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行望雲山》:當山水遇到哲理,就有了這首詩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楊萬里是南宋著名詩人,他喜歡寫山水詩,向世人展開一幅又一幅畫卷。偶爾他也會寫一些哲理詩,當山水遇到哲理,就有了這首《曉行望雲山》。詩中強調一個“望”字,從黎明破曉開始描寫,一直寫到天光放亮,霧氣仍未消散。讀這首詩,讓人聯想到宋代畫家米芾開創的山水雲煙畫法,變幻莫測而又奇美瑰麗。至於其中闡釋的道理如何解讀,那就見仁見智了。

《曉行望雲山》:當山水遇到哲理,就有了這首詩

雨過天晴,拂曉來臨,天色略顯昏暗。第一句,楊萬里在望天,接下來他的視線轉向遠方。遠處奇峰峻嶺隱約可見,值得觀賞一番。突然,一座山峰似乎突然瞬間放大,原來這是霧氣消散貫通天地帶來的錯覺。楊萬里縱覽美景之後,看到了一處細節。他經過仔細觀察之後,才發現巍峨不動的才是真實的大山。雨水過後,天氣轉涼,霧氣彌散,影響了他的判斷。幸好,他最終還是看到了真山。

《曉行望雲山》:當山水遇到哲理,就有了這首詩

先寫天氣,再強調拂曉黎明,霧氣彌散,在這種背景下產生錯覺合情合理。隨著天光放亮,霧氣慢慢消散,他發現了真相。整個欣賞過程交代得明明白白,沒有邏輯上的漏洞。如此強調邏輯性,就知道楊萬里想要描寫的不僅僅是自然美景,而是蘊含在自然中的道理。

《曉行望雲山》:當山水遇到哲理,就有了這首詩

道理藏在萬事萬物之中,用心觀察,才能感受到。楊萬里觀察霧中大山,辨析真假的行為,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過程。從詩句中可以聯想到,人世間真假難辨的事情何其多,需要豐富的閱歷,經過認真觀察,才能分辨清楚。哪怕一時之間被虛假幻象所迷惑,只要不放棄觀察,總有看清真相的時刻。楊萬里求真務實,借用一首山水詩,說出了他追求真理的志向。

《曉行望雲山》:當山水遇到哲理,就有了這首詩

楊萬里在朝堂上是主戰派官員,他迫切希望收復北方失地,力主抗金。那些議和派官員為了一己之私,胸無大志。更有甚者,奸詐陰險,貪婪無恥。官場亂象迫使楊萬里不得不思考,這就是他作為讀書人追求的仕宦生活嗎?很快,他就是振作起來,他給自己書齋起名為“誠齋”,提醒自己不要和貪官同流合汙。楊萬里追求的人生真理是愛國,他迫切希望身邊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跟他一起實現理想。

看到這裡,就領會了《曉行望雲山》中蘊藏的深意。讀懂了楊萬里的風骨氣節,就看到了他胸中的浩然正氣。

TAG: 楊萬里霧氣消散觀察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