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作為古代的鏡子,為什麼博物館都展示背面給我們看呢?

“銅鏡”作為古代的鏡子,為什麼博物館都展示背面給我們看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上古之境

其名為監

即大盆之意

可取水亦可照行

故為鏡

博物館銅鏡朝向之謎

銅鏡之所以在博物館只展示背面

是因為

銅鏡在經過幾千年的變化之後

作為鏡面的一側已經鏽跡斑斑沒有什麼可以欣賞的

而銅鏡的背面卻不一樣

背面是圖案精美、製作精良的圖騰

在每個時期都有不一樣的圖案形式美

所以在博物館展覽銅鏡時將背面展示出來遠比鏡面一側更有意義與美觀

“銅鏡”作為古代的鏡子,為什麼博物館都展示背面給我們看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最早的鏡子長什麼樣

銅鏡是含錫較高的青銅器,最早是作為祭祀的禮器之用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那麼最早的古人是用什麼來當作“鏡子”的呢

其實非常簡單

就是將盆裝滿水,以水照面

在古時候用水裝滿水就是最早的鏡子

銅鏡歷史

隨著銅和錫等合金技術的成熟,便開始了銅鏡的使用

從考古學家中得知

最早的一枚銅鏡應該是在距今四千多年“齊家文化”墓穴中

當時造型還是比較原始的,並未有過多的裝飾

以功能為主

秦朝時期才開始鑄造銅鏡

比用水照面更方便和清晰,秦漢以後便廣泛流傳

銅鏡存在有上千年之久,伴隨著我們古老的人民文化

不同的朝代銅鏡的流行程度也有所不同

春秋戰國時期為開始流行

漢代時期為鼎盛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為中衰

隋唐時期為繁榮

五代以後便衰弱

不同時期銅鏡造型

商代的銅鏡以圓形為主,鏡面較平或微凸,鏡背面中央有弓形或半圓形等形狀的鈕

鏡身較薄,越薄說明工藝越高

到了西周之後,便出現了背面帶有紋飾的銅鏡,以動物紋居多

齊家文化和商周時期,則以素鏡為主,有少量的紋飾也是幾何圖案

春秋戰國時期,紋飾逐漸變多,銅鏡工藝也越來越精湛,出現了方鏡

因其鏡鈕有一到三道凸弦紋,所以叫作“弦紋鈕”

漢代時期則沿用戰國時期的銅鏡,同時也發展了更多的紋飾,譬如蟠螭(chi)紋鏡、蟠虺(hui)紋鏡等等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則以神獸為主的紋飾鏡

元明之後的銅鏡逐漸衰弱,製作工藝也日漸粗糙,以沒有了昔日的風采

直到近代的玻璃鏡的出現,取代銅鏡的地位

以銅為鏡

鏡鑑古今

鏡子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可正衣冠,立品行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

他會記住你微笑的樣子

也會反射你的影子

好與壞

悲與喜

都是我們給自己的

你笑它便給你笑

你悲他只能給你淚

你怎麼對它

它便怎麼對你

“銅鏡”作為古代的鏡子,為什麼博物館都展示背面給我們看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TAG: 銅鏡時期背面紋飾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