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名卻文采飛揚的2首古詩詞,初讀不解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眾多好詩流傳在人間。因為詩人眾多,加上時間久遠,所以有大量不出名的古詩,埋藏在泥土中,等待著人們的賞識。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愛詩詞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不出名卻文采飛揚的2首古詩詞,初讀不解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

第1首,《蒲津河亭》:宿雨清秋霽景澄,廣亭高樹向晨興。煙橫博望乘槎水,月上文王避雨陵。孤棹夷猶期獨往,曲闌愁絕每長憑。思鄉懷古多傷別,況此哀吟意不勝。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唐彥謙。唐彥謙是晚唐時候的人,曾經官至刺史,有《鹿門集》,人稱鹿門先生。唐彥謙曾經拜溫庭筠為師,所以他的詩風有些接近溫庭筠。

不出名卻文采飛揚的2首古詩詞,初讀不解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

唐彥謙在晚唐時期也曾大名鼎鼎,聞名天下。他在宋代時候還比較出名,得到了諸多大詩人的推崇。只不過現在一般人對於這個詩人不怎麼熟悉了。

這首詩寫的是唐彥謙在河亭這地方,感慨萬分,思鄉懷古,於是所以寫下此詩。唐彥謙比較擅長用典,這首詩就鮮明體現了唐彥謙妙用典故的精妙文筆。

詩歌前兩句寫眼前的景色,首先是秋天的天氣,然後雨後初晴的時候,然後是早晨,短短兩句點明瞭背景,也鋪墊了情緒。

於是在這個大樹環繞的亭子裡,唐彥謙思緒萬千。“煙橫博望乘槎水,月上文王避雨陵。”有的版本把月字寫成了日字。“乘槎水”化用了晉張華《博物志》的典故:“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乘槎而去。”而“避雨陵”則是餚山北陵,相傳周文王在此避雨,典出《左傳僖公三十二年》:“餚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也。”

不出名卻文采飛揚的2首古詩詞,初讀不解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

“孤棹夷猶期獨往,曲闌愁絕每長憑。”這是寫唐彥謙緬懷古人後的惆悵情緒。他想到古代有人遠走他鄉,乘槎而去;他想到賢能的文王也會遭遇風雨,也會有各種煩惱。所以唐彥謙聯絡自身,在這孤獨的時刻,也不由得煩惱萬千,愁緒難散。

最後兩句,唐彥謙點出整首詩的詩眼:“思鄉懷古”。這既是唐彥謙自身的感慨,將胸中愁緒直接道出,也是融合了前面的典故與景色,為前面鋪墊的情緒做一個總結。可以說,這首詩對仗工整,情味悠悠。初讀的時候可能不懂詩中的味道,但是我們在他鄉異地,一個人的時候,應該能明白這首詩的孤獨意味。

不出名卻文采飛揚的2首古詩詞,初讀不解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

第2首:坐對湖山酒一觴,醒時歌飲醉時狂。丹砂不是千年藥,白日難消兩鬢霜。身後碑銘空自好,眼前傀儡為誰忙。得些好處且為樂,光景無多易散場。

這首詩已經不知道作者是誰了,只是因為寫得文采飛揚,很有哲理,被記錄在古籍《西園雜記》中。

我們看這首詩,可以判斷出這是一個看透人生的人所寫,詩歌中更多是詩人對於人間百態的看法。詩歌開頭就十分驚豔:“醒時歌飲醉時狂。”這種對酒當歌的作風,顯示了詩人的豪氣,顯示了一種看破紅塵的曠達。

“丹砂不是千年藥”,這是說古人追求煉丹與長生術都是不可靠的,根本無法讓人活到千年。而“白日難消兩鬢霜”,則是詩人對眼前所見的感慨,既有一點點悲傷,也有一點點樂天安命的味道。

不出名卻文采飛揚的2首古詩詞,初讀不解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

“身後碑銘空自好,眼前傀儡為誰忙。”這兩句我第一次讀的時候,沒有什麼感覺,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才發現這兩句是真的好。古代很多人都對墓誌銘很重視,總是在墓誌銘上刻下死者生前的許多光榮往事。但是詩人說:“就算墓誌銘刻得再好有什麼用呢?對於死者而言,那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了。所以還是要注重眼前。”

但是“眼前傀儡為誰忙”這一句,偏偏話鋒一轉,又說明了眼前的不可靠。有時候大家汲汲營營,看上去珍惜了眼前,但在詩人眼裡,卻好像是傀儡一般,只是被社會與眾人的意思驅動,缺乏了個人的追求與滿足。

所以詩人最後的依託,乃是“得些好處且為樂”。雖然這種及時快樂的思想有許多消極之處,值得我們批評一下。但是對比現在都市人的忙忙碌碌,對比那些因為壓力太大而抑鬱的明星,我們閱讀這首詩的時候,便有另一種感悟:“生活再忙碌,也要勞逸結合啊。”

不出名卻文采飛揚的2首古詩詞,初讀不解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

大家有沒有自己創作詩詞呢?大家還知道哪些好詩詞呢?歡迎留言哦。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多多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

TAG: 唐彥謙這首詩人眼前避雨