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紋玉雕鋪首:叩門之音 清越綿長

四神紋玉雕鋪首:叩門之音 清越綿長

四神紋玉雕鋪首。

四神紋玉雕鋪首:叩門之音 清越綿長

為了更好宣傳四神紋玉雕鋪首,茂陵博物館在展廳大門上安裝了仿製品。

四神紋玉雕鋪首:叩門之音 清越綿長

四神紋玉雕鋪首的雕飾細節。

四神紋玉雕鋪首:叩門之音 清越綿長

遊客在茂陵博物館參觀四神紋玉雕鋪首。

本報記者 郭詩夢文/圖

“今天,我專程來看看茂陵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四神紋玉雕鋪首。”3月7日,來自西安市的遊客王娟興奮地說。

茂陵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博物館每年接待遊客50餘萬人次,對於大多數遊客來說,國寶級文物西漢四神紋玉雕鋪首是他們來此參觀的首選目標。

據統計,茂陵博物館館內文物共有5244件(組),為何四神紋玉雕鋪首能成為其中的鎮館之寶?近日,記者前去館內一探究竟。

四神紋玉雕鋪首

名稱:四神紋玉雕鋪首

等級:國家一級文物

出生時間:西漢

籍貫:興平市南位鎮道王村

戶籍登記時間:1975年

現住址:茂陵博物館

壹 精妙的玉雕技藝

在四神紋玉雕鋪首的展櫃前,遊客們不時發出一陣陣“嘖嘖”的驚歎聲,紛紛拿起手機拍照。其巧奪天工的雕飾即使放在今日,也令人歎為觀止。

玉雕鋪首的紋飾佈局非常奇特:在對稱的獸面紋上分佈著不對稱的四神圖案。鋪首正面,獸面紋居於中央,獸首鼓目卷鼻、張口露齒,形似饕餮;邊上雕飾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的圖案也惟妙惟肖、十分生動——右邊緣青龍騰躍,左上方白虎呼嘯,右內側朱雀信步,左下側龜蛇交合。玉雕鋪首採用圓雕、浮雕和線刻的工藝,整體展現出絕佳的立體效果。

茂陵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弓西敏告訴記者,鋪首是中國古代放置門環的獸首底座,大部分為金屬材質,如河北易縣的燕下都遺址曾出土過銅製鋪首,北京大葆臺西漢墓也出土過鎏金銅鋪首等。四神紋玉雕鋪首高34。2釐米,寬35。6釐米,厚14。7釐米,重10。6公斤,整體造型威嚴莊重,是迄今發現的漢代玉器中最大、最重、最精美的一件。最為難得的是,它是由一整塊玉雕琢而成。

這個寶貝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1975年7月19日,興平縣(今興平市)南位鎮道常村(今道王村)的村民在漢武帝茂陵東南處約1公里的地方平整土地時,突然在地下深度70釐米左右的地方,發現了兩件疊加在一塊的文物,其中一件就是四神紋玉雕鋪首,另一件是琉璃璧。發現文物的村民覺得非常稀奇,於是拿著文物去找文物專家。時任茂陵博物館館長的王志傑對當時的場景記憶猶新:“看到這麼精美的玉雕鋪首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經鑑定,專家發現這件鋪首由一塊蘋果綠的玉料雕琢而成,玉質瑩潤、緻密而細膩。比對成分、色澤、外觀組織、比重、硬度等資料後,專家推測四神紋玉雕鋪首用的是藍田玉料。

儘管已在土裡埋藏了2000餘年,但歲月並未褪其光澤,在展廳的燈光下,四神紋玉雕鋪首依舊瑩潤,彷彿向遊客訴說著西漢時期的輝煌歷史。

貳 四神紋的豐富內涵

茂陵博物館副館長魏乾濤已在博物館工作近20年。“到這裡的第一天,我就開始琢磨這個玉雕鋪首雕飾背後的意義。”魏乾濤說。

在他看來,玉雕鋪首的一個顯著特色是將四神巧妙地集於一身。

“四神也被稱作‘四象’或‘四靈獸’,是我國古代天文學用以表現二十八星宿佈列方式的形象。到了漢代,天空中的四象被挪到了地面,因而有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4個具體的形象。仔細觀察玉雕鋪首上的四神:青龍龍身矯健,體態飛揚,表現了其雄勇強悍的特性;白虎昂首卷尾,其神態像在怒吼,充分表現了百獸之王雄健的軀體和兇猛的形象;朱雀的外形有點類似鳳凰,模樣美麗無比;玄武為龜蛇合體,龜作爬行狀,蛇身自然地纏繞於神龜之上。”魏乾濤解釋,“過去人們一致認為,四神在人間保衛帝王。漢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的玉雕鋪首上裝飾四神,它的性質和作用不外乎就是保護漢武帝的。整個玉雕鋪首把四神集為一體,幻化成一個面目猙獰的猛獸頭像,反映了玉文化從戰國到秦漢的具體發展過程,即從神秘走向具體,從理念走向實用。四神紋玉雕鋪首便是這一階段當之無愧的代表作。”

叄 2000多年的風雨洗禮

“四神紋玉雕鋪首是藍田玉材質。今天的藍田縣,在漢武帝時期位於上林苑範圍內,也就是在當時的皇家園林內。因此,藍田玉材質的鋪首被用在漢武帝茂陵建築上是極有可能的。”魏乾濤介紹,“這件玉雕鋪首出土在距離漢武帝茂陵封土約1公里處,也就是外城牆附近。外城牆有城門,因此這件玉雕鋪首當時很可能就在城門上。”

但是,這一觀點也僅僅是推測,至今無法得到證實。畢竟茂陵陵園歷經了2000多年的風雨洗禮,中間因為改朝換代、戰亂影響等,其封土包括陵園建築的圍牆可能都經過了嚴重的破壞,不排除此鋪首甚至一些其他的隨葬品是他人後期埋藏在地下的。“也有專家推測,此玉雕鋪首可能是茂陵地宮墓門上的裝飾品,而不是用於城門上,其確切的含義與溝通天地人神的原始巫術和西漢時期的喪葬習俗密切相關。”魏乾濤解釋。

無論如何,僅是門上的一件鋪首,便可如此精雕細琢,呈現出漢代特有的裝飾美感與形式美感,讓世人看到了它背後所蘊含的漢代特徵與文化內涵。不難想象,漢武帝時期的陵園建築是何等的富麗堂皇,同時這也映射出了西漢封建統治者生前死後的奢侈程度。

從手工工藝藝術價值上講,四神紋玉雕鋪首讓世人看到了當時設計者的豐富想象力、精妙構思以及西漢時期人們的審美情趣,極富藝術觀賞價值,同時也為研究漢代建築史、工藝美術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不過,按照鋪首的用途來說,四神紋玉雕鋪首應該是有一對。可惜的是,目前出土的只有這一件。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在茂陵大遺址保護工作中就會有新的重大發現——湊齊這對鋪首。”談及玉雕鋪首的後續研究工作,魏乾濤滿懷期待。

記者手記

讓更多群眾參與到文物保護中來

郭詩夢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如何發掘、保護好文物,茂陵博物館有一套自己的辦法。

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四神紋玉雕鋪首是因群眾發現、群眾保護、群眾上交才得以儲存下來的珍貴文物。這在茂陵博物館並不是個例,館內許多文物都是在群眾發現並及時彙報後發掘、保護的。

博物館佔地737畝,專職工作人員目前有107名。“建館之初,我們就深刻認識到,僅憑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發現、保護和搶救文物,是根本不可能的。”茂陵博物館副館長魏乾濤說。

為了讓更多的群眾參與到文物保護中來,茂陵博物館沒少花心思。博物館成立之初,工作人員無論嚴寒酷暑,都會堅持不定期開展文物保護宣傳,並邀請村民一起參與文物保護工作。數十年的堅持,成效顯而易見。“茂陵博物館的工作有今天的成果,與周邊群眾具有較強的文物保護意識密不可分。館內相當一部分文物都是當地群眾在平整土地、挖樹坑、打地基等生產生活中發現的。這些群眾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在我們的積極引導下,對茂陵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四神紋玉雕鋪首就是依靠群眾對文物高度的敏銳才得以發現的。”魏乾濤笑著說,“之前有位村民想在家門口打口井,第一時間上報到文保單位,得到肯定後再打。”

除此之外,茂陵博物館還積極與周邊村子合作,發展兼職文保員。“這些文保員多由退休幹部、老黨員兼任,他們就是我們文保系統裡的‘千里眼’和‘順風耳’。群眾一旦發現疑似文物,可第一時間聯絡他們,由他們及時與我們對接,確保重要文物不漏報、不損壞。”魏乾濤介紹。與此同時,博物館頒佈了一些獎勵辦法,鼓勵群眾和兼職文保員對文物進行保護。“我們對兼職文保員和發掘出文物且及時彙報的群眾頒發‘榮譽館員’證書,他們憑藉這本證書可帶全家人來館內免費參觀。”魏乾濤說。

像茂陵博物館這樣積極探索建立有效的文物保護體制機制,建立文物保護的補償機制和文物保護的社會參與機制,可以最大程度地動員社會力量,讓民眾真正成為文化遺產的守護者。“廣大民眾的積極參與和支援,是文物保護事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也是文物保護事業的未來和希望。”興平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茂陵博物館館長田暉說。來源:陝西日報

TAG: 鋪首玉雕茂陵四神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