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華山論劍,四絕何不先除掉惡人歐陽鋒?答案寫在歐陽鋒臉上

每一部武俠故事中都免不了頂尖高手對決的橋段,但《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提到的三次華山論劍無疑是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高手對決,三次論劍的情況還都有不同。

第一次華山論劍時,五絕是為了爭搶那《九陰真經》打了七天七夜。

第二次論劍時,原本只有郭靖、洪七公、黃藥師參賽,洪七公與郭靖是師徒關係,黃藥師與郭靖是翁婿關係,屬於一家親,後來他們是合力打“西毒”歐陽鋒。

第一次華山論劍,四絕何不先除掉惡人歐陽鋒?答案寫在歐陽鋒臉上

(洪七公、郭靖劇照)

第三次論劍時,群雄幾乎全是一家親,壓根就沒開打,談笑間便將新一代的五絕人選給定了。

對比三次論劍,其實能發現些問題,比如第一次論劍時,五絕有明確的正邪立場,那為何中、南、東、北四絕不先合力把“西毒”歐陽鋒這魔頭給除了?難道爭奪一本經書比懲奸除惡更重要?

一、第一次華山論劍,五絕混戰

第一次華山論劍發生在《射鵰英雄傳》正篇故事開始之前,所以書中只是由周伯通的回憶提及過那段往事,但他的回憶也只是隻言片語,沒有太多細節。

原文道:“

那時是在寒冬歲盡,華山絕頂,大雪封山。他們五人口中談論,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個人終於拜服我師哥王重陽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第一次華山論劍,四絕何不先除掉惡人歐陽鋒?答案寫在歐陽鋒臉上

(王重陽劇照)

至於這五人用的是車輪戰還是直接大亂鬥也無從考證,不過王重陽雖強,卻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是“守擂者”一般的存在,所以車輪戰的說法應該是不成立的,這次對決十有八九是大亂鬥,五人是各自為戰。

最終的結局是王重陽奪魁,東南西北四絕都被他打服了,如此看來,王重陽比那四人高出不止半籌,但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他們根本就不該與歐陽鋒論武。

細品第二次華山論劍你就能察覺到問題所在,第二次論劍時,那裘千仞也想爭“天下第一”的名號,而洪七公則沒想與他“比武”,而是想直接殺死他。

原文道:“裘千仞罵道:‘臭叫化,你也來多事。論劍之期還沒到啊。’

洪七公道:‘我是來鋤奸,誰跟你論劍?’

第一次華山論劍,四絕何不先除掉惡人歐陽鋒?答案寫在歐陽鋒臉上

(裘千仞劇照)

裘千仞雖然也是反派,但他所行之惡怕還沒歐陽鋒多,當年的四絕對歐陽鋒為何不是這般要斬盡殺絕的態度?

二、四大正派,一大邪派

當時在場的五人中,除了歐陽鋒是邪派之外,其他四人無一例外都是正道高手。

王重陽和洪七公就無需介紹了,他們一個是全真教教主,一個是丐幫幫主,本就是正道人士,而黃藥師和段智興也都是正直之人。

黃藥師那“東邪”的外號是讓太多人誤會了他的為人,其實他從來都不是邪派,甚至新修版中金庸還強調了他被百姓視為“邪怪大俠”的事實,連洪七公也向來佩服黃藥師的為人。

而段智興的為人如何?這一點從王重陽後來前去大理找段智興交換武功就能看出,王重陽說是交換武功,其實就是為了將先天功傳給段智興,確保自己死後仍有人能壓制歐陽鋒,王重陽如此信任段智興,你說段智興為人如何?

第一次華山論劍,四絕何不先除掉惡人歐陽鋒?答案寫在歐陽鋒臉上

(歐陽鋒劇照)

所以從正邪立場來看,中、南、東、北四絕壓根就不該與西毒論劍,即便要論劍,也該先合力除掉歐陽鋒這大魔頭再論劍,所以他們為什麼沒這麼做?尤其是洪七公,到了第二次論劍時對裘千仞那般態度,總不能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吧?這似乎也說不通,畢竟裘千仞也不比歐陽鋒弱多少。

所以四絕不圍攻歐陽鋒的理由是什麼?

三、西域魔頭,初入中原

其實答案就寫在歐陽鋒的臉上,你且看歐陽鋒第一次登場時,郭靖視角中的他是怎樣一個人?

原文道:“

這時郭靖瞧清楚了歐陽鋒形貌,見他高鼻深目,臉上鬚毛棕黃,似非中土人氏,面目與歐陽克有些相似,頗見英氣勃勃。尤其目光如電,眼神如刀似劍,甚是鋒銳。

顯然歐陽鋒是西域人士,其實這一點書中早有交代,他所屬的白駝山勢力地處西域,這說明什麼?很簡單,一個西域人士最主要的活動範圍自然是在西域,他早年間一直都是活躍於西域,未涉足中原,四絕自然不瞭解他的為人,他們或許只知道西域有這麼一位高手而已。

第一次華山論劍,四絕何不先除掉惡人歐陽鋒?答案寫在歐陽鋒臉上

(東南西北四絕劇照)

比如周伯通的這段描述也能證明:“

後來事情越鬧越大,連全真教教主、桃花島主黃老邪、丐幫的洪幫主這些大高手也插上手了。他們五人約定在華山論劍,誰的武功天下第一,經書就歸誰所有。

周伯通提到,最初參與爭奪《九陰真經》的是王重陽、黃藥師、洪七公,甚至連段智興和歐陽鋒的名字都沒提到,為何?就因為他們不是中原人士,中原高手根本不瞭解他們,至於後來他們分別被稱為“南帝”和“西毒”,那都是幾位高手交手之後,對彼此有了瞭解才得到的名號。

所以當年的五絕根本就不瞭解彼此的為人,中、南、東、北四絕沒有先聯手除掉西毒也就合情合理了。

TAG: 歐陽鋒論劍王重陽洪七公段智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