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委員、天津市語言學會顧問。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TAG: 衚衕地名諧音姑嫂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